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有效性分析,相信很多人学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遇到一些瓶颈。

 

明明逻辑漏洞都掌握了,为什么拿到一篇新的题目还是毫无思路?
或者你会感觉思考的速度很慢,25分钟内往往很难想到充分的理由来反驳材料的论证。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帮大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注:这部分内容比较适合你复习过一轮论证有效性复习之后,再来看)

 

好好阅读,必定会有所收获~

 

基础篇

 

首先回答很多人的一个疑问,到底要不要去熟悉各种逻辑漏洞类型?
什么滑坡谬误、忽略发展、不当推理、强制充分必要、以偏概全等等。感觉各个老师的分类还各不相同,并且很难记住。
这里给大家的答案是:不要!
 
即使你掌握了100种逻辑漏洞的类型,到头来发现答题还是靠感觉!
 
并且在考试中,其实只需要你指出材料中哪处推理存在问题就可以,并不需要你写出具体的逻辑漏洞类型。
 
因此,放弃那些繁杂的逻辑漏洞类型吧,关于逻辑漏洞类型,你只需要知道以下这些。(这些在考试要求里其实已经明确给出)
1、概念混淆
2、论据不成立
3、论据成立,但是不支持结论
4、论据支持结论,但是不够充分
注意,这上面四点的顺序,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也是你拿到一篇材料时,寻找逻辑漏洞的顺序。

 

1. 首先先说概念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论证,无非就是“论据+论证过程→结论”
而无论是论据,还是结论当中,核心词的概念是整个论证的核心。一旦论据和结论中概念已经进行了偷换,或者概念界定不清晰,那整个论证就已经失去了成立的基础。
 
所以,第一步你要找的逻辑漏洞就是,概念是否存在问题或者偷换!
时时刻刻抓住“概念”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很多看似有说服力的论证,你都能轻易击破。
 
先看简单版:
真题例子:论据和结论前后概念“明显”发生了变化
16年真题:近年长三角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表明劳动力市场大于需求。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的。
 
(1)核心词变化一: 长三角→劳动力市场
这里你很容易发现,前提说的仅仅是长三角地区的情况,结论却扩大到了整个劳动力市场,因此这个“地点范围的概念已经扩大了”。
参考答案:
其次,“长三角的用工荒”推不出“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为长三角本就处于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本身较高,并不能就此直接推出全国的用工水平。
 
(2)核心词变化二: 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
这里你也很容易发现,前提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结论的核心词却是大学毕业生。而我们知道,劳动力市场中不仅仅包括大学生这一群体,还有具备工作经验的人士、技术工、农民工、管理人才等等。这里同样前后概念限定的范围已经不一致。
参考答案:
即使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所空缺的岗位可能大部分是对农民工、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等其他劳动力群体的需求,那么我国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
 
再看升级版:
真题例子:结论里的概念,前提未必能满足
13年真题: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
 
这一处推论大家是不是会觉得比较难?怎么证明接受或关注推不出影响力扩大呢?貌似很难想到什么理由~!
但是我们注意看!
这一论证的前提是“接受或关注”,但是结论的核心词是“文化影响力”。
 
这时候我们可以去思考,到底“文化影响力”这个概念是什么?接受或关注就能扩大影响力吗?(我看到这个论证的时候,其实我脑海中浮现的现实中的例子是:我关注了你的微博,难道我就会被你所影响么?貌似不太可能)
 
既然,文化影响力材料中没有给出定义,我们就可以做出如下解释:
因为文化影响力通常是影响深远的并且能够可持续的,然而,接受或关注很可能只是浅层次且具有暂时性的。因此,仅仅接受或关注这种文化,未必代表一个人的思想或行为会被这种文化所影响和改变。
 
2. 其次,我们来看论据不成立的情况
先和大家讲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大家看下面这一句话: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这句话是不是一个完整的论证呢?
答案:不是。
 
为什么努力就能成功?这个句子中没有给出论据。
而且,这个句子中也没有肯定“前件”或“后件”为真,他只是一个条件句,并没有包含论证在里面。
所以,类似这样的“只要…就”、“如果…那么”的句型,在材料中一般是作为一个论据,或者是一个结论。
 
真题例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只是一种假象。只要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
 
在这个例子中,“只要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就是一个论据。
整个论证的意思其实就是:啊,企业只要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化解生产过剩,因此生产过剩就是假象啊。
 
