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法考萌新,最关心的问题都大同小异:要不要去考法考?法考到底难不难?学习时间怎么安排?等等。最近很多同学来了解我们课程的时候,都问到了这些问题,BT学院觉得对于法考小白而言,确实有必要了解清楚。所以今天,我们就汇总了备考初期常见的十个问题,逐一解答!

 

内容较多,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全文目录选择要了解的内容:

01】要不要考法考?

02】哪些人可以报考?

03】近几年的难度和通过率如何?

04】法考老师如何选择?

05】法考学习时间如何安排?

06】学习资料如何选择?

07】如何利用好真题?

08】主观题练习要在客观题阶段就开始吗?

09】法考中的重点法条要如何掌握?

10】法考学习战线那么长,如何克服遗忘?

 

01、要不要考法考?

法考改革前,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的人员必须参加法考;改革后,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以及初次担任法律顾问和仲裁员(法律类)、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公务员必须参加法考,在原有的基础上由四类扩展到了九类。

法考改革后,报名条件限制成“法学+本科+全日制”,以后可以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少,竞争对手都是法考生,竞争难度会越来越大,而证书的适用范围却在扩大,所以含金量会越来越高。如果你想要从事上述相关工作或者因其他原因想要参加法考,那么越早考法考是越明智的。

 

02、哪些人可以报考?

1.看时间,2018年4月28日是划分点。

2.在这个时间之前,取得「本科」学籍或者毕业的同学(取得学籍是指你进入大学的时间哦),无论是不是全日制,无论是不是法学专业,都可以考。

3.在这个时间之后,取得「本科」学籍的同学,需要「全日制+法学专业」,才能报考。

ps:如果是自考生,在满足2018年4月28日之前取得学籍的同时,在你参加法考的那一年你需要已经取得本科毕业证或者已完成最后一科考试。

2021年法考报名资格

03、近几年的难度和通过率如何?

在中国的全国类考试证书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证书的含金量至少可以排名前二,难度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法考改革后,虽然没有非常确定的、权威的通过率的数据,但是相较司考年代的10%的通过率还是有所提高的。

根据司法部印发了《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中强调的“2022年,全国律师总数达到62万人”来看,这几年司法部需要多让一些人过线,通过率大体来说还是高于司考年代的,A证和C证总体通过率基本上在15%~20%左右,法考C证人数大幅度的增加,其中A证的通过率在12%左右,可见如果想要获得A证,还需要经过非常刻苦的努力的。

 

04、法考老师如何选择?

参加法考的大部分考生是跟着法考培训机构老师的视频或者参加面授班进行学习的,对于很多学习时间有限的考生来说,抱着“四大本”硬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跟着机构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对于第一次备考法考的考生来说,面对市面上那么多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老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便是备考初期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建议刚刚开始学习某个科目时,首先可以先看一些经验帖,了解这个科目口碑的比较好的老师以及各自的授课风格,找到这几位老师的免费公开课视频进行试听、进行对比。例如BT法考的木木老师,身为考霸的她有独特的一套高效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受到很多学员的喜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扫码试听一下她的公开课。

一般一个科目的名师也就几个,哪怕都听一下他们的公开课,也不会浪费很多时间。切忌这山望那山高,反复换老师,不仅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还是耽误自己学习节奏。

 

BT学院目前已经开通了法考试听课程【点击试听>>】,各位考生可以跟随老师的授课进度进行学习。

 

05、法考学习时间如何安排?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即日起——6月21日。跟着机构的课程规划进行学习,在4月底之前攻克民、刑、民诉和刑诉,在5月底之前掌握行政法和商经,在6月21日前完成8个科目的第一轮学习。这个阶段做题也一定要做起来,同时每天抽出一个固定时间进行背诵、记忆。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6月23日——8月15日。这个阶段时间是非常紧张的,要逐渐地减少花在听课上的时间,对于自己掌握的非常好的章节,就没有必要再听课了,要将主要时间投入到做题和背诵上来。做题和背诵要继续,做题不但要分章节做,也要做分年真题了。

第三阶段(考前冲刺阶段):8月19日——9月10日。可以跟着考前冲刺的课程,用几个小时回顾好主要知识点,用快速翻书法不断地把错题和知识点重复再重复,直到进入考场的那一刻。

 

06、学习资料如何选择?

