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 DAY18(个人所得税)

第十九章 个人所得税

一、  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概述

征税范围

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的计算

综合所得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稿酬

七级累进税率

全年收入额-60 000元-专项扣除-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享受的其他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工资、薪金所得全额计入收入额;

(2)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额为实际取得的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80%;

(3)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在扣除20%费用基础上,再减按70%计算,即稿酬所得的收入额为实际取得稿酬收入的56%。

经营所得

五级累进税率

年度收入-成本、费用等-60 000元/年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20%

每次收入额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财产租赁所得

2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财产转让所得

20%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偶然所得

20%

每次收入额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1.收入额的确定

(1)工资、薪金所得全额计入收入额;

(2)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实际取得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也就是收入额为实际取得的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80%;

(3)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在扣除20%费用基础上,再减按70%计算,即稿酬所得的收入额为实际取得稿酬收入的56%。

(4)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减除费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每次收入确定

非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根据不同所得项目的特点、分别规定为:

(1)劳务报酬,以每次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一次性劳务报酬收入以分月支付方式取得的,就适用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以1个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稿酬,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①再版: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②先后连载、出版: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先出版,再在报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

③连载: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

④预付或分次支付稿酬:同一作品在出版和发表时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稿酬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

⑤添加印数: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与以前出版、发表时取得的稿合并计算为一次。

⑥多处出版、发表: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则可分别各处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3)特许权使用费,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则应将各笔收入相加为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4)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3.费用减除标准

(1)基本费用,每年60 000元。

(2)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贵和住房公积金等。

(3)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标准

扣除项目

标准

子女教育

(1)纳税人年满3岁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50%扣除。

继续教育

(1)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每年48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超过48个月(4年)

(2)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税法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大病医疗

(1)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2)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应按前述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住房贷款利息

(1)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20年)。纳税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2)经大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3)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50%扣除。

住房租金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每年18000元)。除上述所列城市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每年132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每年9600元)

(2)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

(3)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

(4)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同时分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赡养老人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以下标准等额扣除:

(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每年24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每年24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2)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注:以上涉及的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其相关资料应当留存备查。

二、特殊事项

特殊事项一: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征税问题

1.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可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将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依照月度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1)雇主为雇员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个人所得税款,属于雇员又额外增加了收入应将雇主负担的这部分税款并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后,按照规定方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2)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

以扣除额5000为例,上述公式可以简化为: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年终奖+雇主代承担的税款—max{(5000-当月工资),0}

雇主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

特殊事项二、解除劳动关系、内部退养、提前退休的处理

1.三者的区别

种类

含义

个税处理方式

解除劳动关系

未到劳动合同规定时间,企业提前解除

1、一次性补偿收入在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2、超过3倍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简单地说就是3倍以内免税,超过3倍以外缴税)

内部退养

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1、将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

2、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去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简单地说全额一次性征税,要跟本月工资、薪金合并去寻找税率)

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常常是由企业提出来的,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在没有达到国家或企业规定的年龄或服务期限时就退休的行为

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税公式为: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

(简单地说就是分到每年,按照综合所得纳税)

 

【例题·单选题】某国有企业职工张某,于2019年1月因健康原因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尚有2),取得单位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的一次性补贴132 000元。当月张某仍按原工资标准从单位领取工资6000元,张某无任何专项扣除费用。则张某2019年1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合计为( )。(2012年A卷)

A.30元       B.270元      C.390元      D.320元

【答案】C

【解析】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张某取得的一次性补贴应纳税额={ [132000÷2-60000] ×3%×2= 360(元);张某当月取得的工资应纳税额=(6000-5000)×3%=30(元);张某20191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合计=360+30=390(元)。

特殊事项三、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

居住时间

纳税人性质

来自境内的工薪所得

来自境外的工薪所得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不超过90天(协定183天)

非居民纳税人

在我国纳税

实施免税

不在我国纳税

超过90天(协定183天)不超过1年

在我国纳税

不在我国纳税

超过183天不满6年

居民纳税人

在我国纳税

实施免税

6年以上的

在我国纳税

(1)高管人员执行职务期间,我国境内支付的所得,不分其实际居住在境内或境外,均在我国申报纳税。境外支付的所得,按上述规定的时间衡量是否在我国纳税。

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正、副(总)经理、各职能技师、总监及其他类似公司管理层的职务。

(2)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可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并且不再按居住天数进行划分计算。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