BT考前5天(财管)终极冲刺包
各位啊,马上就要上“战场”了啊!我知道,即使你们是BT学员,但此刻内心一定是有点紧张、甚至是慌张的,但是千万不要怕,这种情绪非常正常,因为每一个为这一场考试付出了诸多努力的人都会紧张。但是我也相信,作为BT学员的你们,紧张程度肯定是比非BT学员轻很多的,因为彬哥每天除了给你们上课,还会给你们进行心态上的调整,而对于CPA这种考试,在考场上的心态的重要程度甚至要大于你的专业知识掌握度。
这大半年走来,彬哥循循善诱、坚持陪伴,你们夜以继日、坚持学习。不管是站在一名老师的角度,还是这条道路上的同行者,我都希望你们能顺利地跨过CPA这座山,并勇敢地去翻越你人生中其他的大山。这是你们的目标,也是彬哥的期望。也正是基于这个期望,我才想着在考前的最后5天,给你们最后一把助力!也就是这份“考前5天终极冲刺包”!
一、为何要给你们做这本资料?
对于学得好的同学,彬哥怕你们在最后阶段有所松懈(换句话说就是“飘了~~”),所以我相当于给你们安排了最后5天的复习计划,一直坚持到考前!
对于学得不好的同学,彬哥就给你们一个最后冲刺的方向,我们临就算是临时抱佛脚也要抱得快、准、狠!
二、这份资料的亮点?
这份“考前5天终极冲刺包”,包含5天详细的复习安排,涵盖全书精华考点总结、并结合各个科目的特色,安排了精选习题、考点预测、新增考点、偏难度点拨、易错易混、考前提醒等等,把你想知道的、彬哥想让你们知道的,通通放了进去!
以下是我们财管科目这5天的整体安排:
日期 |
内容安排 |
8月22日(周一) |
背诵内容+今日必做题(易错题) |
8月23日(周二) |
背诵内容+今日必做题(真题组卷) |
8月24日(周三) |
背诵内容+今日必做题(真题组卷) |
8月25日(周四) |
考点预测+经典例题回顾 |
8月26日(周五) |
考前提醒 |
三、如何使用?
(一)看
在考前的每一天务必看完当天的所有内容,在这个阶段了没有必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看,因为所有的内容我们都是学过的,所以可以快速地看!在看的过程中随时查漏补缺,遇到不理解或不懂的及时回归教材/讲义,若时间实在不够就直接背下来。
(二)做
做题就要就做我们当天给你们安排的题,如果当天没有安排题目,你们就去做那些在看的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知识点对应的题目,然后把它消化即可!
(三)想
每天睡觉前,脑子里再过一遍当天复习的内容,加深一下印象,然后持续到考前!
这份资料里的内容,对于正式学员,彬哥会把它做成每日推送每天推给你们,你们跟着彬哥的计划走即可!对于非正式学员,我把这份资料直接发给你们,希望你们按照这份冲刺包严格规划好自己的每一天!
总而言之,彬哥会给你们站好最后一班岗,希望你们也能坚持到最后!彬哥等着你们的喜报~~~
2022年8月21日
彬 哥
DAY 1
第一天给你们安排的是第1章到第6章的精华总结内容,你们先把今天的内容全部都过一遍,在看的过程中查漏补缺,然后再做今天给你们安排的题目(主要就是一些易错题),你们去做我们题库安排的【今日必做题】即可,对于错题要及时消化巩固。
第一章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观点 |
存在问题 |
利润最大化 |
(1)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2)没有考虑投入资本与获得利润之间的配比关系; (3)没有考虑获得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如果投入资本相同、利润取得的时间相同、相关的风险也相同,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 |
每股收益 最大化 |
(1)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 (2)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如果每股收益的时间、风险相同,则每股收益最大化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 |
股东财富 最大化 (本书观点) |
(1)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股东投资资本的差额来衡量; (2)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
(1)公司价值的增加,是由于股东权益价值增加和债务价值增加引起的。 (2)假设债务价值不变,增加公司价值与增加股东权益价值具有相同意义。 (3)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债务价值不变,公司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相同意义。 |
利益相关者 |
要求 |
风险 |
解决措施 |
经营者 |
(1)增加报酬 (2)增加闲暇时间 (3)避免风险 |
(1)道德风险: 不尽最大努力,避免犯错 (2)逆向选择: 完全背离股东目标,装修豪华办公室,乱花公司钱 |
(1)监督、激励 (2)最佳的办法:监督成本、激励成本与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和为最小。 |
债权人 |
(1)到期收回本金 (2)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 |
(1)投资于比预期风险更高的项目; (2)借入了新的债务,致使旧债券的价值下降。 |
(1)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 (2)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 (3)寻求立法保护 |
(三)资本市场有效程度
类型 |
反映信息 |
检验方法 |
说明 |
弱式有效市场 |
历史信息 |
随机游走模型、过滤检验模型 |
技术分析无用 |
半强式有效市场 |
历史信息+公开信息 |
事件研究、投资基金表现研究 |
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和各种估价模型都是无效的 |
强式有效市场 |
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内部信息 |
考察“内幕者”参与交易时能否获得超常盈利 |
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估值模型和内幕消息无用 |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1.销售百分比法
假设 |
