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法长投 ,是个“跟屁虫”,准确说,是个有自己底线原则的“跟屁虫”。

 

权益法的精髓,在于要盯着被投资单位的权益(也就是净资产),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了,投资方的长投的账面价值就要同步变动。

 

简单说,就是你变了,我就变,你去哪,我就去哪。

 

具体点,就是

你赚钱,我赚钱;

你亏钱,我亏钱;

你分钱,我收钱;

 

你其他综合收益变了,我其他综合收益也要变,而且你其他综合收益最终去哪,我的其他综合收益最终也要去哪。

 

所以,如果被投资单位因为 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变动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了, 投资方 也要确认其他综合收益,而且在以后处置长投时要结转到 投资收益, 与被投资方出售其他债权投资保持一致。

 

如果被投资单位因为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 变动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了, 被投资方 也要确认其他综合收益,但在以后处置长投时要结转到 留存收益

 

你的其他权益变了,我其他资本公积也要变

 

这就是权益法长投后续计量的6个调整事项。

 

但是 ,这个跟屁虫有唯一的坚持,那就是 计算利润的口径必须听我的

 

首先,它不认同被投资单位登记的资产成本 ,认为投资时的公允价值才是真实成本,要按公允价值口径去调整被投资单位确认的费用金额。

 

举个例子

 

假设年初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投资时,乙公司有批存货,账面价值为100万,当日公允价值为300万。 当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000万,该批存货在当年末全部对外出售。

 

乙公司确认的存货成本是100万,出售后结转到营业成本的金额也是100万。

 

甲公司认可的口径是该批存货的成本应该是投资日的公允价值300万,毕竟甲公司是按投资日公允价值支付对价的,该批存货出售后结转到营业成本的金额也是300万,所以甲公司认可的营业成本就比乙公司多了200万,即甲公司认可的乙公司净利润=乙公司账面净利润-调增的营业成本200。

 

这200万就是存货已实现的差额,即 200 =(公允价值300-账面价值100)×已出售比例100%

 

 

其次,它不认同投资方与被投资单位未实现的内部交易利润 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属于关联方,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相当于资产从集团的左手倒腾到集团的右手,会计不认同内部交易的利润,除非内部交易的资产实现了对第三方出售。

 

举个例子

 

甲公司是联营方,乙公司是其联营企业,乙公司向甲公司出售一批存货,成本100万,售价300万。 乙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为1000万。

 

甲公司取得该批存货后, 年末全部未对外出售 站在集团角度,乙公司净利润中200万是内部交易形成的,是 不应该确认,应该要扣掉

 

所以甲公司认可的乙公司净利润=乙公司账面净利润1000-内部交易未实现的利润200=800(万元)。

 

当然,如果甲公司取得该批存货后当年 已经全部对外出售 ,那站在集团角度,该批存货的 利润已经实现,应当确认 ,就不用再额外扣减

 

最后,做个总结,权益法长投计算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要考虑2个调整

 

1、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要减去已实现的部分。 存货就是对外出售的部分,固定资产就是折旧的部分,无形资产就是摊销的部分。

 

2、取得投资后发生的内部交易利润,要减去未实现的差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处理>>

企业取得股权投资,该如何核算呢>>

企业合并费用与发行股票费用该如何区分>>

发行证券取得长投,发行费为什么冲资本公积>>

 

想要参加2022年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们, 2022年BT教育中级会计高效取证班来袭,点击了解更多>>

 

更多学习资料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