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讲了一节虚头巴脑的公开课,很多考完CPA的同学加了我的微信。在和同学们沟通聊天时发现,考证和实操之间是有“代沟”的!辛辛苦苦考了CPA后不仅工资没有改善大有人在,反而更加迷茫,更加焦虑。
 

这里举一个苗圃纳税筹划实操问题!比如苗圃存活率怎么算的,要是死了还要不要补货……

 

当然,也有部分同学是基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去考证,考证成功之后能够按照自己的职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总体还是很稳的。
 

老师想到在P3第一期里的学员李博同学,他是去年跟着彬哥学习CPA,一次过了五门顺带过了税务师,也是我们P3财务经理同盟会的第一届主席,理事长。

 

 

他现在在一个世界500强的制造业里面做成本,我记得是在武汉,今年他的工资翻了一倍多,从十多万到了三十多万了,这是我们的一个优秀的学员案例。

 

01

 

我一直在做职业规划和财务经理的这些课程,所以有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思考。

 

这些年我自己在广州、深圳、珠三角也都有认识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家。

 

 

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总能遇到一些企业家,会跟他们有一些交流,比方说上面这个图里面的这个人,就是星河的董事长,他叫黄土龙。

 

我跟他一起吃过饭,对他也有一些了解,他只要一开会,基本上最爱讲的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我没读什么书。”,第二句话就是“我是个农民。”

 

当他讲完这两句话之后就给大家介绍他的办公室副主任是清华的法学硕士,或者去介绍金融板块的又或者是地产板块的职业经理人是金融学博士或者是什么学的博士……

 

这些介绍就意味着这些硕士、博士甚至是更高水平的高材生会被开一个比较好的年薪,并且也就是在下结论说,你值多少钱。

 

并且接下来呢,他会告诉你星河的产业开发是多么的完善,我们整个城市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等等。

 

所以,博士、硕士被说“我没读过什么书”或者说“我是个农民”的人来决定你的年薪到底是多少,你到底应该被什么样的岗位聘用,我管这种现象叫什么呢,叫“定价权和话语权漂移。”

 

02

 

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星河只是其中的一个,我还认识很多其他的老板和优秀的企业家,也会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是小学都没有毕业的,那么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和这些优秀的CPA就引发了我一些的小小的思考。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比方说,一个年轻的妈妈,她其实没有多大的力量,但是当她发现一个小车要冲向她的孩子的时候,她竟然可以以一己之力顶住这个车。

 

 

这就是因为有时候在有需要的特定的环境下,她的能力被释放的特别的彻底,其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顶住这个车,但是她要保护她的孩子。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能还没有释放出来,有时候真的需要逼自己一把,你才会知道原来自己有这大的力量。

 

我有一些小小的思考,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常常说我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什么,但是逐渐以来我就觉得,我觉得梦想为什么不能再大一点?

 

03

 

我常常跟大家只说职业规划,可现在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谈得太优雅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谈一谈野心,或者谈一谈抱负。

 

 

最近有一个学生,他挺年轻的,也就28岁,在北方的一个城市的商业银行里面工作,他跟我说想要跟我语音聊天,然后我们就一起聊天,其实,我在跟他聊天的时候,我真的非常希望我能直接跟他说,你这么年轻,其实你也可以去创业的,但是总担心这样说会不会影响不太好,但是我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他可以做到。

 

一直想跟大家一起谈谈未来的领导力,如果给我们一个这样的邮轮,一个万吨的巨轮,在茫茫的大海上,我们能否有勇气成为船长,而不是只是一个水手,我们是否有那个勇气带全部的人驶向远方,那个远方才是我们应该到达的地方,能否在我们看不到方向的时候也有勇气乘风破浪?

 

那么在过去我常常想,我一定要努力成为一个帮助企业去上市的人,要不然的话我就对不起我自己做了这么大半辈子的财务,我的梦想就是一定要成为帮助一个企业去敲钟的敲钟人,我认为这就是我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

 

后来,我就想,同样是敲钟,为什么我一定是要帮助别人去敲钟,取不是自己打造一个企业,为我自己的企业去敲钟呢?

 

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其实也是可以有一点小小的野心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