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来自BT学院法考培训班的一位通关学霸的经验贴。这是是一位39岁在职考生参加法考,并且顺利通过的励志故事,特此整理出来给瑞宝们看一看,苦过,累过,哭过,坚持走来,你会依然觉得,这一次的全力以赴是值得的!
法考,到底难不难?
这是我2019年春,犹豫着要不要备考时,所问最多的问题。当时在网上查了很多过来人的经验贴,不记得哪里曾看到一句话,说:“法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容易。”
今天,2019年12月,法本,毕业15年,39岁,在职,家有初一男孩的我,经过7个月备考,客观题216分,主观题117分,一考而过。这其中付出的努力和困苦煎熬,只有经历过,才懂得。
如今,也有想法考的人问我,法考难不难?她有着和我当初一样的困惑和疑问,我非常认真地回忆整个备考的过程,告诉她:“法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容易。”
说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是因为,像我,人到中年,家里有一个学习需要辅导的男孩儿,在职。上班工作,下班陪孩子写作业,我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虽是法本,可我毕业15年了,连最基本的重审、再审都傻傻分不清。听老师的民法课,第一节诉讼时效,感觉像天书一样的难度让我窒息——我本科所学,在从事与法律无关工作的15年里,竟然遗忘得如此彻底,大脑中关于法学常识的基本知识竟然干净的渣都不剩。这种精神打击,加上记忆能力已经严重衰减的年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优势都不沾边儿,一年挑战法考,我没有任何信心。
唯二坚定的,一是给儿子做一个努力的榜样,二是跟着BT学院的法考老师,按规划4轮反复学习。我特别感谢BT学院的老师们,在我经历复习的煎熬困顿后,觉得实在走不动的时候,老师们有精讲、有168真题、有考前聚力,这不仅仅是重要知识点的巩固,更大的意义,是让你在经历了几轮复习,精神和斗志遭到碾压式践踏之后,把你拉回坚持下去的轨道上,让你重新树立“或许我可以”的一点信念。对于法考的胜利,这一点无比宝贵!
说它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容易,是因为,8大学科,那么多的知识点要理解要记忆,而我们,已经不再是校园里拥有纯粹的学习时间、处在记忆力巅峰时的样子。扛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时间靠挤——我每天3个小时上下班的地铁上,工作陪娃的间隙、每天吃饭入睡时……备考的7个月里,除了每天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几乎都在学习。挤掉的是你全部的爱好、消遣,是不知春夏秋的来与去。掌握靠磨——遗忘的速度远远大于记住的速度,那就用更多次的复习去对抗遗忘。第二轮复习时的挫败感是最强的,因为你发现曾经努力啃过的那些知识点,竟然像全新的一样,不曾留下一丁点痕迹。深入骨髓的挫败和极度的自我怀疑带来的打击实在太苦了。能不能从挫败中继续坚持下去,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法考的最后结果。一路走来,在我39年的半生中,切身体会了什么才是“坚持”。
如果说经验,总结几点:一是BT学院法考培训班老师们的讲解绝对是帮助你突破法考的最强助力,跟住,按要求去做。尤其是在只有1个月复习时间的主观题阶段,我买的主观学习包,虽然价格不低,但是与它能给你带来的主观题范围缩窄和信心,依然是超值的。其次,在学习、做真题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纳同类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多角度帮助你吃透知识点,也有利于节约后面几轮的复习时间和精神压力。三是在首轮复习中,不要被难点卡住,暂时理解不了的先放下,有些知识点是需要二次三次反复消化才能理解吃透的。
2000年,参加高考,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但那时,我正青春,无忧,无虑,无畏。
2009年,29岁,工作5年后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冲过竞争惨烈的笔试、面试。但那时,我还年轻,气盛。
2019年,39岁,参加法考,却是在经历了工作生活的锤炼,磨平了棱角,颓废了斗志,而依然要带着千疮百孔的心,给灰色的人生路点亮一个星光。累,也要寸步前行。
一考而过,是努力和坚毅的对价,是BT学院法考名师们出色的辅导和暖心鼓舞的战果。备战法考的日子,苦过,累过,哭过,坚持走来,你会依然觉得,这一次的全力以赴是值得的!
推荐阅读:
法考全程通关班
自学有可能通过司法考试吗?司法考试通过率并不高!
-
讲的真好!赞 nice(0) 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