这里介绍这个,主要是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只要A,就B”这样的句子是一个完整的论证,其中A是论据,B是结论。 其实并非如此,这一整句话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论证,他在材料中往往只是一个道理论据(有时候也可能是作为一个结论)。
 
在论证有效性分析中,如果是论据出现问题,通常我们不去质疑事实论据,而是要去找上述这类道理论据存在的问题。
 
如果材料出现,类似“只要,就”、“如果,那么”、“确保”等比较绝对化的表达,那这样的就是道理论据,也就是可以去攻击的。这类的逻辑漏洞我们通常会去列举“其他因素”来进行攻击。
参考答案:
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未必能扩大销售。因为销售还取决于市场的饱和度、社会购买力、居民的消费习惯等其他因素。如果市场已经饱和,社会购买力低下,即使开拓市场、刺激需求也很难扩大销售。何况,即使企业扩大了销售,若销售增长量小于过剩量,也无法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
 
3.论据成立,但是不支持结论。
15年真题: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
 
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蓝色部分是论据,红色部分是结论。这里的论据本身是不存在问题的,那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想,他支持结论吗?
确实,产品供求达不到绝对的平衡,即供给和需求无法完全相等。但是供给和需求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存在差异,并非一定严重到“生产过剩”,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这里论据是根本不支持结论的。
 
4. 是论据支持结论,但不够充分
下面两段话是13年和14年的真题
(1)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要搞好本国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
(2)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成功就有了保证。
 
上面这两个例子,都试图通过“描述某个事物的重要性,来证明其充分性”
有点类似这样的表达: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只要背好单词,就能学好英语。
(这个句子我们是不是就很容易看出问题,因为英语不仅要学好单词,还要学好语法、口语等)
 
在第一个例子中,确实,文化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软实力还会受到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影响,仅仅提高文化影响力,未必能扩大软实力。
在第二个例子中,即使制衡与监督必不可少,但是企业成功还会受到企业产品的质量、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仅仅制衡与监督,未必能保证企业成功。
 
所以这两个例子,都是属于论据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持结论,即前提可能只是论据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这一种逻辑漏洞,一般我们也是用“其他因素”来进行攻击。
 
总结一下,上面实际上讲了四个逻辑漏洞的大类型
(1)概念是否存在问题(识别技巧:论据和结论中,前后核心词概念是否发生变化)
(2)论据不成立 (识别技巧:出现“只要…就,如果…那么”类似的绝对化的表达)
(3)论据不支持结论(比较复杂,参考后面的论效思路进阶篇)
(4)论据支持结论但是不够充分。(识别技巧:材料试图通过描述“某个事物的重要性或必要性”,来证明其充分性。
 
大家在拿到一个论证的时候,先梳理好论证的结构,并且按照这个顺序来找逻辑漏洞,速度会快很多~!如果从(1)找到(4)还是没发现可以攻击的地方,那你就返回去找(1)概念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隐藏的比较深~!
 
很多人经常会找错逻辑漏洞,攻击跑偏,原因其实就是你对材料的论证结构没梳理清楚。这时你记住,只要你能分清楚材料的逻辑漏洞属于(1)到(4)中的哪一个,必然表明你是找对了逻辑漏洞的。
 

前方高能~

 

进阶篇

 

 

上一篇讲了,你无论掌握了多少种逻辑漏洞类型,到头来发现答题还是靠感觉!

而感觉来源于你的逻辑思维和能力

接下来就带给大家一些逻辑的思路,帮助大家能够打开思维,快速去想到理由来反驳论证。

 

论证有效性分析,其实只要求我们去证明结论不必然成立,哪怕只是小概率不成立。换句话说,你只要证明的是“这个事情并没有那么绝对”,其实这远比你想象中要简单。

 

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理想法、极端法、可行性法、评价标准法、前后核心词变化法、关键词定义法、抠字眼法、归因不当法、过于理想、统计调查

 

一、理想法

适应情况:某一个做法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反驳套路:你这个做法只要改善一下(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就不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节目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辩题是:

生活在外地,我过得不开心,要不要跟爸妈说?

其中有一位辩手就说“我们和父母说不开心的事情,会造成父母的担忧,让父母不开心。

这里的论证其实是:和父母说不开心的事→会造成父母的担忧,让父母不开心。

 

但是我们可以试想一下,造成这个结果是不是因为“沟通的方式不对”?

