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cpa考试培训学校BT学院346位CPA一次过4科考霸经验贴,后续还将推出其他CPA一次4-6科学员的文章经验贴系列,请关注CPAer后续的推送!
我是一位宝妈,开始备考时孩子一岁半。在2019年年初,我没想过会有现在的收获。2014年毕业,一直在一家单位做简单低级的工作,2018年通过了中级会计职称,暂时没有其他学习上的目标了,看到同学晒的2018年的注会成绩单,偶然刷刷微博,好多同学通过了注会,我猛然惊醒,似乎毕业以后过得太安逸了,在我虚度的这4年,同学们拿到了注会,而我只拿到了中级,所以我也开始了注会之路。
当然选择BT学院,也是很偶然,公众号就这么翻来翻去,看到一篇一年过6科的文章,进去看了看,看到了喜报,这么多人一次通过,又多多地了解了一下BT的模式,后来决定报两科试试,我报了会计和税法,想着一起准备税务师,开课第一天,看到了圆桌会议的视频,真是心情澎湃,才决定了走上这个不归路。
我通过了4科,挂掉了审计58分,财管54.75分。当考完财管,我就知道我要挂了,连着数道选择题,都没有算出答案,也毫无头绪。挂掉的原因正是在执行彬哥学习方法的计划时打了很大的折扣。从我这反面验证,没有好好执行改错本,消化真题,重难点,最后是会挂掉的。
我备考的整个心路历程:一开始信心满满,中间时时崩溃,后期时日紧张。心态真的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下面我就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1、CPA备考周期
3-5月
从一开始就要认真对待。每一天都有可能掉队,要把掉队的来临尽量往后推。刚开始学会计的时候,刚进入熬夜状态,一时适应不了。每天直播课结束后再消化三遍讲义就11点多了,此时已非常困,但一定再要去做一下对应的章节练习。3月份就学一门会计,一定要消化到极致,不能想着以后再回头看,再回头时已晚,后面要兼顾多科,根本没有时间好好来回顾。记得学完金融资产后,看完讲义12点了还没有做题。已经躺床上要睡,但要过关的信念在心中又坚定了一遍,今日事今日毕,如果此时拖延,后面不堪设想,我不敢保证以后能补上,我不能在一开始就掉队,有人说在刚开始时不必太紧张,但能保证一直处于加速或匀速状态的能有几人?事实证明,前期基础打得牢,后期真的省很多时间,尤其是前面学的科目少,可以专心致志攻克难关。
6-8月
在将崩溃未崩之时,再坚持一下。兼顾多科科目时,再加上未来得及消化的知识点和题目,会让人手足无措,击溃信心,心中各种念头涌起:“我一定过不了了,这点也不会,那点也不会……我做题速度提不上来……我记不住这些知识点……好像别人学得都很好……”。心里那个小人 ,时不时的冒出来。想想付出的努力,想想舍弃的东西,想想家人的支持,想想时间的逝去,更加坚定心中的信念,用一句李拓远的话,“一个人心中的目标,真的会激出他破釜沉舟的魄力。”至少,坚持把今天的学习计划执行完。
9-12月
最后冲刺,保持正常的速度即可。在9月初开始大量做真题时,没有课了,人会突然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也想去偷偷懒。这个时候,没有课,没有必要临近考试而紧迫,如果还保持每晚8-12点,其实就相当于多学了2个小时。完全够做一套真题,再熬会儿,也能把真题消化了。但是千万不要把一套真题拖延到2天完成,会忘记做题时的头脑里的疑问,如果报考科目多,也会非常影响复习进度。只在晚上学习时间怕是不够用的,最好能在白天抽时间做一套卷,晚上几个小时好好消化。我是地毯式复习,我想着不会的要学,要填补自己的坑点,做对的也要快速过一遍知识点,做到熟悉到极致,提高速度的保证准确率。通常做一套真题需要2小时,消化一遍需要四五个小时。
2、CPA科目备考方法
会计
会计,我大概用了200个小时,用时不多,但是学得最纯粹最透彻的。前期一定跟上直播课,课后要消化讲义和习题,尤其金融资产和长投合并,彬哥给了很多时间,消化懂,记准确,在后期复习时才会更快。在学资产篇时,我已经可以课后可以把框架默写出来,早上会口述一遍,白天有时间的时候,会再默写一遍,每节课前彬哥会再带着顺一遍,可以说从存货到资产减值,学习回顾的次数至少在10遍以上了。
能做到熟练掌握这几章,已经把知识变成了常识,后面的章节学起来会很容易理解。即便我后面给会计分配的时间很少,即便放弃了难理解又费时的政府会计和反向收购等等。也依旧通过了考试。当然,也是我的幸运没有遇上这些题。但只要是出现在书上的知识点,也许就会被考到的,有时间有精力千万不能放弃。
税法
税法,我前后复习了3轮,差不多隔一个多月,会重新再过一遍讲义,就利用中午吃过饭的时间,读半个小时,总会发现自己的遗忘点,有些知识就像第一次被看到一样出现在面前,有种恍然大悟或触类旁通的感觉。从月考不及格到达到八十分,每一轮复习后,做题成绩都能提10分以上。天数不好记,就把各种税分别多少天写在每本复习资料的第一页空白处,经常会看到,自然而然也就可以记住了。
在税法考试前,我过了一套押题卷答案,也记住了一些曾没记住的知识点,考试时有碰到,当然也有曾经考过的原题,这就是平时消化真题的重要性。税法题量大,我全程用的V+,没有动自己带的计算器。最后5分钟,依然留了一大道5小问的计算题没有时间做,因为我的目标是最后两道大题一定要写完,毕竟平时刻意练习了很多遍大题,至少能得一半以上的分,前面的看一眼没有思路的就跳过去了。没有时间读题,没有时间思考,但我还有时间写,我只看题目,快速去复制题目蒙上答案,不留空白,也许就对了呢?就是彬哥教的,学会向老师要分。
经济法
经济法,框架、框架加重复。没有捷径,知识点只能记住,票据法需要加一些理解。然后就是彬哥总结的需要背住的显得专业的语句。每年的真题也都大同小异,剩下的就是刻意练习了。
战略
战略,我在考前一周也曾想过放弃,做前两套真题时还是懵的,做到第三套时才刚刚明白要考什么。在这期间每天会把曾考过的知识点背一背,当然也记不住,但每天都背两三次,背到十七八次之后(理科生不擅长背东西),会记住很多了,虽然会混淆,再对比着背一下,有一些要点是在两种模式中重复的,再记住其他几条不一样的。
真如彬哥所说,做完3套后就找到感觉了,通过每天重复地背,做了第四套真题,竟然突然会写上几条了,就这么突然入门了,此后就是重复地背真题考过的知识点,等真的上了考场,呵,原来每年考的都一样。
财管和审计
财管和审计没有过,就不给大家分享了,但是个人觉得针对财管也是要多动笔联系,前几章靠理解,后几章成本计算靠练出来的感觉,练多了连公式都内化了。
自己的心得:以前觉得注会很难,跟着彬哥一次过了4门,这半年里,收获更大的不是取得的成绩,而是这个陪伴奋斗的过程,见到了更优秀更能吃苦的行路人,学会了不惧困难,向更好地未来拼搏,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跟着彬哥的步伐,一步一步来,注会一点也不可怕。
最后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副对联分享给备考注会的各位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只要认真复习,付出足够的时间和专注,注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相关阅读:
BT学院【CPA每日提分】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CPA考试通过详细攻略 在职一次过5科靠的不止是运气!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