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奋斗年华
会计学堂
法律学堂
金融学堂
才鲸学堂
家长课堂
艾财学堂
周年庆
APP下载
题库
问答
资讯
校友圈
黑板报
关于我们
陪伴奋斗年华
会计学堂
法律学堂
金融学堂
才鲸学堂
家长课堂
艾财学堂
周年庆
APP下载
题库
问答
资讯
校友圈
黑板报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登录/注册
资讯频道
学员分享
正文
13
01月
再战CPA财管,从40+逆袭81分,她这4个月做对了什么?
624
0
2
CPAer:
财管是CPA的拦路虎?从40+到81,她这4个月做对了什么?
本文是
22年CPA专业阶段上岸学员
——
娇同学财管科目学习分享
。
她用四年时间通过了专业阶段6科,22年专心再战最后一门——财管,
短短四个多月,她的成绩从去年的47.25,提高
到今年的81
。
她的分享看起来很舒服,有理论有实操,可复制性强,手把手教你如何学会“学习”!
娇同学专业阶段上岸弹窗
另外,娇同学上周也与彬哥
视频连线分享了财管过关经验
~还有
一次过4-6科的宝妈、在职学员等过关经验分享。
识别二维码,均可直接看回放~
学员基本信息
CPA成绩单:
考霸画像:
CPA经验分享人:
娇同学
大家好,我是BT小班学员娇同学,
今年81分考过了专业阶段最后一门财管
。相比一年过5-6科的大神,相比财管90多分的学员,我的成绩并不漂亮。收到彬哥的分享邀请时,我在想我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思来想去,如果说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应该是
我可以结合去年财管40多分挂了和今年81分过了的备考经验跟大家聊聊。
首先通过一张
对比表格
简单体现下
去年和今年的备考情况
。
大家可以看到
每天的学习时长
其实是一样的,那么导致最终结果差别的是下面的几个因素,我分别给大家说说。
1
学习计划和轮次
我直接把去年和今年的计划表截图给大家展示出来,一目了然。
1. 去年的学习计划表
C代表章节
说明:按月制定,但没有轮次,学习内容也较为单一,只有讲义和精练。
2.今年的学习计划表
2.1第一轮
2.2第二轮
2.3第三轮
2.4第四轮
说明:在开始学习前,
我用2天的时间制定了今年的计划表
,从4月19号一直规划到了考前一天。
“完成时间”是按照每一项的“需要天数”直接累加的,比如说第一轮中第一章的看书+听课完成时间是4月19号,章节练习需要天数是0.5天,那么章节练习的完成时间就应该是是4月19号加0.5天,即4月20号,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轮中的最后一项。
这样做的好处是,只要前面偷懒了,没有按计划完成,后面所有的进程就都会顺延,当你连续偷懒几天,再打开计划表时,翻到最后一轮的最后一项看时间,就可能已经是9月几号了,考都考完了,计划表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如果你提前完成了计划,就可以放松休息,所以
计划的作用之一是鞭策你在该学习的时间去学习。
我的计划表的另一个作用,是让学习变得清晰。
我今年的计划是按轮次进行规划的,这样的话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非常清楚,不用再考虑我这几天该干啥,我现在处于第几轮,我一共需要几轮等等问题。
同时计划表里也体现出了不同轮次需要用到的方法,比如说第二轮主要用到了框架法和错题本法,第三轮是真题法。
所以制定好计划表后,只需按计划推进就行,不会焦虑,也更有利于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知识的学习上。
我备考了几年,前几年的计划表(同去年)大家也看到了,可能就是为了有一个计划表而去计划;今年的计划表是怎么想出来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去年40多分的打击太大,而且为这一门还要再备考一年,所以觉得不管怎样今年都得过,再次印证了
“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方法”
这句话。彬哥一直都在强调
“无计划不学习”
,
所以计划非常得关键,希望我的计划表能给大家提供些制定计划的思路或方法。
关注公众号
【CPAer】
,后台回复
【计划表】
,
即可获得娇同学完整版财管计划表
2
财管的核心
说完学习计划,我们聊点财管的内容。
备考过财管的同学,现在能否准确说出
财管的核心是什
么?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也不记得我是在看第几遍讲义的时候,
突然发现了“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两个词
。
其实在财管教材的
第一章第三节
,就专门告诉了我们
财管的核心概念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
,基本理论中的第一个理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
“现金流量理论”
。但我想大部分小伙伴和我一样,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一眼带过了,因为知道这里不会出考题,财管考试绝对不会出一个选择题让你选核心概念是什么、基本理论是什么。但当有一天意识到这两个词之后,我恍然发现,整本书特别是前十一章的内容,都没离开过这两个定义性的东西,甚至觉得这两句话指明了财管学习的方向。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后面所学的非常重要的、绝对出大题的净现值、股票债券价值、企业价值评估、甚至混合筹资中可转债和认股权证价值的计算,其实都是流量的折现。现金流量是基本理论,而折现不就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吗?所以当学到这些章节,你觉得理解有困难、觉得公式记不住的时候,请回想一下财管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推敲一下这些公式中是如何体现这些基本定义的
。
我们常说“夯实基础”,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是基础?