例如你失业了,如果你和父母在沟通的时候,说:妈,我今天被公司辞退了,虽然挺不开心,但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会继续加油。

那实际上父母或许会愿意沉下心来和你分析问题,理解你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能会因为你愿意与他沟通而感到舒心,而并非是不开心。

 

17年真题中,有这么一段

怎样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呢?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监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恶害的,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

 

你看,这个题目是不是说了,某一个做法会造成不好的后果?那我们攻击的时候,就可以说:

再次,设置监察官的方式未必会使监察官和官员共谋私利。如果国君对监察官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让监察官制止以权谋私行为时能获得更大的奖赏、共谋私利会遭到严峻的惩罚,那监察官正是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会更加尽职地履行职责。

(让这个措施的设定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二、极端法(也叫归谬法,很重要)

适应情况:有一件事情一定会造成好的结果

反驳套路:无限去扩大对方的观点,将对方置于荒唐之地,推导出一个不好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

一件事物原本可能是一个“有利条件”,但是在极端情况下,他也可能成为不利条件。例如“受到他人的赞扬或鼓励,能更加激励自己去努力”。我们知道,受到赞扬可能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让人们增加信心,他是“激发一个人努力”的有利条件。但是试想,如果经常受到他人赞扬(频率很高),是不是可能会让自己无法认识到不足甚至骄傲自大,结果反而会是不思进取?

 

对应到14年的真题中:

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平等”本身是褒义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有利于和谐与稳定。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企业中“权力绝对的平等”,或者说权力完全相等,这样的话,能力高和能力低的人、职位高和职位低的人权力是完全一样的,这样是不是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能力高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权力,可能便无法发挥其优势;而职位高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权力,便难以管理好下属,如此来看企业未必会和谐与稳定。

 

对应到13年的真题中:

文化具有普同性,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

参考答案:

文化具有普同性,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如果两国的文化完全相同(推到了极端),那他国便没有必要再去接受本国的文化(得到了与材料完全相反的结论)

 

我们再看18年的真题中:

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会更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等。

参考答案:

如果一个人物质过于丰富,拥有可以挥霍的财富,那么他可能会沉迷于物质带给他的各种享受,例如网络游戏、赌博、酒吧、色情,在这种情况下,物质丰富反而冲击了其精神世界。

 

再举几个例子:

例子1:电脑会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

反驳:不是电脑使人更聪明,是人自身的思维活动使人更聪明,电脑就像汽车一样会给我们带来方便,但是过度使用汽车会导致技能退化而不会导致身体强壮。

 

例子2:有了手机后,人和人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顺畅,拉近了距离。

反驳:手机沟通确实让人与人之间更加方便,但是过于依赖手机的交流,反而会使人际交流的其他途径被压缩,这种交流单一化与人际交流多形式、全方位的需求相矛盾。

 

三、可行性法

在基础篇中,第4个逻辑漏洞类型:论据支持结论,但不够充分

以及上一个方法:极端法

 

大家会发现,这两个方法,都是适用于材料中论证“某个措施或现象,能否达到目的”,例如:

搞好文化建设(措施),就能增强软实力(目的);

制衡与监督(措施),能保证企业成功(目的);

文化具有普同性(措施),就一定会被接受(目的)。

 

那么,针对这种“措施-目的型”的论证,我们可以按如下的顺序来进行思考

(1)是不是该措施,只是有利条件(用极端法)
(2)是不是该措施,只是必要条件(用基础篇里面的第4个方法:论据能支持结论,但是不充分。此时去找其他因素来进行攻击)
 
如果使用上述两个方法,还是没有分析思路的话,则可以考虑使用“可行性法”。即虽然这个措施确实能达到目的,但是会不会在现实中,由于缺乏某个前提,而导致该措施并不具备可行性?
 
2014管理类联考真题
所谓制衡,是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
参考答案:
即使制衡可以使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但是如果滥用权力的现象不被发现,那制衡的功能也无法实现。
(在这个例子中,要想通过制衡让任何人不滥用权力,前提是滥用权力的现象是可以被发现的,但由于滥用权力的现象往往比较隐蔽,因此这个前提在现实未必能实现,所以制衡想要确保任何人不滥用权力,未必具有可行性)
 
类似的,还有2017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既然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去监督。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谁,谁不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就会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这样,以权谋私的罪恶行为就无法藏身,就是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了
参考答案:
最后,利用赏罚促使臣民去监督就可防止以权谋私,未免过于理想化。相互检举的前提条件是官员以权谋私的举动是为人知的。如果的确以权谋私,但这一行为他人并不知道,又如何检举揭发?
 