相关资产、负债与营业收入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 |
步骤 |
①确定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项目的销售百分比 各项目销售百分比=基期经营资产(或负债)÷基期营业收入 |
②预计各项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 各项经营资产(或负债)=预计营业收入×各项目销售百分比 融资总需求=(预计经营资产合计-基期经营资产合计) -(预计经营负债合计-基期经营负债合计) |
|
③预计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
|
④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增加=预计营业收入×预计营业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
|
⑤预计增加的借款 融资总需求=动用金融资产+增加留存收益+增加借款 |
2.内涵增长率
定义 |
销售增长引起资本的需求增长有三种满足途径:动用金融资产,增加留存收益,外部融资。只靠内部积累(即增加留存收益)实现的销售增长,其销售增长率被称为“内含增长率” |
计算 |
|
3.可持续增长率
概念 |
不发行新股或回购股票,不改变经营效率(不改变营业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不改变权益乘数和利润留存率)时,其下期销售所能达到的增长率 |
假设条件 |
①公司营业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并且可以涵盖新增债务增加的利息 ②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将维持当前的水平 ③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目标资本结构,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④公司目前的利润留存率是目标的利润留存率,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⑤不愿意或者不打算增发新股(包括股份回购) |
特点 |
上述假设条件成立情况下的销售增长率就是可持续增长率。企业的这种增长状态,称为可持续增长或平衡增长。在这种状态下,其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同比例增长 |
根据期初股东 权益计算 |
=营业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次数×期末总资产期初权益乘数×利润留存率 =期初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 |
根据期末股东 权益计算 |
|
可持续增长率 与实际增长率 |
①如果某一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上年相同,在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的情况下,则本年实际增长率、上年可持续增长率以及本年可持续增长率三者相等。这种增长状态,在资金上可以永远持续发展下去,可称之为平衡增长 ②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比率提高,在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的情况下,则本年实际增长率就会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也会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③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比率下降,在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的情况下,则本年实际增长率就会低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也会低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④如果公式中的4个财务比率已经达到企业的极限,只有通过增发新股增加资金,才能提高销售增长率 |
第三章 价值评估基础
一、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区别
|
资本市场线 |
证券市场线 |
含义 |
从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开始,做投资组合有效边界的切线,该直线被称为资本市场线。 |
证券市场线反映充分组合情况下股票的必要报酬率与β值(系统性风险)的线性关系。 |
适用范围 |
只适用于有效证券组合。 |
(1)单项资产或投资组合; (2)有效组合或无效组合。 |
直线方程 |
|
|
直线斜率 |
它的斜率反映每单位整体风险的超额报酬(组合的报酬率超出无风险利率的部分),即风险的“价格”。即: |
它的斜率反映单个证券或证券组合每单位系统风险(贝塔系数)的超额收益。即: |
第四章 资本成本
特征 |
债务资本成本(一般算出的是税前):(1)未来借入新债务的成本;(2)期望收益(存在违约风险时,期望收益<承诺收益);(3)只考虑长期债务,而忽略短期债务。 |
|
估计方法 |
到期收益 率法 |
|
可比 公司法 |
找一个拥有可交易债券的可比公司作参考。可比企业与目标企业处于同一个行业,具有类似的商业模式,最好两者的规模、负债比率和财务状况也类似。 |
|
风险 调整法 |
税前债务成本=政府债券的市场回报率+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 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信用级别相同的上市公司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和这些债券同期(到期日相同或相近)的长期政府债券到期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的差额。 关键:(1)信用级别相同;(2)到期日接近;(3)到期收益率 |
|
财务 比率法 |
目标公司没有上市债券,也找不到合适可比公司,且没有信用评级。 |
资本资产 定价模型 |
计算 公式 |
普通股资本成本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 其中:
