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BT学院注会培训班的一名通关学院,那在今天的文章中我着重讲的是2018年我如何在2个半月内在职备考并通过会计、财管和审计的经历,其实也是通过那一年的备考,觉得自己后面经历的一些考试都不算难了,可以相对轻松应对了。
我个人的情况是2016年备考过会计和财管,但是没有通过。2017年我好好学习的时间大概是从8月20号开始。因为是在职某事务所,之前一直有项目。8月20号开始,虽然每天要上班,但是不用加班了,每天可以抽出5‐6 个小时学习。不过2017年5月初我断断续续开始学习每个科目的课件,虽然这个阶段效率不高,但是在 8月20号开始进入专注学习的时候,我的课件是都听完了的。2018年我考完专业阶段的税法和经济法,2019年考完综合,终于给我的CPA画上了一个句号。这段备考经历,让我对CPA备考有很多的心得,趁此机会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备考心得我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展开。
一、心态
备考过程中,好的心态是让自己高效学习,坚持走完整个旅程的必要条件。CPA考试是一场耐力赛,坚持就是胜利啊。虽然我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准备CPA的,但CPA客观上还是一个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准备的考试。上了考场,其实自己学得已经足够,但是心态不行,也是考不过的。那相反,有的时候心态好,可以帮自己在考场上多争取几分。
二、关于坚持
首先:清楚自己的目标。这是让你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的恒动力哇。你考出CPA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对那时的我来说是进四大。是的,我校招时三家四大par面都挂了,没能进四大,后面进了知名的local 所,那个失落沮丧啊,所以进四大是当时自己很大的执念吧。因为我认识四大的一位合伙人,后来向他争取到一次机会:如果我考出会计、财管、审计,可以请他帮忙推荐获得一次面试机会。(后记:我后来顺利考出会计、财管和审计,在local 所工作一年后,通过了四大的面试,顺利入职四大。)
其次:考路漫漫,找一位陪伴者/同行人。在此向大家推荐李彬(BT 学院)的CPA课程,这个老师真的是牛啊。这个老师我在第一年备考的时候朋友(一个让我对诗和远方一直怀有憧憬的朋友)就推荐给我了,真心觉得在考 CPA的路上有这样的老师还不错,可以帮助自己调节心态,慢慢训练出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考前的心态解说对我考场上的发挥真的有用。18年和19年备考的时候包括考前看到大多数考生比较慌,但是自己能感受到自己的沉着、淡定。
三、各学习阶段的学习计划安排
制定学习计划我一般分两步走,这也是我自己的独家秘笈哇。
第一步,先定自己大致的时间表:我会上网查一下一般人准备这门考试需要花多久的时间,然后根据距离考试的剩余时间,分摊进自己每天的时间表,如果时间不够,看看有些时间是否可以挤一挤。大致的时间表定了之后,一个很重要的帮助就是不会让自己盲目焦虑,心态崩掉,觉得自己学习来不及啥的。
第二步,根据每个学习阶段自己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可以每天记录自己的学习完成时间和情况。我现在已经爱上了做时间管理。这个做学习计划也是训练自己评估自己做事所需的时间的能力。
那我主要把我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这就是我从5月初开始的阶段):目标就是跟着课程视频快速学完整本书,清楚知道每个科目的重难点是在哪个章节的哪个知识点。
听彬哥的课,可以选择晚上跟着他听,或者听录播,那样就可以加速听。听完课就是画框架,结合讲义上的真题,巩固知识点,整理错题本。在这一阶段,肯定会遇到学不懂,纠结的时候,我的经验告诉我就是真的没必要太过纠结, 可以先放一下,要知道我们还有第二、三轮啊。第一阶段就是保证快速地听完课程,更多的时间给自己思考动笔消化,总结知识点是更重要的环节。在第一阶段我是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学习的。第一阶段我记得花的时间不多,可能跟我上一年学过有关,长投这些知识点彬哥讲得很好,学得就也很快。这个阶段战线可能是花了一个多月(大概每天 2‐3 个小时)的样子。
BT学院目前已经开通了CPA试听课程【点击试听>>】,各位考生可以跟随老师的授课进度进行学习。
第二阶段:三个科目同时交替复习,这个阶段也是我打怪升级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此我也会分享个人另一个独家秘籍。
一般早上上班前复习一个科目,晚上下班后复习另一个科目。这一阶段我记得比较清楚,自己也常常总结。那个时候快8月20号的样子,我是直接复习重点章节,然后把每个科目的重点章节通过整理错题本,听微课,上下班路上看知识点这样的一个模块化训练逐步攻克。
敲重点了!!!每门课的重点章节快复习到一半的时候,这个时候我选择了在攻克每科重难点的同时,开始做全套真题(重难点针对性突破+真题)。这个方法是我自己发现的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极力推荐给大家。
为什么我在每科重点章节快复习到一半的时候开始做真题,其实试卷80%的题目我是可以做的,还可以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也开始复习起来,每一周我复习覆盖到的知识点很多。模拟的真题考试可以帮助自己检测学习效果,有问题,再回到知识点查漏补缺。真题卷里同一个题目也会出现好多次,不断错,不断回看讲义,通过这样反复学习的过程,一般就能把一个个的疑难杂症解决啦。这个阶段就是进入了一个刻意练习的阶段。在此我也补充我这个阶段工作日的学习时间表。
第三阶段差不多是国庆开始,就是开始全系统刷真题。同时把一些每个科目在上一阶段总结下来的重难点再通过框架图、讲义、错题本、微课进行巩固。然后就是上阵考试啦。(因为我17年备考的笔记本没在身边,就附上我18年备考税法和经济法的最后阶段一周的备考计划吧,供大家参考)
我是从第二阶段开始正式发力的,第二、三阶段我统计过我的学时是350个小时的样子。
推荐阅读: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