2013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由此可见,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参考答案:
最后,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作品,未必能扩大文化影响力。因为若这些作品并没有被翻译和在别国传播(前提),则很难受到他国的关注。
 
四、评价标准法
适用情况:大家的评价标准不一样,凭什么说一件事物一定好或者坏?
 
举两个例子,之前滴滴出现了两起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很多人就认为“滴滴公司管理不善,是一家不良心的企业”。
但是也有另一部分人反驳说“滴滴公司帮人们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让我们不用在去打黑车,实际上提高了我们乘车的安全性、便利性,因此滴滴是一家良心企业”。 你看,大家对“良心企业”的评判标准不同,所以就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
 
去年微博上还有一个比较火的事件,就是关于郭敬明性侵男作者,然后很多人就质疑郭敬明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
这时候有一些调皮的粉丝就说:我始终认为,人品和作品是两码事,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郭敬明再怎么性侵男作者,那是他个人的问题,丝毫不影响他作品的垃圾。
 
对应到真题的例子,我们看下2007年的一道真题:
有的经济学家热衷于担任一些大型公司的董事,或在电视上频频上镜,怎么可能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
 
这道题就是涉及到了评价标准,可是到底如何评判“一个经济学家是否做出了严肃的经济学研究呢”?
参考答案如下:
经济学家担任公司董事或在电视上频频上镜,不代表其就无法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家是否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可能更加取决于其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不能仅仅通过担任董事等事情,就对其研究做出评判。另外,经济学家担任公司董事,可能由于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更有利于其做出严肃、严谨的经济学研究。
 
总结来说,如果材料中出现作者对某一个事物的某一种态度,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态度,那我们可以提出另一套更合理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质疑。
 
五、前后核心词变化法
这一类方法在考试中能运用到的概率极高,而且非常好识别!我们通常只要去观察“论据”和“结论”中,核心词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即可。
 
首先用真题的例子来说明:
14年真题中
至于监督,是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前提说的是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结论却得出的是“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可控,这时候论证的核心词概念已经被扩大了。
参考答案:
对企业管理进行监督,未必能使企业运营的所有环节都可控。因为监督只是针对企业管理方面进行严密观察,但企业运营不仅跟企业内部管理有关,外部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比如国家政策、整体的经济形势、竞争环境、消费者喜好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
 
18年真题中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这一处的漏洞实际上也十分明显,“物质丰富”就等于“物质主义潮流”吗?我也很物质啊,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就很有钱啊~
参考答案:
物质丰富并不等同于物质主义潮流。因为物质主义潮流指的是人们强调物质的重要性,主张致力于物质享受,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就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即使物质丰富会充实精神世界,也无法得到“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空虚”这一结论。
 
以及之前讲过的16年真题
近年长三角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表明劳动力市场大于需求。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的。
 
(1)核心词变化一: 长三角→劳动力市场
这里你很容易发现,前提说的仅仅是长三角地区的情况,结论却扩大到了整个劳动力市场,因此这个“地点范围的概念已经扩大了”。
参考答案:
其次,“长三角的用工荒”推不出“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为长三角本就处于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本身较高,并不能就此直接推出全国的用工水平。
 
(2)核心词变化二: 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
这里你也很容易发现,前提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结论的核心词却是大学毕业生。而我们知道,劳动力市场中不仅仅包括大学生这一群体,还有具备工作经验的人士、技术工、农民工、管理人才等等。这里同样前后概念限定的范围已经不一致。
参考答案:
即使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所空缺的岗位可能大部分是对农民工、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等其他劳动力群体的需求,那么我国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
 
类似的还有15年的真题
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大家会发现,这类错误基本上每年都有啊!千万不能忽视,考试可以首先找有没有这一类型的逻辑漏洞。
 
这类问题实际上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会不知不觉犯这样的错误,而且这类错误有时候其实比较隐蔽,举一个奇葩说中的例子:
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辩题是“婚礼真的有必要举办吗?
其中我记得反方一辩的观点是:婚礼无非是大家互相攀比和收份子钱的仪式,饱受诟病的“闹伴娘”行为更是比比皆是。
大家会发现,“收份子钱”、“闹伴娘”等一些纷繁复杂的流程,实际上在讨论的是“婚俗”,但是婚俗未必就能代表婚礼本身反方通过论证婚俗的不合理,来论证婚礼不必要存在,其实也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六、核心词定义法
这一方法和第四种有重叠的地方,并且同样也是涉及概念的问题~
有时候如果我们对材料中某一个核心概念,按照我们的理解去定义清楚(当然要合理地定义),你就能很轻易发现材料论证是不合理的。
 