|
无风险利率的估计 |
①选择长期政府债券利率 ②选择上市交易的政府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③一般情况下使用含通胀的名义货币编制预计财务报表并确定现金流量,与此同时,使用含通胀的名义的无风险利率计算资本成本。特殊情况下,当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或预测周期特别常用实际利率计算资本成本 |
|
股票的β值的估计 |
①公司风险特征无重大变化时,可以采用5年或更长的历史期长度;如果公司风险特征发生重大变化,应当使用变化后的年份作为历史期长度 ②选择收益计量的时间间隔:使用每周或每月的收益率 |
|
市场风险溢价的 估计 |
①选择较长的时间跨度 ②多数人倾向于采用几何平均法 |
|
股利增长模型 |
计算公式 |
股利增长模型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长率递增,则股权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
估计平均 增长率 |
①历史增长率:几何增长率 ②可持续增长率 ③采用证券分析师的预测 |
|
债券收益率 风险调整模型 |
①根据投资“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的原理,普通股股东对企业的投资风险大于债券投资者,因而会在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上再要求一定的风险溢价,即: 其中: ②风险溢价是凭借经验估计的。一般认为,某企业普通股风险溢价对其自己发行的债券来讲,大约在3%~5%之间 |
意义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公司全部长期资本的平均成本,一般按各种长期资本的比例加权计算,故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
计算方法 |
账面价值权重 |
①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会计价值来衡量每种资本的比例 ②账面结构反映的是历史的结构,不一定符合未来的状态 ③账面价值权重会歪曲资本成本 |
实际市场价值权重 |
①根据当前负债和权益的市场价值比例衡量每种资本的比例 ②由于市场价值不断变动,负债和权益的比例也随之变动,计算出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数额也是经常变化的 |
|
目标资本结构权重 |
①根据按市场价值计量的目标资本结构衡量每种资本要素的比例 ②这种方法可以选用平均市场价格,回避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不便 ③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公司评价未来的资本结构,而不像账面价值权数和实际市场价值权数那样只反映过去和现在的资本结构 |
第五章 投资项目资本预算
净现值 |
(1)净现值=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2)当净现值大于0,投资项目可行。 (3)净现值反映一个项目按现金流量计量的净收益现值,它是个金额的绝对值,在比较投资额不同的项目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
||
现值指数 |
(1)现值指数=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2)当现值指数大于1,投资项目可行。它是相对数,反映投资的效率。 |
||
内含报酬率 |
(1)项目本身的投资报酬率,不会随着预期折现率的变化而变化。 (2)当内含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时,投资项目可行。 |
||
回收期 |
(1)静态回收期: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 (2)动态回收期(折现回收期)=M+第M年的尚未回收额的现值/第(M+1)年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 |
||
优点 |
静态回收期法计算简便;容易为决策人所正确理解;可以大体上衡量项目的流动性和风险。 |
||
缺点 |
(1)静态回收期忽视了时间价值,而且静态和动态回收期都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也就是没有衡量盈利性。 (2)促使公司接受短期项目,放弃有战略意义的长期投资项目。 |
||
会计报酬法 |
(1)把原始投资额当作资本占用:会计报酬率=年平均净利润/原始投资额×100% (2)计算项目寿命期内平均资本占用:会计报酬率=年平均净利润/平均资本占用×100%= |
||
优点 |
(1)它是一种衡量盈利性的简单方法,使用的概念易于理解; (2)使用财务报告的数据,容易取得; (3)考虑了整个项目寿命期的全部利润;使经理人员知道业绩的预期,也便于项目后续评价。 |
||
缺点 |
(1)使用账面收益而非现金流量,忽视了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2)忽视了净收益的时间分布对于项目经济价值的影响。 |
||
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之间 的关系 |
相同点 |
(1)都考虑了时间价值 (2)都考虑了项目期内的全部现金流量 (3)在评价单一方案可行时,结论一致 ①当净现值>0时,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资本成本率; ②当净现值=0时,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资本成本率; ③当净现值<0时,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资本成本率。 |
|
不同点 |
(1)净现值是绝对指标,其他是相对指标 (2)内含报酬率反映的是项目本身的报酬率,不受设定折现率的影响;其他指标没有反映项目本身的报酬率,受设定折现率的影响。 |
原理 |
①评价指标出现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投资额不同;二是项目寿命不同。 ②如果是投资额不同引起的(项目的寿命相同),对于互斥项目应当净现值法优先,因为它可以给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股东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报酬,而不是报酬的比率 ③如果矛盾是项目有效期不同引起的,有两种解决办法:共同年限法和等额年金法 |
