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习阶段,法考生针对性地学习了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诉、民诉、公司法、(主观题)中特社法治理论。
其中刑民花费的时间最多,刑民十分基础,而且具有一定难度,内容也十分繁杂,就算是法学本科生基本也是从头来学。大一大二学习过的专业课程到法考前夕没有留下过多的印象,而且随着法律的修改变更,专业课上学习的知识也很有可能发生了变化,比如今年民法典的出台更使得之前合同法、物权法课程中学习的部分知识化归为0,需要重头开始。
刑法
刑法部分,我本身基础较弱,上课时二阶层学的比较乱,初次学习完全没搞懂刑法理论,于是我重点攻克了这一部分。我课程听了一遍,认真做了笔记,真金题书做了两遍,在第二遍的时候整理了错题,在考前根据法考教材整理了刑法体系,将其中比较复杂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等参照法考教材反复研究了多遍。刑法的逻辑性很强,很容易陷入逻辑怪圈的同时,也很容易纠正,只要能够研究透彻刑法二阶层之间的逻辑。
民法
民法部分,由于民法典出台,我个人在各大机构课程未出时,自己去看了民法典的内容,各大机构也会出具法条新旧对比表,也非常好用,一眼可以看出法律条文的变化,很多条文的变化只是字面上的,实质变化都是少数,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快速抓住复习重点。
民法当中合同和物权是当之无愧的重点,有很大的难度且由于法律的修改变动极大,我个人这两部分的课程也是听了两遍,做题做了两遍,也整理了错题。对于其中复杂的问题,比如物权优先权、物债二分的理论反复研究多遍,民法我基础较差,不求掌握理论,在做题过程中厘清错题思路,读懂题目解析,从而掌握出题知识点是优先项。
刑诉、民诉
其次就是刑诉和民诉也是我的重点复习对象,在法学专业课堂中,法考的考点并不是法学课堂的重点,尤以诉讼法体现更加明显。对于法考中侧重考查的程序,在课堂上都是粗略一过或者没有仔细讲解学习,这些都需要在法考前夕重新开始,更不论新的司法解释出台,意味着之前的学习可能又要再次化归为0。
对于这两科不建议对比复习,都是法律程序,极容易混淆,分开复习或中间穿插行政法、商经法都是不错的选择。两门诉讼法的复习我都听了一遍课,做了一遍真题,没有整理错题,重点关注了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程序,第一轮针对性学习结束。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最后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是我在法考中作为法学生唯一擅长的部门法,尽管占比不高但我对它比较有信心,这一门课程的复习需要依赖大量案例的解读和对于理论的掌握。
相关阅读: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