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CPA考试刚刚结束不久,又赶上双十一,BT学院李彬老师非常强烈的感受到,新同学对明年报考的激情,各个渠道都有咨询的身影,但你们必须意识到,这是一场孤军奋战的考试,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所以,这里李彬老师就大家关注的问题做一个解答,顺带给全职和在职考生给一个方案!以下内容基本上来自之前的一篇文章,之所以再给你们发一次,是因为,这足以回复你,关于CPA最基础的问题。当然,21年会更新这篇文章,但变化并不会影响这篇文章的分量。
注册会计师资料分享

 

       李彬老师将会从九个方面来说明CPA如何备考

 

       一、CPA考试条件及相关问题

       二、CPA备考科目搭配和需要的时间汇总

       三、全职考生备考注意事项

       四、零基础考生怎么学习

       五、在职考试的怎么办

       六、综合阶段学习方法和进度

       七、专业阶段学习策略

       八、冲刺阶段怎么冲刺

       九、改错本的正确使用

   
    CPA考试条件及相关问题

 

       1、报考条件: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解释:大专及以上即可报考,或者有中级会计师也能够报考!可以说这个条件是非常宽松了!

 

       2、20年报名时间:4月1-3日、7-30日(21年待公布)

       每天8:00-20:00报名,特别提醒:报名一定要谨慎,选择了科目就不能更改了!一定要注意!

 

       3、考试方式:机考

 

       4、官方教材上市时间:4月1日

 

       5、买什么教材最好?

       1)官方教材建议买,彬哥喜欢把官方教材作为字典,发现问题马上去翻一下官方教材。

 

       2)我们的21天系列教材。这个教材前几年一直会有一些小错误,今年我们已经上课了,基本没发现什么问题,这套教材有几个东西你们要注意:

 

       ①21天规划:针对不会学习的人,我们每科都规划了21天的计划,其实会计有点不够,你们要自己去微调,时间这一块不需要太严格遵守!

 

       ②复习一页纸:我把每一章的复习步骤和考点全部汇总在每章的最后一页,这其实是丰田一页纸工作法的运用,效果超好,这个你们一定要注意!

 

       ③随书附赠的《考点通》,这里是把每章的真题按照考点进行了分类,题目数量足够了,你们要耐心做,最后学完再去不断的研究整套真题,足够了。题目这东西不在多,在精!

 

       6、需要现场审核吗?

       不用,现在都是直接关联学信网进行审核!不需要再去现场了!

 

       7、应届生可以报名吗?

       今年毕业的学生可以报名,等毕业拿到毕业证再填写毕业信息即可,也不需要再去现场审核!

 

       8、报考综合需要具备什么资格?

       专业阶段过了才能考综合。综合阶段的过关率很高,不用太担心!

 

       9、20年考试时间是多久?(21年待公布)

       综合阶段考试:

       2020年10月11日  

 

       专业阶段考试:

       2020年 10月11日(适用于部分考区)(会计、税法、经济法)

       2020年 10月17日(会计、税法、经济法)

       2020年 10月18日(审计、财管、战略)

 

       10、20年部分考场实行两场考试

       主要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地区的考生太多,一场考试安排不下来,所以在10月11日增设了会计、税法和经济法的考试!

 

       11、两场考试的难度有区别么?

       肯定会有一些不一样,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是只要你把知识复习到位,基本没影响!

 

       12、关于免试的规定

       具有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经济师和高级统计师或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相关学科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简称免试申请人),可以申请免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1个专长科目的考试。

 

       彬哥建议:可以考虑免考财管,财管不是说难,而是计算量很大,一般拥有高会的人,年龄可能不会太小,财管的计算对他来说,也算一个挑战!

 

      九个方面来说明CPA如何备考

​​​​​​​      一、CPA考试条件及相关问题
​​​​​​​      二、CPA备考科目搭配和需要的时间汇总
​​​​​​​      三、全职考生备考注意事项
​​​​​​​      四、零基础考生怎么学习
​​​​​​​      五、在职考试的怎么办
​​​​​​​      六、综合阶段学习方法和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