共同年限法 |
假设投资项目可以在终止时进行重置,通过重置使两个项目达到相同的年限,然后比较其净现值。该方法也被称为重置价值链法 |
等额年金法 |
①计算两项目的净现值 ②计算净现值的等额年金额(净现值/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③假设项目可以无限重置,并且每次都在该项目的终止期,等额年金的资本化就是项目的净现值(等额年金额/资本成本) |
比较 |
共同年限法比较直观、易于理解,但是预计现金流量很困难;等额年金法应用简单,但不便于理解 |
共同缺点 |
①有的领域技术进步快,目前就可以预期升级换代不可避免,不可能原样复制 ②如果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必须要考虑重置成本的上升,对此两种方法都没有考虑 ③从长期来看,竞争会使项目净利润下降,甚至被淘汰,对此分析时没有考虑 |
1.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构成
【彬哥笔记】 (1)折旧是非付现成本,抵税,按税法规定 (2)注意垫支的营运资金的处理 |
2.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
(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只考虑相关成本 (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3)要考虑投资方案对公司其他项目的影响 (4)对净营运资本的影响 【提示】只有增量的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 |
3.投资项目折现率的估计
(1)使用企业当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
使用条件 |
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 (2)公司继续采用相同的资本结构为新项目筹资。 |
(2)运用可比公司法估计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
使用条件 |
新项目的风险与现有资产的平均风险显著不同 |
使用要求 |
寻找一个经营业务与待评价项目类似的上市公司,以该上市公司的β值作为待评价项目的β值。 |
计算步骤 |
(1)卸载可比企业财务杠杆: β资产=可比上市公司的β权益/[1+(1-可比上市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可比上市公司的产权比率] (2)加载目标企业财务杠杆 目标公司的β权益=β资产×[1+(1-目标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目标公司的产权比率] (3)根据目标企业的β权益计算股东要求的报酬率 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无风险利率+目标公司的β权益×市场风险溢价 (4)计算目标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β资产不含财务风险,β权益既包含了项目的经营风险,也包含了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 |
4、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
计算公式 |
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现金流出的总现值/(P/A,i,n) |
概述 |
(1)平均年成本法的假设前提是将来设备再更换时,可以按原来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代替的设备。 (2)平均年成本法是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因此,不能将旧设备的变现价值作为购置新设备的一项现金流入。对于更新决策来说,除非未来使用年限相同,否则,不能根据实际现金流动分析的净现值法或内含报酬率法解决问题。 |
第六章 债券、股票价值评估
(一)债券价值影响因素
债券类型 |
折现率 |
到期时间 |
溢价发行 |
票面利率>折现率 |
期限越长,价值越高;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波动下降 (先上升,割息后下降,但始终高于面值) |
平价发行 |
票面利率=折现率 |
期限长短不影响价值;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波动 (先上升,割息后下降,有可能高于或等于面值) |
折价发行 |
票面利率<折现率 |
期限越长,价值越低;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波动上升 (先上升,割息后下降,有可能高于、等于、小于面值) |
(二)债券的期望报酬率
购进价格=每年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式中:P0:债券的价格;I:每年的利息;M:面值;n:到期的年数;rd:折现率(期望报酬率)。 |
债券类型 |
到期时间 |
1.普通股价值评估 |
(1)零成长股票(永续债券): (2)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 (3)非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 |
2普通股的期望报酬率 |
(1)零成长股票:rs=D/P (2)固定成长股票:rs=D1/P+g D1/P,叫做股利收益率;g:股利增长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
|
价值评估 |
期望报酬率 |
优先股 |
rp:折现率,一般用资本成本或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
rp:期望报酬率 |
Vp:优先股价值;Dp:优先股每期股息; |
||
永续债 |
rpd:折现率,一般用当前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 |
rpd:期望报酬率 |
Vpd:永续债价值;I:每年的利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