例子一,之前讲过的13年真题“文化影响力”
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
 
这一论证的前提是“接受或关注”,但是结论的核心词是“文化影响力”。
 
这时候我们可以去思考,到底“文化影响力”这个概念是什么?
接受或关注就能扩大影响力吗?(我看到这个论证的时候,其实我脑海中浮现的现实中的例子是:我关注了你的微博,难道我就会被你所影响么?貌似不太可能)
 
既然,文化影响力材料中没有给出定义,我们就可以做出如下解释:
因为文化影响力通常是影响深远的并且能够可持续的,然而,接受或关注很可能只是浅层次且具有暂时性的。因此,仅仅接受或关注这种文化,未必代表一个人的思想或行为会被这种文化所影响和改变。
 
例子二,14年的真题中
所谓的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滥用权力。
 
这里我们通常也很难想到有什么理由去攻击这一处论证。但是注意到”相互制约“这个词,到底相互制约指的是哪些人相互制约呢?在企业中,咱们级别相同,或许是可以互相制约的,但是一个企业中还有上司和下属的关系呢,也能保证上司不对下属滥用权力么?
 
参考答案:
制衡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这一说法太过于绝对化。分解权力可能更多是让同级的管理人员相互制约,但是未必能保证上级管理人员不对下属滥用权力。
 
17年真题中(这一例子也可以归到第五点前后核心词变化中)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恶害的,那么在选拔官员时,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注意,好利恶害中的,一定指的是私利吗?
 
参考答案:
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就说明世界上不存在廉洁之士了吗?未必如此。好利不一定是金钱上的私利。可能对于廉洁之士来说,为官清廉造福百姓,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就是他们心中的利。
 
七、抠字眼法(比较难,慎用)
这一方法同第五、第六种方法一样,同样属于概念的问题。
这个方法在你实在没辙的时候,十分有效~!我们可以去抓住材料一些字眼出现的漏洞,来进行反驳,这就考察你的细心能力。
 
用真题的例子来说明
13年真题中,最后一句话:
由此可见,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修饰词“更多但是更多的文艺作品,一定包含了更多的思想吗?未必,我们可以说:
更多的文艺作品创造并不等同于更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宣扬,如果只是同一种观念的反复呈现,怎么能扩大文化影响力,又怎么能增强软实力?
 
14年的真题中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
 
管理者不敷衍塞责,企业管理制度就一定有效吗?我做一件事不敷衍,特么就能成功吗?我缺的是努力吗!不,是能力!我不敷衍,可是我能力不足啊!
参考答案:
即使监督使得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也可能无法保证企业实施的有效性。实施的有效性受管理者主观态度、执行能力、思维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敷衍塞责只是主观态度的一个方面,如果管理者能力低下思维混乱,企业运营无秩序,如何去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呢?
 
八、归因不当
这一类也可以叫做另有他因,但是!叫什么不重要,怎么识别和理解这个方法才重要!
 
一般来说,当材料中出现一些“事实性的陈述”的时候,有百分之90%的概率会出现这类逻辑漏洞!
 
那么什么叫“事实性的陈述”?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先
 
给大家的论效模拟题中,有一篇材料有这么一段,大概意思是:
爱因斯坦在大学开的相对论课程,只有几个学生来听课,因此爱因斯坦教学水平不高。
 
这句话中“只有几个学生来听课”,就是一个“事实性的陈述”,即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事实,而不是作者的主观观点。
只要出现这种事实性陈述,一般就表明,作者是想从这个事实中得出某个“原因”来解释这个事实。
 
在上面的例子中,爱因斯坦的课只有几个学生来听,一定是因为其“教学水平不高”吗?未必吧?也有可能是因为相对论这一理论太过枯燥,学生没有兴趣;或者是因为相对论在当时太过超前,认可的人还不多。
 
因此,一个现象往往有多种解释,材料如果试图用某个原因来解释一个现象,那往往有可能出现这类“归因不当”的错误。
(注:“因此”后面未必就一定是结果,也有可能是原因,例如:你考上了中财,因此你一定很努力学习。在这个句子中,努力是考上中财的原因
 
好,在真题的中,都有哪年的真题出现过事实性的陈述呢?
 
