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叫做“经验贴”的文章,关于我自己的分享,我不敢这样叫,我更愿意说,这是我有缘跟你分享的我的故事。

 

       我想先说一下题外话,所有的这些称之为“经验贴”的文章,无论作者多么用心,无论你下了多大的决心来考CPA,大多数人都会草草泛读,努力用最短的时间在众多的经验贴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所以,我耍了个机灵,在分享我的故事之前,把我最想跟有缘的你想说的话提前先放在这儿。

 

       我只想问你,你下了多大的决心?(请你鼠标稍微停一会,好好想一下这件事,CPA是不是对你可有可无,它是一个砖加瓦的东西还是你为了追求必须要得到的武器?再次恳请你安安静静的想一下这件事)

 

       最后我想表达的观点就是,你下了多大的决心,你一定就会付出对应的努力,假如你的决心足够大,假如你自己感觉得到自己的这份坚决,说的严重一点,假如你身陷绝境,没有退路,那么怎么做,怎么付出,不需要人告诉,你自己的本能会告诉你,因为,如果不这样拼,“你会死”。假如你是这样的,你多看看大家对于各科的认识就够了,随着自己的学习,慢慢你会有自己对于学习、学科的认识,没有什么是对的,也没有什么是好的,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就ok。


BT学院CPA考试经验贴

 

1自我介绍

 

       那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如果你有兴趣,就往下看一看。

 

       我是体制内,毕业三年,这是我第三次考,前两次的备考,没有付出时间,也没有努力过,(怎么没努力,怎么没付出时间就不赘述了,因为我自己觉得在出了18年一次过五科的成绩之后再说以前怎么怎么不努力会显得十分装B,至少那样会令我自己不舒服)。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想明白了自己想走的路,我看到了假如在体制内的路上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自己,那个自己不是我喜欢的自己,做的事也不是我喜欢做的事,而考CPA是我可以看到唯一的途径——走出去。这个就是我想考CPA的坚决缘由,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份坚决,我希望你也有。我之所以会选择加入BT学院,我总结了一下,缘由主要有三:其一,是之前看过BT学院的学习资料,干货多,简单粗暴;其二,BT学院培养了很多的一年过六科过五科的学员,我也想试一试;其三,办学理念,符合我的价值。另外,我想这跟择偶一样吧,看眼光和缘分。

 

 

2备考方法及心得

 

       下面,我敛一些或许你们想要看到的干货。

 

       学习时间:每天晚上六点下班,不忙的话,在八点之前,可以学半个小时左右,八点之后上课,课程开三科之前,学到12点,到了7月份之后吧,课程多了,也开始进行复习了,我会学到凌晨2点到3点,早上七点起床。中午的话,7月份之前,一般学习一个小时,休息一个小时;7月份之后,有的时候会学习一个半小时,休息半小时。还是这个思想,你的决心决定了你想做到的努力程度,时间是海绵的水,只要你肯挤,就能挤出来。比如上班期间,闲下来的时候我会看电子资料,还要背着同事和领导,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演员,比如上厕所的时候,我会刷一刷每日一练的题目。

 

       学习方法

 

       (写在前面)我觉得我下面要分享的学习方法是基本技能,所以请一定,一定要看BT学院一些大神真心实意的分享,请不要草草略过,要仔细的去思考,比较大概率的有那么几个学习方法就是适合你的,这也是我在下一个学习阶段之前准备做的事。

 

       1.反复熟悉讲义,形成框架,争取做到翻烂讲义或书本。彬哥所强调的三遍法,我开始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一直坚持,听完课,你看三遍,每一遍都会有变化和深度,还是那句话,听懂和看懂,那都不是你的,你需要熟悉它,慢慢它才能是你的。跟一些学友有交流,我认为,前期的三遍法对后面学习过程抵抗遗忘和增加熟悉,起到了作用。

 

       2.多动笔,不要看着答案来动笔。

 

       3.真题。做真题,彬哥会规划好的,不用担心。另外,做好错题本,用好错题本。

 

       反思不足

 

       1.拿经济法来说,我差不多从头到尾翻了5-6遍是有的,但看大神的考后总结,有些人翻了10遍上下。

 

       2.错题本我做的还可以,但是才翻了2-3遍,而且是在考试之前1个月才开始翻,如果安排得当,应该反复循环翻,同时对于题目的深度挖掘不到位。

 

       3.动笔动的还是少,每一科都要动笔,而且要主动动笔,尽量不要对着答案来做,因为很容易造成“看得会,但做不会,有时候根本下不去笔”的恶性结果。这一点,我做的不好。彬哥有一句话,说得十分恰当,看得懂就是没懂。

 

 

3各科学习方法

        

       会计和审计

 

       我认为这两科十分需要时间的沉淀,就像两个人结婚,之前一定要有比较长的时间来接触,认识,对于这两科,我认为对我而言这个时间建设是需要有的。我会计和审计之前两年虽然学的不扎实,但这种时间积累(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即对的了解)还是给我带来了优势,这两科整体上我只复习了一遍,但是会计新章节知识,讲义,我至少翻了5-6遍。

 

       税法

 

       就像小学的数学,模式比较固定,题目和坑也比较清晰,要做的是稳住,别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练习,形成条件反射。税法我整体上复习了3-4遍,个别章节复习了更多遍。

 

       战略和经济法

 

       就像政治。经济法,是我觉得我翻书本最多的一科,5-6遍是我的保守估计,彬哥说这个学科不是背的,我个人也觉得以我的智商背也背不下来,就是翻,翻,翻,一次一次的用心记,慢慢就是你的东西了。战略,我开始学的挺无感的,我分析原因主要是不熟悉,框架感没有建立。这一科,我觉得要熟悉到建立框架,另一个就是背了。这一科,我复习了三遍吧。

 

       财管

 

       数学,老师想让你死,它就是高数,不想让你死,它就是初中数学,但CPA的考试,看样子并不是让我们死。财管,我复习了三遍。

 

 

4结语

        

       假如你从头读到了尾,我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这个时候,真想送给你一句金句,请珍惜这份你要一年报六科的决心,因为每个人或许只有一次奋不顾身努力的机会!因为错过了,明年,你或许不会像今年这样奋不顾身了。
 

         BT学院
 

       我的各科成绩都不是特别高,财管56,会计60.75,审计62.5,经济法63.5,战略66,税法70。别人无论成绩前关心我成绩,还是出成绩祝贺我成绩,我都会说是运气好。这不是一个谦辞或者什么的,这是我的感受,我不是学霸,也不是智商极高的一个人,所以六十几分和五十几分的我都觉得是运气,多对一个或者多错一个的事,在考试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过不过关还是要看运气,而我所做的努力是提高运气好的概率。另外,彬哥也说,成绩不会骗人。或许那六十几分是boss给我的奖励,那五十几分是boss给我的暗示。我愿意这样来想。

       

       最后,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想祝福你,就像我在一所大学考CPA期间,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到自习的学生时发在朋友圈的感想那样:看着这些努力又可爱的人,就想祝他们好运!

 

 

       推荐阅读:

        CPA考前培训冲刺班

       2020CPA考前冲刺_考点地图_高频考点,预测出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