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考友在问,法考有考五次的吗?我想说,我考了七次,从23岁考到30岁,从小鲜肉考成了大叔。从自学到报BT学院法考培训班通过考试,在这里给司考法考道路做一个总结吧,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帮助。
一、司考、法考之路概况
二流本科法本生,第一次考是大学的时候,2011年,354分,差六分,很受折磨,心情也很沮丧,那时候叫司法考试。这六分,让我毕业后又接着考了六次,也就是说我共参加了七次这个考试,受了七次折磨。这种感受我想只有经历过这个考试的才会懂,尤其是在职备考。对于那种非法本,在职宝妈宝爸,零基础一两个月过法考的,我只能说我真的很佩服你们。
我2012年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因为没过司考,没有从事法律行业,从事的是教育行业,所以12年,13年没有考;
14年想回归自己专业,于是辞职备考三个月,再次拾起三年没看过的专业,最后306分,遗憾再次败北;
15年,16年,依旧是教育工作,因为工作太忙,两次都是纯裸考,二百七八十分;用实力证明,裸考是不可能过司考的;
17年末代司考,这时候自己机缘巧合成了某公司的法务,跟公司领导请假两个月专心备考,最后还是300零几分;虽然没过,但是很感谢领导的支持,因为我知道,能给你两个月假的公司,几乎是没有的吧。可是我没有抓住最后这次机会;
18年新法考,来到一家新公司做法务,下班后零散地做题看书,客观止步于172;
19年,依旧在做法务,下班看书做题,七月底辞职,在一个大学旁边租了一个房子,专心备考,客观191,主观110,低分通过。
我总算给了自己专业一个交代,它对于法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坎儿,即使不从事法律行业,不过这个考试就好像总有些遗憾挂在心头。
法务工作中,有时候会跟律师去法院,看着人家律师拿着律师证,直接可以从律师通道不用排队直接进入法院,而自己却得排着长长的队伍过安检,说实话,不羡慕是假的,当时心里就想,我自己啥时候也能拿着律师证不用排队安检啊?
所幸,在自己30岁的时候,狠狠努力了一把,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了更多的一些机会。
这几年,为了这个考试,干什么都不能痛快洒脱,不能痛快去玩儿,不能专心恋爱,别人周末假期去玩儿放松的时候,自己却还在焦虑地啃着那厚厚的一摞书,感觉自己的人生被这个考试给囚困住了。
我不敢想象如果再没有通过这个考试,我将怎样面对以后的路,大龄单身青年,一无所有的感觉。可能不过的话,还是去咬牙坚持吧,只是真的太难了,生活和心理的压力真的会很大。
查成绩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跳到了嗓子眼儿,当看到110分的时候,有点不敢相信,又查了一次,嗯,这是我的成绩。这一次我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喜极而泣,一个大老爷们儿哭了好几分钟。给老爸打电话告诉他我过了,老爸说,你妈都哭了。是啊,儿子这几年的不容易,母亲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啊。
出成绩后,发了一个朋友圈,内容是“法考,再也不见”。去年出成绩的时候,班级的一个女生发了一个朋友圈,内容是“你终于可以谈恋爱结婚了”,这句话差点儿让自己泪崩,同时也为自己的同学感到开心,她也是一直在坚持考试,终于她的坚持终于开花结果了,今年她已经拿下律师证,走上了执业的道路。
无论怎样,万幸过了,感谢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二、考试概况
也许是有了近三年的法务经验,也许是自己这几年的法律思维和理解力有了提升,在这次备考的时候,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信心。我没有将自己辞职的消息跟家人说,我知道说了只会让他们更加焦虑和担心我,骗他们还在上班,希望他们能理解儿子善意的谎言。
备考的时候,看书看的一只眼皮突然肿了;因为长时间的久坐,导致脊柱中间一按就酸痛,所以有的时候就趴在床上看书做题,不得不承认,年纪大了,好像身体真的不像二十几岁的时候了。从七月底到完成客观,主观考试,就这么一直默默负重前行。
我是第一批法考客观题,上午卷一考完,自己感觉还蛮顺利的,因为模棱两可的题不多,下午卷二考完,觉得自己高兴的太早了,因为卷二感觉从头蒙到尾。考完后,有一种感觉,感觉应该差不多能过,但是又不是很有把握。一周后零点查完成绩,191,激动地一晚上没睡觉,跑到父母房间告诉他们,我过了,我过了。