各个要素的定义、内涵就是基础。
“货币时间价值”的内涵、什么叫做“流量”,这些都是基础。掌握了这些最本质的东西,才能在题目换个说法的时候,把“流量”识别出来,把需要怎样去折现判断出来。
今年在注重这些基础性的概念之后,我觉得打开了学习财管的新世界,觉得原来这就是所谓的
“财管思维”
,原来树立财管思维并不难,原来有了财管思维后、财管的学习也是会令人愉悦的。因为在学习到第六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新的内容,就是前面的思维方式,只需要识别出来什么是股利流量、什么是股权流量等等基础要素就好了,而且在做题的时候,再也不是遇到没见过的题就下不了手了,因为
你知道题目每一句话要表达的是什么,你能看出它的本质,能把它转换成解题需要的指标,我想这是树立了思维框架再加上大量练习的结果
。
3
机考练习
有了计划、树立了思维之后,剩下的就是练习了,彬哥一直都要求要练到在考场上能“条件反射”。
我个人在练习的时候是不挑题目的,
真题、模拟题、别人分享的题我通通都练,因为我想训练我在考场上看到没见过的题目时的沉着应变能力,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的话,当然首选还是真题。关于多练题就不赘述了,主要说说机考的练习。
去年考试的过程中,我有的用搜狗输入法V+数字模式输入的,有的直接输入数字后又用计算器计算的,有的在直接输入的过程中想起要用V+,又马上删了重新用V+输入。最后题目没做完,除了不会的,会的都没做完。
今年在考前最后一个月里,
我至少做了14套整套的题目,
不算重复做的,每套都是电脑做题,并且
刻意练习使用V+
,严格遵守考试时间。
今年的考试中,全部熟练使用V+输入,其中还有一道大题是用表格作答的,在客观题用了50多分钟的情况下(建议45分钟内),大题全部做完了,并且最后一个综合题的最后一问,我算了3次,第3次计算的时候才算出了正确答案。
以上是我分享的重点,简单总结一下,
按轮次做好计划表,夯实基础进而树立财管思维,大量练题并且刻意练习机考
。
4
错题本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的错题本,因为有比较多的私信想要了解错题本怎么做。
我的错题本主要整理客观题的错题,
不论是章节练习里的还是真题中的;
主观题有一个单独的做题本
,答完之后,对照答案修改,同时标注相关的知识点。
先再次强调一下,一定要做错题本,因为错题本是你临考前非常重要的复习资料,在整个备考过程中也需要反复地翻阅,完全掌握了的错题,就可以叉掉,下次翻阅时不用再看,直到临考前,所有的错题应该全都被叉掉了。下面截图中大家看到的斜杠,就是代表我把题叉掉了。
错题本几个要素:错题来源
、
题目
(简易抄,自己能看懂即可)、
错因
、
正确思路或知识点
、
正确解题过程
。截图如下:
主观题做题本:
黑色字体为独立做题记录,红色字体是对照答案进行的修正,蓝色字体是相应知识点。后面每次翻阅的时候主要看红色和蓝色字体。
以上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祝愿大家在未来的备考过程中坚定信念,踏实努力,提升自我,顺便收获一张证书!
22年CPA六神圆桌会,彬哥
邀请了8位过关学员分享经验,
有在职一年过5科、中专学历22年一次过4科、在职宝妈一年过5科
等8位优秀学员的分享,精彩不容错过~
↓识别二维码,直接看回放↓
2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
在线咨询
APP下载
微信扫码
下载BT教育APP
公众号
微信关注BT研习社
获取更多学习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