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即将进入到7月,正常进度走下来,法考马上就要由第一轮转入第二轮的备考阶段。第二轮的复习周期预计横跨7、8二月,这一轮学习的结束,决定了是否能够大概率通过法考客观题的基本面。那是否意味着要通篇再学一轮所有科目?每一科该如何展开学习呢?接下来我们详细讲解一下8科的学习建议。

 

各科重要性和分值情况分析

 

有了第一轮的基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强化理解+记忆,这个阶段并不要求“全”,而要求“精”,在对知识体系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多做重点突破。先来再梳理一下各科的分值,按分值来分配时间和精力,是最有针对性的。以下是2020年法考真题的分值分布情况表:

 

根据表格可以把法考各科分成三大模块:

民法、刑法、刑诉、民诉、商法、行政法六大法;

理论法;

三国法、经济法、劳保、环资、知产等一众小法。

 

一、六大法

 

2020年客观题六大法的合计分值为201分,达到2/3的比重,主观题5道大题中有4道是对六大法的考查。六大法在法考中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备考特征等角度出发,又可以将六大法分为两部分:(1)民法和刑法;(2)刑诉、民诉、商法、行政法。

 

1、民法和刑法

 

这两门作为法学中最基础的科目,具有内容多、理解难度大的特点;在第二轮学习中,需要做的就是强化理解。

 

大家做民法和刑法的真题的时候是否有这种感觉,大部分题目并不考查直接的记忆,而是考查分析能力,当对知识的理解足够深入的时候,对很多题,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思路并实现解题。

 

但是,也会面临一个问题,做民法和刑法真题的时候,往往看似当初学懂了的知识点,在实际做题的时候,又会感觉模糊,不知所措。比如民法中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问题、刑法中的共同犯罪问题和自首的认定问题等等。

 

这就是显示了民法和刑法两科的一个特点:永远搞不透彻。用罗翔老师的话来说,法考刑法的学习就是浅滩游泳,不要强迫自己游到深水区去,那是个无底洞。

 

所以,学习民法和刑法,要摆正心态,能够稳稳拿到60%左右的分值即可。

 

在第二轮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入多理解几遍,多梳理几遍知识体系,对于重难章节可以再集中突破一下;切忌跟这两科死磕到底,也不必花过多时间去死记硬背,这两门科目,如果理解不到位,花再多时间去干背,获得的成效也是有限的。

 

民法刑法总结

 

刑民的学习,理解到位即可,不深究,不死记硬背。

 

2、刑诉、民诉、商法、行政法

 

相较于民法和刑法,这四科的要求是理解+大量的记忆。四科的理解要求,一般体现在对概念的理解,当掌握了基本概念之后,剩下的就是记忆。

 

回顾一下真题,这四科的真题怎么考,例如刑诉中应当撤销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的情形,商法中债权人的撤销权的各类情形、票据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等等,这些知识点一旦出现在多选题或者不定项选择题中,如果记忆不够精准,那么大概率是要失分的。

 

精准记忆和笼统记忆,对于这四科得分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第二轮学习中,一定要花大功夫去琢磨如何加深对这四科的记忆。

 

可以拿背诵讲义和框架反复进行阅读、梳理;同时一定要多试试关键字法和口诀法,经常要背诵某某情形存在多少点,例如刑诉中检察院作出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的情形包括哪些,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有哪些等,如果有关键字或者口诀串联起来,记忆就能够更加牢固。

 

需要提示的是,法考客观题毕竟都是选择题,不是要求默写,能够有印象,看到选项能够唤起记忆、不被混淆,达到这样的效果即可。

 

四大法总结

 

四大法是二轮记忆的重心,要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再记忆,记忆时多使用关键词法、口诀法,达到足以应对大部分多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的程度。

 

二、理论法

 

理论法之所以单独拎出来,是因为其分值很高,去年客观题分值为50+,主观题的那道论述题一般也主要是考查理论法中的内容。

 

而理论法作为一个大集合,其内部也可以进行细分。其中宪法和法理学两科可以自成一派,这两科相对独立完整,大学里能单独为各自开一门课。

 

法理学其实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理解了就能把大部分题目做对,比如法的作用的辨识,不需要刻意去记,记一些典型的例子,再自我领悟一番,就能够拿下几乎所有的类似考题。

 

但宪法就比较杂碎,记忆成分更大,而且内容庞杂,梳理起来有难度,比如国家机构这章的内容,如果没有建立完整的组织架构体系,会学得云里雾里。

 

对于宪法,给一个忠告,要么不学,要么好好学,就当增加自己的政治常识,把相关制度架构摸清楚,也不枉学此一遭。

 

而至于理论法的其他的内容,司法制度和职业道德,法治理论,中国法律史,这些不必花时间刻意去学,也没什么必要去听课,自己看书一定是比听课来得省时省力的。

 

比如司法制度,大部分内容是跟诉讼法相关的,而至于职业道德,有些内容按照自己的常识都能够判断出来;法治理论,一些政治性言论,就跟我们学习的思政课内容差不多;中国法律史,可以佛系应对,花时间与精力去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法律史,到头来2-4分的分值,自己掂量一下进行取舍。

 

理论法总结

 

法理学和宪法需要听课学,法理学只需要认真理解,宪法学要学好一定要了解清楚我们的政治制度设计,然后再专攻背诵;理论法的其他内容,不需要听课,自己看书就行,把历年真题考查的点着重记忆一下即可。

 

三、一众小法

 

三国法、经济法、劳保、环资、知产等一众小法就是法考中的“大杂烩”,每一科都会涉及一点,但也不展开来讲,不展开来考,学习之时,蜻蜓点水式学习一下即可。分值并不高,总计不超过50分,而且考完客观题,主观题就不再考查。

 

内容很杂,听课的必要性并不高,听课反而显得耗时耗力,可以直接看书,看考点,通过对历年考点的把握,最快最针对性地过一遍这些小法的知识点。

 

三国法可以适度听一听课,有些概念不听听课自己拿捏不准,比如国际私法中准据法的概念、国际经济法中的各个贸易术语蕴含的规则等。把基本概念搞明白了,就可以拿背诵讲义反复背诵,其中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会比国际法的分值高点、难度系数大一些,需要多花些时间学习。

 

小法总结

 

一众小法,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听课,多看、多记忆即可,而且注意挑重点的、常考的知识点去记忆,考查频次少的,可以直接放弃,性价比不高。多动笔自己梳理一遍重要的知识点,例如用A4纸画一画框图,理一下思路。

 

以上就是今天的客观题第二轮复习的8科学习建议,考试越来越近,大家保持好的心态,坚持学下去,法考证书在终点向你招手了~


相关资讯:
法考人必看学习民法,需要知道的民法典
100个细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