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财务管理:第十章 长期筹资 2 (08.08)

第十章 长期筹资 

三、混合筹资

(一)优先股筹资

同一公司的优先股股东的必要报酬率比债权人高,同一公司的优先股股东的必要报酬率比普通股股东低

优点

1.与债券相比,不支付股利不会导致公司破产;没有到期期限,不需要偿还本金。

2.与普通股相比,发行优先股一般不会稀释股东权益。

缺点

1.优先股股利不可以税前扣除,是优先股筹资的税收劣势。

2.优先股的股利通常被视为固定成本,与负债筹资的利息没有什么差别,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并进而增加普通股的成本。

(二)认股权证和看涨期权

1.认股权证和看涨期权的异同

 

认股权证

股票看涨期权

相同点

(1)都以股票为标的资产,其价值随股票价格变动;

(2)到期前都具有选择权;

(3)都有固定的执行价格。

不同点

行权时股票来源

是新增股票,存在稀释问题

来自二级市场,不存在稀释问题

时间

时间长

时间短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

不能假设有效期内不分红,故不适用

适用

2.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

o_1dhnepspl166u8f5fqobfl1p6a7.png
 

【例题6·多选题】某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公司计划发行10年期限的附认股权债券进行筹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2010年)

A.认股权证是一种看涨期权,可以使用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模型对认股权证进行定价

B.使用附认股权债券筹资的主要目的是当认股权证执行时,可以以高于债券发行日股价的执行价格给公司带来新的权益资本

C.使用附认股权债券筹资的缺点是当认股权证执行时,会稀释股价和每股收益

D.为了使附认股权债券顺利发行,其内含报酬率应当介于债务市场利率和普通股成本之间

【答案】CD

【解析】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假设没有股利支付,看涨期权可以适用。认股权证不能假设有效期限内不分红,5-10年不分红不显示,不能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选项A错误;认股权证筹资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相应债券的利率,所以B错误。
 

【例题7·单选题】下列关于认股权证与股票看涨期权共同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5)

A.两者均有固定的行权价格

B.两者行权后均会稀释每股价格

C.两者行权后均会稀释每股收益

D.两者行权时买入的股票均来自二级市场

【答案】A

【解析】 认股权证与股票看涨期权都有固定的执行价格,选项A的说法正确。看涨期权的持有人行权,其股票来自二级市场,因此,不会引起股数的增加,不会稀释每股价格和每股收益,即选项B和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认股权证的持有人行权时,股票是新发行股票,来自一级市场,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三)可转换债券筹资

1、可转换债券的主要条款

特征

说明

转换比率

转换比率是债权人将一份债券转换成普通股可获得的普通股股数。

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赎回条款

设置赎回条款的目的:①可以促使债券持有人转换股份;②可以使发行公司避免市场利率下降后,继续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较高的债权票面利率所蒙受的损失。

回售条款

回售条款指在达到某一条件时,债券投资者可以强制将债券销售给发行债券的公司,设置回售条款可以保护债券投资人的利益;

设置回售条款是为了保护债券投资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避免遭受过大损失,降低风险。

强制性转换条款

设置强制性转换条款,是为了保证可转换债券顺利地转换为股票,实现发行公司扩大权益筹资的目的。

2、可转换债券成本的测算

确定纯债券的价值

债券的价值是不含看涨期权的普通债券的价值

债券的价值=利息的现值+本金的现值

分析期权部分的转换价值

债券转换价值是债券转换成的股票价值。

转换价值=股价×转换比例

第i年股价=初始股价×(1+预期增长率)i

分析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

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应当是纯债券价值和转换价值两者中较高者

分析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不会低于底线价值

赎回价值

可转换债券设置有赎回保护器,在此之前发行者不可以赎回。

若赎回价格<底线价值,则选择转股。

分析筹资成本

o_1dhnesi8cdom1ulim1a1slj1me7c.jpg

求出上式中的折现率(i),就是可转换债券的税前成本,再乘以(1-T)就是税后成本。

确定票面利率是否合适

可转换债券的税前筹资成本应在普通债券利率与税前股权成本之间

【注】若票面利率不合适,我们要修改筹资方案,修改途径包括:提高每年支付的利息、提高转换比例或延长赎回保护期间。

 

【例题8·单选题】甲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债券,当前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为5%,股东权益成本为7%。甲公司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0%。要使发行方案可行,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的区间为()。(2014年)

A.4%~7%

B.5%~7%

C.4%~8.75%

D.5%~8.75%

【答案】D

【解析】税前股权资本成本=7%/(1-20%)=8.75%,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融资成本应在普通债券利率与税前股权成本之间,所以选项D正确。

