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审计: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2(02.01)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

(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1、考虑偏差的性质和原因

1)注册会计师应当调查识别出的所有偏差的性质和原因(重要考点)

①系统性偏差: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许多偏差具有相同的特征,如交易的类型、地点等,则应考虑该特征是不是引起偏差的原因,是否存在其他尚未发现的具有相同特征的偏差。此时,注册会计师应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全部项目划分为一层,并对层中所有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②舞弊偏差

③样本中发现了控制偏差,注册会计师有种处理办法

一是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收集证据;

二是认为控制没有有效运行,增加对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

【特别提醒1】如果在预期不存在偏差的初始样本中发现两个或更多偏差,追加测试的样本量通常会大大超过初始样本量,此时,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采取第二种处理方法更有效

【特别提醒2】如果确定控制偏差是系统偏差或舞弊导致,扩大样本规模通常无效,注册会计师需要直接采用第二种方法(非常重要)。

2)控制偏差并不一定导致财务报表中的金额错报,如果某项偏差更容易导致金额错报,该项控制偏差就更加重要。

2、得出总体结论

1)果样本结果及其他相关审计证据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从而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注册会计师可能不需要修改计划的实质性程序(按原计划执行)。

2)如果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注册会计师通常有两种选择:

①进一步测试其他控制(如补偿性控制),以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

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相应修改计划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例题6·单选题】在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时,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不能另外选取替代样本的是(  )(2017年)

A.单据丢失

B.单据不适用

C.单据无效

D.单据未使用

【答案】A

【解析】如果找不到该单据(单据丢失),或出于其他原因注册会计师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查,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使用替代程序测试控制是否适当运行。

三、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1、确定测试目标

细节测试的目的是识别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中存在的重大错报。

2、货币单元抽样的特点

①总体中的每个货币单元被选中的机会相同,所以总体中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目于总体金额的比率;

项目金额越大,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

③实际上注册会计师并不是对总体中的货币单元实施检查,而是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元的余额或交易实施检查。注册会计师检查的余额或交易被称为逻辑单元或实物单元

3、货币单元抽样和传统变量抽样的区别

 

货币单元抽样

传统变量抽样

谁更容易使用?

更易于使用

更复杂

是否考虑总体的变异性?

无须考虑,因而无需通过分层减少变异性

需要估计总体特征的标准差,通过分层减少变异性,降低样本规模

谁适合查高估?

√ 不适用于测试低估,因为被低估的项目被选取的概率更低;

√ 如果项目金额等于或大于选样间距,货币单元抽样将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即该项目一定会被选中;

√ 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 关注总体的低估时,使用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合适;

√ 对零余额或负余额项目的选取,传统变量抽样不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谁适合查错报少,情况好的项目?

√ 如果CPA预计不存在错报,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 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 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货币单元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CPA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 如果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传统变量抽样可能只需较小的样本规模就能满足审计目标;

√ 如果存在非常大的项目,或者在总体的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且样本规模比较小(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正态分布理论可能不适用,注册会计师更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他

在货币单元抽样中CPA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

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需要在每一层追加选取额外的样本项目时,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扩大样本规模;

4、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不区分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

影响样本规模因素

样本规模变动情况

说明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反向变动

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②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③针对同一审计目标或财务报表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

可容忍错报

反向变动

可容忍错报可能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预计总体错报

同向变动

预计总体错报不应超过可容忍错报;

总体的变异性

同向变动

(1)衡量总体变异性的指标是标准差;

(2)如果使用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不需要量化总体标准差,但需要定性估计总体的变异性;

(3)对总体进行分层,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

(4)分层后,每层分别独立选取样本,分别推断错报

总体规模

影响很小

——

5、得出总体结论【重点】

在推断总体的错报,考虑抽样风险,分析错报的性质和原因之后,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得出总体结论。

1.如果样本结果不支持总体账面金额,且注册会计师认为账面金额可能存在错报,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建议被审计单位对错报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调整账面记录

2.依据被审计单位已更正的错报对推断的总体错报额进行调整后(有错已改),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剩余的推断错报与其他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错报总额累计起来,以评价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3.无论样本结果是否表明错报总额超过了可容忍错报,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记录已发现的事实错报(除非明显微小);

4.如果样本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作出抽样计划时依据的假设有误,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适当的行动。例如,如果细节测试中发现的错报的金额或频率大于依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作出的预期,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是否仍然适当。注册会计师也可能决定修改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低于最高水平的其他账户拟实施的审计程序。

【例题7·单选题】下列有关细节测试样本规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14年A卷)

A.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通常样本规模越小

B.当总体被适当分层时,各层样本规模的汇总数通常等于在对总体不分层的情况下确定的样本规模

C.当误受风险一定时,可容忍错报越低,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D.对于大规模总体,总体的实际规模对样本规模几乎没有影响

【答案】B

【解析】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因而,总体被适当分层时,各层样本规模的汇总数通常小于不分层情况下确定的样本规模。

【本题套路】这里可以总结一下:

①细节测试:反向变动(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可容忍错报);同向变动(预计总体错报、总体的变异性:变异性是细节测试独有的,跟控制测试无关)

②控制测试:反向变动(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可容忍偏差率);同向变动(预计总体偏差率)

③总体规模对于二者而言,都是影响很小

【例题8·多选题】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抽样时评价样本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6年)

A.在分析样本误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所有误差进行定性评估

B.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以高度确信异常误差不影响总体的其余部分

C.控制测试的抽样风险无法计量,但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结果时仍应考虑抽样风险

D.在细节测试中,如果根据样本结果推断的总体错报小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可以接受

【答案】AB

【解析】在使用统计抽样时,控制测试的抽样风险可以计量,选项C错误。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如果根据样本结果推断的总体错报小于可容忍错报,但二者很接近,则总体不接受,选项D错误。

【本题套路】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是抽样的方法,在细节测试和控制测试中都可以应用,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1.统计抽样(定量分析:客观计量抽样风险)与非统计抽样(抽样风险无法直接计量),但两者都会产生抽样风险,选择主要考虑成本效益

2.因为非统计抽样,无法客观计量抽样风险,因此,无论是在控制测试或是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推断出来的错报“小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或可容忍错报,则不接受总体;“大大低于”的时候则是可接受的。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11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