客观题考完一周,没有看一页书。主观题是成绩出来后开始准备的,买了案例指导书,主观题必做150题,还有从下载的一个2018年主观题突破150分及一些其他资料,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主观题复习。案例指导书刷了三遍,主观题必做150题和2018年主观题突破150分各刷了一遍,理论法是考前前一天背的,资料就是BT学院网上找的一些。同时,自己买了一个键盘,平时练习练习打字。
考前那晚,做了一个梦,自己考试电脑好像出问题了,但是也没多想。
考试当天早上,出发前拜了拜家里的菩萨,就驱车前往北京的考场,一路绿灯,交通状况很顺利,自己当时就想,是不是预示着什么。
考前,自己拿着理论的资料一直背到进考场,考点参加主观题的考生不多,大家都在努力地背书。
进了考场后才发现,因为进去的晚,法条书已经没有了,只有一本增补本。而我周围的人都有两本,一个厚的,一个增补的。心里咯噔一下子,怕会对自己考试有影响。虽然有电子法条,但是感觉手里有本纸质版的好像更有底。
来不及多想这个事情,就开始了四个小时的主观题考试,这是我迄今为止觉得过得最快最充实的四个小时,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考试刚开始,我还没读题,周围就想起了此起彼伏的打字声,我去!大哥大姐们,你们都不用看题就开始答题吗?这样的情况让自己一下子焦虑起来,但是告诉自己还是要淡定。
我是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做的题,可以说是连滚带爬完成了这个考试。
第一题理论法,意义是自己根据材料编写的,根本遵循写的是考前背诵的依法治国遵循,就是党的领导,一切从实际出发那几个,一千字出头,答完理论,一个小时过去了;
接下来赶紧刑法,看了下刑法,感觉案例好长啊,我是按照人头写的,一二三四五列清楚谁犯了什么罪,然后再分析,最后看了下字数好像是一千五百多字,然后又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还有三道题没写啊。
心里开始紧张了,于是接下来三道题赶紧读完材料就做题,全凭第一感觉,也没用法条,全靠自己的知识积累了。除了认罪认罚那道题,还有行政法确认属于什么行政行为,自己迟疑了一下,其他的都很顺利答完,以至于后来看BT学院网友讨论的时候,我都不记得其他题是什么了,尤其是什么径行起诉,一点儿印象都没有,我怀疑我是不是没做过这道题。认罪认罚我开始写的是可以,因为我好像考前看到过,但是又好像记得有一些不能认罪认罚的情况,又改成不可以了,理由是自己凭借记得不清楚的知识点编的,回来一看,编错了,很是懊恼。人家问那个备案属于什么行政行为,我回答的是行政备案····自己都觉得自己懵逼了······
离交卷还剩十秒钟的时候结束战斗,检查了一下,都写了,就交卷了。
考完后,觉得能做完就很好了,这种感觉让我想到了自己中考做理综题的时候,也是最后一秒做完,检查都没检查,一路做下来很顺。理综平时七八十,但是中考的时候超常发挥,考了109(满分120)。所以,自己整体感觉这次考试应该能过,但是分数应该不会太高。
驱车回家的时候,一路红灯·····可以让自己休息一下,不知道在预示着什么。
后来就进入焦虑的等成绩阶段,也没对答案。本来前一个月还没啥,可是最后一周,焦虑的不行,看微博,看到那些答案后,自己觉得自己全回答错了的感觉,尤其是理论题,根本遵循,网上说是什么体系道路啥的,而我好像跑题了,还有刑法,漏了数罪并罚,时效,自首坦白什么的,信用卡诈骗罪还是盗窃罪观点也没展示····而且看到有人说按地区划分通过率什么的,自己更加懊悔选择在北京考是不是一个错误,因为学霸太多了······心情低到谷底····
这一个多月里,做过两个梦,第一个是梦到别人考了125分,一次是自己考了140多分,梦醒后,就觉得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分数。看到有人说梦都是相反的,就开始担心自己过不了咋办。焦虑,不停地看学法网,刷微博·······
万幸,结果是好的,自己的预感还是蛮准的。
三、感触
我总算过了这个让我爱恨交加的考试,这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我知道这个考试不是结束,接下来自己要更加努力,争取让自己在法律职业道路上更加专业化。
我想,多年以后,我应该会怀念起这段自己默默负重前行,感动过自己的日子。
没有通过的同学,不要灰心,坚持下去,会见到曙光的。祝福你们。
推荐阅读:
司法考试培训班不同班级课程详细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