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被大家称作“金融第一考”、是进入华尔街大门的入场券,是全球投资业里最为严格与高含金量资格证书,也是很多从事金融圈的同学极其向往的存在。

 

       但高回报同时伴随着高付出,拿到CFA证书现在最快考完三级需要一年半时间、平均1000美金的单次报名费!持证还需要4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所以很多同学担心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开始产生顾虑:CFA证书适合我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非金融专业是否能报考?

 

       经常会有很多非金融专业出身的同学来找老师们咨询CFA,大家普遍的顾虑都是:害怕自己基础不好,学起来会很吃力。

 

       比如Alice大学的时候专业是英语,目前发现自己对金融投资很有兴趣,所以就想要以后做金融方面的工作,打听了一下发现很多金融人士都需要考CFA证书,所以就很想要去报考。
 

       但是担心自己非金融专业的根本就不能考过,所以很是犹豫,而且了解到CFA考试是分为三次考试的,一级比一级更难,所以就更担心了。

 

       类似Alice这样的情况还是有很多的,但其实非金融专业的考生也是可以报考CFA考试的。

 

       因为备考CFA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所提供的一整套完整的金融学科框架,并从一个全球配置资产的基金经理视角出发,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实践体系。
非金融专业是否能报考

 

       有了这个体系化的框架,再去学习更加务实的内容,接触工作、积累经验。所以其实非金融专业的同学若想要转行金融行业,是非常适合通过学习CFA来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的。

 

       当然了非金融专业的考生在备考中更需要付出精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想要通过考试,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作为小白的大家就更需要对考试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然后从基础学习开始,要知道CFA一共有三个level,每个level考察十个科目的内容,但这十个科目在不同的level所占的比重不一样。

 

    就拿Level 1来说占比较大的有Ethics、QuantitativeMethods、Economics、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Equity、Fixed Income这六门课,占比都不小于10%。尤其是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在Level 1的考试中占了20% 的分,所以更加属于重点对象。
CFA各科权重占比

 

       对此给大家的建议就是花费时间看Notes,Notes涵盖几乎全部考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第一轮学习不求掌握所有考点,但求对考点有大致的印象,同时理解一些核心的概念、方法和模型就足够了。

 

       第一轮之后就要进行第二轮强化工作了,差不多要从头到尾再把Notes学习一遍,主要还可以做题,这样可以加深对考点的理解有助于记忆,Notes和教材中都有许多习题可供练习,题目比较简单和基础,而教材的题目专业性强、难度较大,多数题是历年考试真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对于Notes可以在考试前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再做一遍题,这样对于通过的把握也就更大。

 

       二、英语不好是否可以报考?

 

       CFA考试题目是全英文的,所以有很多人一听到英语就害怕,有很多同学因为英语不好而放弃报考CFA考试。

 

       其实虽说CFA是全英文考试,但是CFA考试对于英文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一般过了英语四级、六级的考生就都可以应付考试了。

 

       当然后期勤加练习也很重要,尤其是将来CFA二级时需要能够大篇幅的阅读英文的文章。一级和二级都是选择题。三级的时候还有主观题,还要求用英文简短回答问题。

 

       CFA考试虽然是纯英文的考试,但它更是金融类考试。所以CFA考生千万不要被英语所吓倒,因为就算你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也要从头学起。

 

       CFA作为一个纯金融学领域的考试,在金融的所有的书籍中,存在最多的不是生僻词,而是专业名词。这些专业名词,都有独特的翻译,独特的理解。无论考生的英语水平如何仍然要从专业词汇学起。

 

       金融英语的学习不同于普通英语,普通的英文需要你学会听说读写,而CFA考试你只需要掌握必要的金融英语词汇及金融基础知识。

 

       在学习CFA课程中,一些英文不好的人刚开始学习时,会先学习CFA中文版的教材,然后再进行英文教材的学习。这其实非常不利于CFA考试,因为,一些金融专有名词是国人翻译过来的,一个单词有不同的翻译方法,会出现信息落差。并且多次转换语言较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也非常低下。

 

       建议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使用中英文结合的教材。考生应该正确自己的缺失点,多花时间攻克自己的劣势。例如,学金融的考生要在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多下工夫,学英语的考生就要在经济金融知识方面多化时间。

 

       三、数学不好是否可以报考?

 

       很多人对于金融考试的第一直觉就是需要很高的数学水平,毕竟是涉及到了计算问题,其实这是大家对于金融考试没有太了解而产生的误解。

 

       虽说是要用到数学水平,但是相比较于高数来说,一定是更加简单的,CFA考试的重点并不是在数学上,所以担心自己数学问题的同学可以放心了。

 

       CFA考试涉及计算的部分主要考的是概率统计的知识,涉及到概率测算,但是不会涉及微积分等高级知识。

 

       虽然有财务的科目,但是财务的考核不会像中国的CPA考试那样那么难,那么让人难以捉摸。CFA的考试就是针对实务能力的测验,考试很直观。

 

       CFA对数学知识要求不高,无非是几个简单的概率统计知识:贝叶斯公式,全概率公式,假设检验,正态分布,F分布,T分布,开方分布。

 

       不过这不能说CFA中没有计算题,对于数值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不过这些考试时都是可以用计算器的,也相对容易了很多。

 

       四、在职人员是否可以报考?

 

       CFA考试的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辞职备考,所以目前有很多的在职人员都利用自己休闲的时候去备考CFA。

 

       因为在职人员是白天是要上班的,所以看书的时间相对于大学生或没上班的人群来说就要更少一些了,这就更需要好好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复习了。

 

       有很多人平常要忙于工作和生活,所以时间都只能一点一点的挤出来,CFA协会建议一级需要至少300小时的学习时间,这意味着CFA考试是一场远征。远征重在持久的耐力,都不是一蹴而就,所以对时间的管理很重要。

 

       任何时候都要最大化利用一切闲暇的时间,例如在上下班的路上、出差的候机间隙、工作日的午休时就可以拿出Notes或其他学习材料细细阅读、默默记忆。

 

       还可以将公式都做成小卡片然后放在包里,闲余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反复看,也可以将一些重要考点做成录音然后经常播放给自己听,这样可以强化自己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