目前市面上关于司法考试常见的学习资料有:“四大本”、各法考培训机构讲师独立成书的教材及配套视频、法律汇编与重点法条解读、历年真题等。

“四大本”内容非常全面,对于备考时间比较充足、有一定法学基础的考生来说绝对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但其内容相对枯燥,与考试结合不够紧密,0基础的同学不建议直接使用。

一般建议考生跟着所选择的老师的教材及配套视频走,对于较难的章节一定要注重提前预习,简单的章节则直接跟着视频来看教材就行。当看完一章节教材和配套视频后,一定要及时回顾重点知识和高频考点,并做好每章节的历年真题。

如果大家不知道怎么选择资料,我们BT法考客观题教材大礼包(点此了解详情)覆盖了整个备考阶段的所有资料需求,包含8科讲义、框架图和真题册,还有近5G的电子资料

 

07、如何利用好真题?

法考改革后的真题一定要做,真题中包括了考试内容的80%以上,可以说把真题搞懂、学活,法考就通过了。做题不仅要做章节真题,还要做分年真题,要做不止一遍,要掐时间做,而且一定要认真纠错,因为纠错的过程也是再次巩固知识点的过程。

做题时,选答案时要干脆,反思过程中再归纳。对答案时,不要立刻看或听解析,你需要对错题进行自主分析。对解析时,通过快速扫一遍文字或视频解析,对自己总结的内容进行完善,查漏补缺,学会从错误中总结规律,从正确中提炼方法。

如果想学习更多关于做会真题的技巧,木木老师的“刷题高分法”你一定不能错过。点此查看法考高分刷题技巧

 

08、主观题练习要在客观题阶段就开始吗?

尽早开始主观题备考,不要等到客观题成绩出来才开始着手。这几年的法考,客观题成绩出来后基本上只有十几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就要主观题考试了,而且越到后期,会变得越来越焦虑,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到底该把知识点重新回顾一遍还是直接开始做题,到那时才开始准备主观题就太晚了。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在复习客观题时尽量做到主客观一体,在前期漫长的客观题复习阶段,就开始训练自己的法律思维,运用法言法语,知晓选项背后的的法理,明白哪些不仅是客观题的重点也是主观题的常考点,只有这样,才能在主观题备考阶段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有神。

 

09、法考中的重点法条要如何掌握?

法考备考,特别是主观题备考一定要牢牢抓住法条。抓住法条并不是死记硬背法条的原文,而是理解法条,会利用法条背后的原理解决实际的案例。对于法考真题中经常出现的重点法条,考前可以有意识地背诵一些法条序号和主要内容,虽然说几年对于法条到底给不给分,法条要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但考试时若能精准地写上几项法条或者写出一些关键用词,绝对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

BT法考有专门的法条课,课时不长,但一定要听,听了法条课,能让我们很快地定位到大致的位置。2020年刑诉就是很好的例子,有好几问可以说只要直接找到法条就会有分,根据法条目录很快就能定位到答案,简单结合下案例然后直接抄就能得分的。

 

10、法考学习战线那么长,如何克服遗忘?

法考大纲要求的内容确实很多。课程内容太多,往往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因此遗忘是历年法考考生最为头痛的问题。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养成一个良好的记忆习惯,学习了不及时复习重拾记忆,备考后期的压力非常之大。

想要克服遗忘,木木老师的“复述记忆法”非常好用,在自己对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用“分块”→“定点”→“穿线”分解内容,用自己的逻辑复述出来并经常快速回顾,发展出你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论。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复述记忆法”的内容(点此了解详情)

 

以上就是今天汇总的十个备考初期的常见问题,以及对它们的解答,相信零基础的同学们看完之后就会对备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