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 DAY15(产品成本计算)

第十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

一、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一)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分类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直接分配

交互分配

计算过程

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提供劳务总量-对其他辅助部门提供的劳务量)

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车间、产品或部门的耗用量

对内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提供的总产品或劳务总量

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优点

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是对外分配,计算工作简便。

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全都进行了交互分配,从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缺点

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

只适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计算工作量。

 

【例题1·多选题】甲公司有供电、燃气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公司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本月供电车间供电20万度,成本费用为10万元,其中燃气车间耗用1万度电;燃气车间供气10万吨,成本费用为20万元,其中供电车间耗用0.5万吨燃气。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有()。(2012年)

A.供电车间分配给燃气车间的成本费用为0.5万元

B.燃气车间分配给供电车间的成本费用为1万元

C.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的成本费用为9.5万元

D.燃气车间对外分配的成本费用为19.5万元

【答案】ABD

【解析】供电车间分配给燃气车间的成本=10/20×1=0.5(万元),选项A正确;

燃气车间分配给供电车间的成本=20/10×0.5=1(万元),选项B正确;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的成本=10-0.5+1=10.5(万元),选项C不正确;

燃气车间对外分配的成本=20-1+0.5=19.5(万元),选项D正确。

(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分类

方法

适用范围

费用的分配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该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

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由于期初在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为零,根据: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则某种产品某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该月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该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采用该方法,由于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相等,根据: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则某种产品某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该月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年终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该方法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全部投入的情况

采用该方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应该负担的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则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约当产量法(最重要)

该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约当产量法就是将月末结存的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约当产量,然后再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的一种方法。约当产量法下具体分为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详见约当产量法的应用。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该方法适用于在产品数量稳定或者数量较少,并且制定了比较准确的定额成本的情况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定额比例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有较为准确的消耗定额资料的情况

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月末在产品定额)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分配率

关于约当产量法的应用:

1、加权平均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1)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分配,必须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总定额

【提示】如果告诉了各工序的平均完工程度,则应按其计算,就不应使用50%计算。

(2)分配原材料费用分两种情况:

①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直接计算在产品全部材料成本

②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又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材料分工序投入,但每道工序是在开始时一次投入;另一种是原材料分工序投入,每道工序也是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2、先进先出法(新增)

在先进先出法下,假设先开始生产的产品先完工。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月初在产品数量×(l -已投料比例)

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即转换成本)=月初在产品数量×(1 -月初在产品完工程度)

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本月全部完工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数量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数量×本月投料比例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转换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分配率)=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本月发生的加工成本+ 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

二、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适用范围

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公司以及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举例】发电、供水、采掘

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

【举例】造船、重型机械、精密仪器、新产品试制、设备修理等

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举例】冶金、纺织、机械制造。

成本计算对象

产品品种

产品批次

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成本计算期

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核算报告期一致。

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核算报告期一致。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

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月末需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比较

项目

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是否需要成本还原

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的不同,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综合结转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不需要

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

计算半成品成本。

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的原因是:便于计算外售半成品成本;便于与同行业半成品成本对比;便于计算各种产品成本提供所耗同一种半成品成本数量;便于考核与分析各生产步骤等内部单位的生产耗费与资金占用水平

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上一步成本是否结转到下一步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随着半成品实体的流转,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一同结转到下一步骤。

随着半成品实体的流转,上一步骤的生产成本不结转到下一步骤。

在产品含义的不同

狭义的在产品(仅指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

广义的在产品(把各步骤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都看成是在产品)

完工产品含义不同

各步骤的完工产品

最终完工的产成品

【注】逐步综合结转法下成本的还原

一般是按本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即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逐步分解,还原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成本还原的次数较正常生产步骤少一步。

【例题2·计算分析题】(2017年)甲企业使用同种原料生产联产品A和B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生产两个步骤,第—步骤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直接转移到第二步骤进行深加工,生产出A、B两种产品,原料只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工时一次性投放,两个步骤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均采用约当产量法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月末留存在本步骤的实物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分别为60%和50% ,联产品成本按照可变现净值法进行分配,其中:A产品可直接出售,售价为8.58元/千克;B产品需继续加工,加工成本为0.336元/千克,售价为7.2元/千克。A、B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为6:5。

2017年9月相关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 本月产量资料(单位:千克)

 

月初留存在本步骤的实物在产品

本月投产

合计

本月本步骤完成的产品

月末留存在本步骤的在产品

第一步骤

8000

92000

100000

90000

10000

第二步骤

7000

90000

97000

88000

9000

  1. 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50000

8250

5000

63250

第二步骤

 

3350

3600

6950

(3 )本月发生成本(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313800

69000

41350

424150

第二步骤

 

79900

88900

168800

要求:

  1. 编制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以及产品汇总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单

2017年9月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合计

 

 

 

 

  1. 计算A、B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  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50000

8250

5000

63250

本月生产成本

313800

69000

41350

424150

合计

363800

77250

46350

487400

分配率

3.4

0.75

0.45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299200

66000

39600

404800

月末在产品

64600

11250

6750

82600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  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3350

3600

6950

本月生产成本

 

79900

88900

168800

合计

 

83250

92500

175750

分配率

 

0.9

1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000

79200

88000

167200

月末在产品

4500

4050

4500

8550

直接人工分配率=83250/ ( 88000+9000 ×50% )= 0.9 (元/千克)

制造费用分配率=92500/ ( 88000十9000 ×50% )=1(元/千克)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直接人工=88000 ×0.9 = 79200 (元)

制造费用=88000 ×1 = 880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 9000 ×50%×0.9 = 4050 (元)

制造费用=9000×50% × 1 = 4500 (元)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单

2017年9月单位:元

第一步骤

299200

66000

39600

404800

第二步骤

 

79200

88000

167200

合计

299200

145200

127600

572000

  1. A产品产量=88000×6/ ( 6 + 5 )= 48000 (千克)

B产品产量=88000× 5/ ( 6 + 5 )= 40000 (千克)

A产品可变现净值=48000×8.58 = 411840 (元)

B产品可变现净值=40000× ( 7.2- 0.336 )= 274560 (元)

A产品分配的成本=572000×411840/(411840+274560)=343200(元)

B产品分配的成本=572000× 274560/ (411840 + 274560 )= 228800 (元)

A产品单位成本=343200/48000 = 7.15 (元/千克)

B产品需要继续加工,所以其单位成本=228800/40000 +0.336=6.056 (元/千克)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阅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