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级经济法每日推送12:第四章 票据法

第四章 票据法

一、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
 

形式要件

规定

签章

1.要求:

票据上的签章是票据行为表现形式中绝对应记载的事项,如无该项内容,票据行为即为无效;票据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

2.无效签章的后果:

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无效

②其他人(承兑人、保证人、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的,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票据记载事项

绝对记载事项

明文规定必须记载的,如无记载,票据即为无效

各类票据必须绝对记载:种类、金额、收款人、日期

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字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

相对记载事项

应记未记,票据行为仍然有效,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推定。

任意记载事项

任意记载,一经记载即发生票据上的效力

二、票据抗辩
 

票据抗辩

规定

概念

票据债务人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是票据债务人的一种权利。

种类

对物抗辩

指基于票据本身存在的事由而发生的抗辩。这一抗辩可以对任何持票人提出。其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票据行为不成立而为的抗辩。如票据应记载的内容有欠缺;票据债务人无行为能力;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进行票据行为;票据上有禁止记载的事项(如付款附有条件,记载到期日不合法);背书不连续;持票人的票据权利有瑕疵(如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等。
(2)票据记载不能提出请求而为的抗辩。如票据未到期、付款地不符等。
(3)票据载明的权利已消灭或已失效而为的抗辩。如票据债权因付款、抵销、提存、免除、除权判决、时效届满而消灭等。
(4)票据权利的保全手续欠缺而为的抗辩。如应作成拒绝证书而未作等。
(5)票据上有伪造、变造情形而为的抗辩。

对人抗辩

(1)指票据债务人对抗特定债权人的抗辩;

(2)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例如,甲签发一张票据给乙而购买商品,甲就可以以乙未交货,不具有对价为由向乙主张抗辩;

(3)不能对抗支付对价的善意第三人如果该票据已被不履行约定义务的持票人转让给第三人,而该第三人属善意、已对价取得票据的持票人,则票据债务人不能对其进行抗辩。

限制

(1)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例如,如果票据债务人(如承兑人、付款人)与出票人之间存在抗辩事由(如出票人与票据债务人存在合同纠纷;出票人存入票据债务人的资金不够等),该票据债务人不得以此抗辩事由对抗善意持票人
(2)凡是善意的、已付对价的正当持票人可以向票据上的一切债务人请求付款,不受前手权利瑕疵和前手相互间抗辩的影响。如持票人不知道其前手取得票据存在欺诈、偷盗、胁迫、重大过失等情形,并已为取得票据支付了相应的代价,那么票据债务人不能以持票人的前手存在权利瑕疵而对抗持票人。
(3)持票人因税收、继承、赠与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由于其享有的权利不能优于其前手,故票据债务人可以以对抗持票人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该持票人。

三、票据的伪造和变造
 

 

票据的伪造

票据的变造

概念

假冒他人名义或虚构人的名义而进行的票据行为:
票据的伪造:假冒他人或虚构人的名义进行出票行为,如在空白票据上伪造出票人的签章或者盗盖出票人的印章而进行出票;

签章的伪造:假冒他人名义进行出票行为之外的其他票据行为,如伪造背书签章、承兑签章、保证签章等。

无权更改票据内容的人,对票据上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加以变更的行为。

构成票据的变造,须符合以下条件:

变造的票据是合法成立的有效票据

变造的内容是票据上所记载的除签章以外的事项;

变造人无权变更票据的内容。

不属于票据变造:

有变更权限的人依法对票据进行的变更,这属于有效变更,不属于票据的变造;
在空白票据上经授权进行补记的,由于该空白票据欠缺有效成立的条件,此等补记只是使票据符合有效票据的条件,不属于票据的变造;
变更票据上的签章的,属于票据的伪造,而不属于票据的变造。

效力

票据的伪造自始无效,故持票人即使是善意取得,对被伪造人也不能行使票据权利;

伪造人而言,由于票据上没有以自己名义所作的签章,因此也不承担票据责任。但是,如果伪造人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票据上有伪造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持票人依法提示承兑、提示付款或行使追索权时,在票据上真实签章人不能以票据伪造为由进行抗辩。

票据的变造应依照签章是在变造之前或之后来承担责任。如果当事人签章在变造之前,应按原记载的内容负责;如果当事人签章在变造之后,则应按变造后的记载内容负责;如果无法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
变造人的变造行为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对此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3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