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二编 第八章 第一节单位犯罪

第八章 单位犯罪

 

【本章知识框架】

o_1caiqui1c1tlsc6l1mp81r3r19k37.png


一、主体资格

1. 单位包括哪些?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 单位犯罪是否要求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一般情况下,不要求单位有法人资格,但是私营企业要构成单位犯罪,要求有法人资格。例如,私营公司可以,合伙企业不行。

3. 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1)以自己名义犯罪;

2)违法所得归该机构

4. 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怎么处理?

适用我国单位犯罪的规定。

 

二、主观要件

1. 单位的整体意志

单位犯罪的犯罪意志不是内部某个成员的意志,而是单位的整体意志。

什么叫做单位的整体意志?

1)由单位决策机构形成;

2)单位主要领导出于为单位谋取利益的意图,根据其职权作出决策。

看起来是单位,但实际上是自然人犯罪的情形:

1盗用、冒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为个人谋取非法利益,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

2)单位内部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同意、认可而实施犯罪,为单位或个人谋取非法利益。

3)单位内部成员实施与其职务活动无关的犯罪行为

4)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成立单位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犯罪,或者成立单位后主要活动就是犯罪的,应以自然人犯罪论处。这是因为,此时犯罪主体实质上是个犯罪集团,而犯罪集团实施犯罪,不应认定为单位犯罪。

2. 单位犯罪既可以是故意犯罪,也可以是过失犯罪。

单位过失犯罪:例如,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三、分类

1. 纯正的单位犯罪

只能由单位构成而不能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例如,单位行贿罪、单位受贿罪。(自然人不能构成这个罪!)

2. 不纯正的单位犯罪

既可由单位构成也可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例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纯正的单位犯罪主要集中在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当中)

 

四、处罚

1. 原则:双罚制(单位+直接负责人)

对单位本身只能判处罚金,不能判处没收财产。因为没收财产是没收全部的财产,会影响到单位的正常经营。

2. 例外:单罚制(直接负责人)

因为大多数的单位犯罪案件都是单位的领导层瞎折腾,如果过度惩罚单位会损害到普通员工的利益。

3. 单位变更或者撤销

1)涉嫌犯罪的范围被上级部门、主管部门等吊销营业执照、宣布破产、直接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不在追究单位。(单位没了只看人)

2)涉嫌犯罪的单位和其他的单位合并了,仍追究原犯罪单位。法院审判时,对被告单位应列原犯罪单位名称,但注明已被并入新的单位,对被告单位所判处的罚金数额以其并入新的单位的财产及收益为限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阅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