四、租赁筹资

(一)租赁筹资 

1.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

经营租赁:租赁物短期使用权的交易合同。典型的是短期的、可撤销的、不完全补偿的毛租赁;最主要的外部特征是租赁期短。

融资租赁: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赁费的合同。典型的是长期的、不可撤销的、完全补偿的净租赁;最主要的外部特征是租赁期长。租赁期限届满时,租赁资产已经磨损得几乎无法转租他人。租赁双方可以约定租赁期限届满时租赁物的归属。

2.租赁的税务处理

(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均匀扣除。

(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3.租赁的决策分析

财管主要从融资角度研究租赁,把租赁视为一种融资方式,无论经营租赁还是融资租赁都是“租赁融资”。如果租赁融资比其他融资方式更有利,则应优先考虑租赁融资。财务管理主要研究承租人的决策分析。

租赁分析的基本模型如下:

租赁净现值=租赁的现金流量总现值-借款购买的现金流量总现值

(1)购买和融资租赁的现金流量(计算分析题常考点)

 

购买

融资租赁

初始现金流量

购买设备支出

——

营业(租赁期)现金流量

(1)折旧:-折旧

(2)折旧抵税:折旧×税率

(3)税后维修费用:-维修费×(1-税率)

(1)租金:-租金(注意不能税前抵税)

(2)折旧抵税:折旧×税率

回收期现金流量

期末资产变现价值+变现损失抵税(-变现收益纳税)

(1)假设所有权不转移,即是丧失的期末资产变现抵税,即:残余价值×税率

(2)假设期末所有权转移,现金流量有几个:

①支付购买价款:-买价

②回收残值变现收益:期末资产变现价值+变现损失抵税(-变现收益纳税)

(2)经营租赁相对于自己购买的优势:

①避免购置支出,这相当于现金流入:避免购置支出的流入

②运营期流量:

A.丧失了折旧抵税:-折旧×所得税税率

B.税后租金支出:-租金×(1-所得税税率)

③回收期现金流量:

租赁相比自己购买,丧失了回收期现金流量:-(回收期现金流量)=-[期末资产变现价值+变现损失抵税(-变现收益纳税)]
 

【例题9·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处于上升阶段,为增加产能,公司拟于2018年初添置一台设备,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自行购置。预计设备购置成本160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净残值为5%,预计该设备使用4年,每年年末支付维护费用16万元,4年后变现价值400万元。

方案二:租赁,甲公司租用设备进行生产,租赁期4年,设备的维护费用由提供租赁服务的公司承担,租赁期内不得撤租,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租赁费总计1480万元,分4年偿付,每年年初支付370万元。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税前有担保的借款利率为8%。

要求:

(1)计算方案一的初始投资额,每年折旧抵税额、每年维护费用税后净额、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净额,并计算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

(2)判断租赁性质,计算方案二的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

(3)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平均年成本,判断甲公司应该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2017)

【答案】

(1)方案一的初始投资额为1600(万元)

每年折旧额=1600×(1-5%)/5=304(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304×25%=76(万元)

每年维护费税后净额=16×(1-25%)=12(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收益纳税额=[400-(1600-304×4)]×25%=4(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现金净流量=400-4=396(万元)

购置方案折现率=8%×(1-25%)=6%

购方案现金流出总现值=1600+12×(P/A,6%,4)-76×(P/A,6%,4)-396×(P/F,6%,4)=1600+12×3.4651-76×3.4651-396×0.7921=1064.56(万元)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1064.56/(P/A,6%,4)=1064.56/3.4651=307.22(万元)

(2)租赁期限占资产使用年限的4/5×100%=80%,超过75%,因此租赁属于融资租赁。租金不可以直接抵税。

租赁方案折现率=8%×(1-25%)=6%

每年折旧额=(1480-1480×5%)/5=281.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281.2×25%=70.3(万元)

设备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期未资产变现流入=0

期末资产账面价值=1480-281.2×4=355.2(万元)

期末资产变现损失抵税=355.2×25%=88.8(万元)

租赁方案的现金流出总现值=370+370×(P/A,6%,3)-70.3×(P/A,6%,4)-88.8×(P/F,6%,4)=370+370×2.6730-70.3×3.4651-88.8×0.7921 =1045.07(万元)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1045.07/(P/A,6%,4)=1045.07/3.4651=301.60(万元)

(3)方案一的平均年成本大于方案二的平均年成本,所以甲公司应选择方案二。

【解析】

(1)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同时题目给的资本成本是税前的,为了与现金流口径一致所以也要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2)注意要先判断该租赁是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它们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7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