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面开始备考cpa还太早,所以先从心态和方法上做好准备!
今天用两名两名CPA全国第二的对话,告诉我们决定cpa过关的细节有哪些?
李彬老师,2012年一次性极高分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459分,全国第二名);
学员蔡雪,2015年以465.5的高分一次性过了六门CPA(这个分数应该是当年的第一或者第二名吧)。而实际上她的复习时间也基本上只有四个多月吧。
会学习的人总有一些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不钻牛角尖,学会抓大放小
很多人说彬哥不鼓励大家问问题,那么他们有很多问题怎么办呢?可是真的学习的人绝对没太多问题,95%的问题都在他的解决范围之类,比如我举例!
“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符合条件时要重分类为当期损益”
这个该这么学习?你只需要几十秒就可以学会,那就是“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后面可以重分类进当期损益!足够了,考试就可以拿分了!
但是不会学习的人会怎么学呢?他不是去学习知识,而是去学习“什么是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什么是有效套期?”,这东西该学么?实际上如果时间充足到极致,真的该好好学习,但是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高分过关,那就要快速的前行,知识点的分数得到就走了~(当然现在新教材新增了现金流量套期这个章节,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放弃了这一节)
你们看这里,如果你会学习,几十秒就搞定了分数,如果你不会学习,你可能学两天还是云里雾里,这就是效率的差异了!
二、学会往前冲,不被某些知识给缠住!
在我们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有一些知识无法消化透彻,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知识积累不够;
2、刚入门一个新的科目,眼里全部是好奇,所以无法顺序消化;
3、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实在有点差,短时间没办法消化
这种情况怎么办?这种情况学会“记住”就前行!
还记得我们在前言的时候讲了“摊余成本法”,这是我提炼的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但是涉及到债券的一些思维~
这个思维经过强调,80%的人能够反应过来,但是还有20%的人是真的无法反应,就是感觉理解不了,这个时候别把自己陷入进去了~先直接把公式记下来往前走,后面还有例题让你练手,后面遇到其他例题,拿出来计算一下,慢慢就消化了,没必要在一个知识点哪里搞死了自己!时间不够的嘛!
三、最宝贵的资料就是讲义或者教材!
你们会发现高中班上有一种同学,做题目这里也会那里也会,还去指导班级的学霸的错误,平时成绩呢还不差,在十多名的水平,但是遇到高考就露出了原形,考不到很好的学校,还美其名曰失误了~
其实这种同学的问题就是“学在半空中”,这是没有回归讲义造成的,以为自己会做几道题目就可以过了,但是高考和CPA这种考试属于很严谨的考试,每套试卷的题量并不是很大,但是每道题目都在往你的死穴上面打,一旦你对教材不熟悉,那你就完蛋了~
其实我自己学习的时候一直都是把教材当成宝典,我都把cpa教材翻烂了,当然现在我们的讲义也是很完整,那你们就要把讲义翻烂,估计效果也差不多~
我是怎么翻cpa讲义的呢?我在翻讲义的时候是真的心无旁骛,带上“荧光笔”,对不是非常熟悉的点进行勾勾画画,这样为以后的复习也会奠定基础!我看完之后不会马上关上讲义,要花几分钟重新翻一遍,这样达到最后一轮梳理!
四、具备宏观思维,也具备微观思维
有人学习的时候陷在了微观知识中出不来,然后发现到处都是问题,到处都想问,这个时候你应该逃出来,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看看整体知识布局。
为何我要强调这个,因为我发现“很多人也在翻讲义,但是始终没啥效果”,后来发现他一直在细节中折腾,没有适时的梳理一遍框架,这样学的很累很没有成就感!最正确的是“有宏观有微观,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比如“先从宏观看看”,然后“深入微观”,最后“以宏观收尾”,最后看完了一定不要直接就关掉了讲义,一定要花几分钟走一遍宏观框架,甚至关上讲义之后也要保持回忆!这样你的学习效率才会继续提升!
CPA这场战役,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难,用正确的方法去坚持下来即可!
学习更多财务内容,认识更多CPA考霸,记得关注我们,让大牛带你轻松过考试~
相关阅读:
在职461分一年过6科,考霸高效备考cpa的关键方法有哪些?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