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考核指标 |
标准成本中心 |
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1)标准成本中心不需要作出价格决策、产量决策、产品结构决策以及设备技术决策。 (2)由于不作出价格决策,因此不对收入负责。 (3)由于不对产量、质量作出决策,因此产品质量和数量是既定的。 (4)由于不对设备技术作出决策,因此如果采用全额成本法,不需要对闲置能量差异负责。 |
费用中心 |
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其成本控制业绩。 |
【例题1·多选题】某生产车间是一个标准成本中心。下列各项标准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应由该生产车间负责的有()。(2014年) A.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答案】BCD 【解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由采购部门负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由人事劳动部门负责,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不应该由标准成本中心负责,所以不由该生产车间负责。 |
【例题2·多选题】甲部门是一个标准成本中心。下列成本差异中,属于甲部门责任的有()(2015年真题) A.操作失误造成的材料数量差异 B.生产设备闲置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C.作业计划不当造成的人工效率差异 D.由于采购材料质量缺陷导致工人多用工时造成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答案】AC 【解析】选项AC是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因此属于标准成本中心的责任。产量决策、标准成本中心的设备和技术决策,通常由上级管理部门和职能管理部门做出,而不是由成本中心的管理人员自己决定,因此,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不对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负责,所以选项B不能选。选项D是采购部门的责任。 |
【例题3·多选题】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应由标准成本中心负责的差异有( )。(2013)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B.直接人工数量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答案】BC 【解析】 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不应由耗用材料的生产部门负责,而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选项A错误;成本中心不对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负责,他们对于固定制造费用的其他差异要承担责任。 |
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一)可控成本及其确定
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特定责任中心能够直接控制其发生的成本。在理解可控成本时要把握两个要点:
(1)可控成本总是针对特定责任中心来说的。
(2)区别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还要考虑成本发生的时间范围。
确定可控成本的三原则
(1)假如某责任中心通过自己的行动能有效地影响一项成本的数额,那么该中心就要对这项成本负责。
(2)假如某责任中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某种资产或劳务,它就应对这些资产或劳务的成本负责。
(3)某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决定某项成本,但是上级要求他参与有关事项,从而对该项成本的支出施加了重要影响,则他对该成本也要承担责任。
【例题4·多选题】判别一项成本是否归属责任中心的原则有()。(2013年) A.责任中心能否通过行动有效影响该项成本的数额 B.责任中心是否有权决定使用引起该项成本发生的资产或劳务 C.责任中心能否参与决策并对该项成本的发生施加重大影响 D.责任中心是否使用了引起该项成本发生的资产或劳务 【答案】ABC 【解析】确定成本费用支出责任归属的三原则:第一,假如某责任中心通过自己的行动能有效地影响一项成本的数额,那么该中心就要对这项成本负责;第二,假如某责任中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某种资产或劳务,它就应对这些资产或劳务的成本负责;第三,某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决定某项成本,但是上级要求他参与有关事项,从而对该项成本的支出施加了重要影响,则他对该成本也要承担责任。 |
(二)制造费用归属和分摊方法
将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归属于不同的责任中心通常比较容易,而制造费用的归属则比较困难。一般依次按下述五个步骤来处理:
步骤 |
说明 |
例如 |
1、直接计入责任中心 |
指可以直接判别责任归属的费用项目,直接列入应负责的成本中心。 |
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等 |
2、按责任基础分配 |
有些费用虽然不能直接归属于特定成本中心,但它们的数额受成本中心的控制,能找到合理依据来分配。 |
动力费、维修费等 |
3、按受益基础分配 |
有些费用不是专门属于某个责任中心的,但与各中心的受益多少有关,可按受益基础分配。 |
按装机功率分配电费 |
4、归入某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 |
有些费用既不能用责任基础分配,也不能按受益基础分配,则考虑有无可能将其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 |
车间的运输费用、试验检验费用 |
5.不进行分摊 |
不能归属于任何责任中心的固定成本,不进行分摊,可暂时不加控制,作为不可控费用。 |
车间厂房的折旧 |
【例题5·多选题】甲公司将某生产车间设为成本责任中心,该车间领用材料型号为GB007,另外还发生机器维修费、试验检验费以及车间折旧费。下列关于成本费用责任归属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 A.型号为GB007的材料费用直接计入该成本责任中心 B.车间折旧费按照受益基础分配计入该成本责任中心 C.机器维修费按照责任基础分配计入该成本责任中心 D.试验检验费归入另一个特定的成本中心 【答案】ACD 【解析】不能归属于任何责任中心的固定成本,不进行分摊。例如,车间厂房的折旧是以前决策的结果,短期内无法改变,可暂时不加以控制,作为不可控费用。 |
一个责任中心,如果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但没有责任或没有权力决定该中心资产投资的水平,因而可以根据其利润的多少来评价该中心的业绩,那么,该中心称之为利润中心。
指标 |
公式 |
说明 |
边际贡献 |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变动费用 |
以边际贡献作为业绩评价依据不够全面,因为部门经理至少可以控制某些固定成本,并且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上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因此,业绩评价至少应包括可控制的固定成本。 |
可控边际贡献 |
部门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 |
以可控边际贡献作为部门经理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是最好的,它反映了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控制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 |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固定成本 |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更适合评价该部门对公司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而不适合于部门经理的评价。 |
【例题6·单选题】甲部门是一个利润中心。下列各项指标中,考核该部门经理业绩最适合的指标是( )。(2017年) A.部门边际贡献 B.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C.部门税后利润 D.部门可控边际贡献 【答案】D 【解析】部门可控边际贡献反映了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控制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所以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为业绩评价依据是最佳选择。 |
市场价格 |