2016年真题
长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
 
在这个句子中,红色部分就是一个事实性陈述,这时候我们想,一定是因为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才造成用工荒吗?不一定吧,比如现在市场上有50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同时有50个空缺的工人岗位,这个时候实际上劳动力需求是等于供给的。然而由于需求和供给之间不匹配,也会造成用工荒的现象。
 
2006年10月真题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却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这充分说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带来道德的进步。
 
这道题中,红色部分也是一个事实性描述,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是:经济发展不一定带来道德进步。同样的方法,我们去想,美国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多一定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吗?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美国的媒体行业比较发达,媒体的监督力度比较强,才导致了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多?但是实际上,出现问题的企业可能是比发展中国家少的。
 
2006年真题:
这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
 
空中客车公司100架中有5架由中国制造,一定是因为中国的制造能力得到提升么?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或者是空中客车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呢?
 
九、过于理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言论:
反正你考不上北大,何必那么努力。
把单词都背下来也无法和外国人沟通,因此没必要背单词了。
 
我们会发现发出这类言论的人,很像是"完美主义者”,在他们看来,如果做一件事达不到一个特别完美的结果,那么这件事就没有必要做了。
但现实中,其实往往不是这样
我努力了虽然考不上北大,但是我考上中财也可以啊!
虽然我把单词背下来也无法和外国人进行流利的口语交流,但是背单词可以为我之后深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啊~
 
在论证有效性分析的真题中,往往也会出现类似这样的说法,我们把这样的说法称为“过于理想”
 
2009年真题中:
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这道真题的意思是,一个人通过学习是无法掌握所有的知识(过于理想),所以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去关注应聘者的知识掌握情况。
但事实上,即使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他在某方面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应专门知识,那他同样是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时,需要优先考虑的。
 
类似的还有2017年真题中: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在选拔官员时,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这一段可能很多同学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意思
这道题的意思是,要做好廉政建设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方法:任用官员之前,在选拔官员的时候就选廉洁之士;
第二个方法:任用官员之后,去考虑如何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那既然世界上不存在不求私利廉洁之士,那意味着第一个方法就没有办法了,于是只能采用第二个方法: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但是我们想想,这样的推论会不会也是“过于理想”呢?
这里和知识尺度那个真题其实道理一样,即使不存在“完全不追求私利”的廉洁之士,但是每个人之间追求私利的程度可能不一样啊,如果在选拔官员时能选拔那些不过于注重私利的人士,那么也有助于任用官员之后的廉政建设
 
十、统计调查
最后还想说一个关于”统计调查“这类问题,
 
例如2005年的真题中:
该公司去年在100家洋快餐店内进行的大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食用洋快餐对于个人的营养均衡有所帮助。
 
2018年的真题中:
最近对某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有22%的人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
 
这类问题怎么去攻击?很多人碰到这类问题,就容易去写套话、用模板,例如:
再次,由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物质生活会丰富精神生活,从而认为“物质生活促进精神生活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其一,此抽样能否代表该大学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无从知晓,大学生这一群体能否代替社会总体情况无法确定。其二,即便是群体所支持的观点,也无法说明该观点是合理的。
 
这样的答案是完全没有解释清楚的,属于万能型,也是毫无说服力的分析。考试中千万不要这么去写。你一定要分析清楚,为什么该抽样没有代表性?为什么这一抽样调查不合理?
 
其实这类漏洞也比较简单,我们主要去看被调查的对象的特征。
2005年真题中,你在洋快餐店里做调查,当然能得出洋快餐是健康的观点啊!你怎么不去一个养生餐厅做这个调查呢?
2018年的真题中,你调查一堆穷苦大学生,能得出物质丰富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大学生物质都没丰富,他是怎么知道物质丰富可以充实精神生活的?
 
所以你在分析的时候,也要解释清楚为什么该调查不合理,参考如下:
大部分大学生由于还不具备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 ,因此通过 “不具备丰富物质生活的大学生群体的观点 ”,难以验证 “物质丰富会丰富精神生活 ”这一结论。

 

小小福利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福利~
关注我们的订阅号:小钉咖
并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批改合集
可以获取我们最新整理的
2020年写作批改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