适用于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 |
市场价格减去对外的销售费用,是理想的转移价格。 |
|
以市场为基础的协商价格 |
适用于中间产品存在非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 |
成功的协商转移价格依赖于下列条件:首先,要有一个某种形式的外部市场,两个部门经理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受或是拒绝某一价格。其次,在谈判者之间共同分享所有的信息资源。最后,最高管理阶层的必要干预。 |
|
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 |
适用于中间产品的最终市场需求比较稳定时。 |
这种方法要求中间产品的转移用单位变动成本来定价,与此同时,还应向购买部门收取固定费,作为长期以低价获得中间产品的一种补偿。当中间产品的最终市场需求很少时,市场风险全部由购买部门承担,不太公平。 |
|
全部成本转移价格 |
以全部成本或者以全部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会导致责任转嫁,可能是最差的选择。 |
【例题7·多选题】下列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2016) A. 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以鼓励中间产品的内部转移 B. 以市场为基础的协商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以照顾双方利益并得到双方的认可 C. 以全部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能导致部门经理做出不利于公司的决策 D. 以变动成本加固定费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能导致购买部门承担全部市场风险 【答案】A B C D 【解析】选项A,由于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移价格,通常会低于市场价格,这个折扣反映与外销有关的销售费,以及交货、保修等成本,因此可以鼓励中介产品的内部转移。选项B,协商价格往往浪费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导致部门之间的矛盾,部门获利能力大小与谈判人员的谈判技巧有很大关系,是这种转移价格的缺陷。尽管有上述不足之处,协商转移价格仍被广泛采用,它的好处是有一定弹性,可以照顾双方利益并得到双方认可。选项C,以全部成本或者以全部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既不是业绩评价的良好初度,也不能引导部门经理作出有利于公司的明智决策。选项D,如果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少时,购买部门需要的中间产品也变得很少,但它任然需要支付固定费。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风险全部由购买部门承担了。 |
【例题8·单选题】下列关于制定公司内部转移价格的表述中,错误的是()。(2015年) A.如果中间产品存在非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应基于市场价格制定协商转移价格 B.如果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理想的转移价格是市场价格 C.按变动成本加固定费制定转移价格,适用于最终产品市场需求稳定的情况 D.按全部成本加成制定转移价格,只适用于无法采用其他形式转移价格时 【答案】B 【解析】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减去对外的销售费用,是理想的转移价格。选项B错误。 |
【例题9·多选题】下列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法中,提供产品的部门不承担市场变化风险的有()。(2014年) A.市场价格 B.以市场为基础的协商价格 C.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 D.全部成本转移价格 【答案】CD 【解析】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方法下,如果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少时,购买部门需要的中间产品也变得很少,但它仍然需要支付固定费,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风险全部由购买部门承担。全部成本转移价格方法下,以全部成本或者以全部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市场变化引起的风险全部由购买部门承担,它可能是最差的选择。 |
部门投资报酬率 |
公式 |
部门投资报酬率=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
优点 |
(1)它是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比较客观; (2)相对数指标,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3)用它来评价每个部门的业绩,促使其提高本部门的投资报酬率,有助于提高整个公司的投资报酬率; (4)部门投资报酬率可以分解为投资周转率和部门经营利润率两者的乘积,并可进一步分解为资产的明细项目和收支的明细项目,从而对整个部门的经营状况作出评价。 |
|
局限性 |
部门经理会放弃高于公司要求的报酬率而低于目前部门投资报酬率的机会,或者减少现有的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公司要求的报酬率的某些资产,使部门的业绩获得较好评价,但却伤害了公司整体的利益。 |
|
剩余收益 |
公式 |
部门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应计报酬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公司要求的报酬率 |
优点 |
(1)可以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公司资本成本的决策; (2)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
|
局限性 |
(1)该指标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之间的比较。 (2)它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 |
【例题10·单选题】甲公司的平均净负债8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1200万元,税后经营净利润340万元,税后财务费用50万元。如果债权人要求的税后报酬率为8%,股东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为10%,甲公司的剩余权益收益为( )万元。(2013) A.142 B.156 C.170 D.220 【答案】C 【解析】 剩余权益收益=340-50-1200×10%=170(万元)。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改为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 |
表 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与投资中心
项目 |
特点 |
类型 |
考核 |
成本中心 |
不形成或者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 |
标准成本中心 |
考核指标: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 如果采用完全成本法,成本中心不对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负责,而对于固定制造费用的其他差异要承担责任。 |
费用中心 |
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其成本控制业绩,包括考察同行业类似职能的支出水平和编制零基预算。 |
||
利润中心 |
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但没有责任或没有权力决定该中心资产投资的水平 |
自然的利润中心 |
(1)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该指标评价不够全面) (2)部门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评价部门经理业绩最好) (3)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固定成本(更适合评价该部门的业绩,而不适合于评价部门经理的业绩) |
人为的利润中心 |
|||
投资中心 |
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 |
—— |
(1)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2)剩余收益 部门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应计报酬=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