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分析法:相关数据比较,揭示趋势或差异。
2、因素分析法(就看每一个因子对结果的影响)
1、短期偿债能力
营运资本 |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 =(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
|
(1)实务中一般不用这种方式来评判短期偿债能力 (2)营运资本为正数,表明长期资本的数额大于长期资产,超出部分被用于流动资产。营运资本的数额越大,财务状况越稳定。 (3)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公司之间比较。 (4)营运资本配置比率=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显然,该比率越高,公司的财务状况越稳定。 |
||
流动比率 |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
|
流动比率= 1÷(1-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1)是相对数,更适合同业比较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比较。 (2)不同行业的流动比率,通常有明显差异,营业周期越短的行业,合理的流动比率越低。 (3)流动比率有其局限性,流动比率指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以变为现金并用于偿债,全部流动负债都需要偿还。 |
||
速动比率 |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
|
(1)速动资产指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变现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等。 非速动资产包括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 ①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各种应收款项 ②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2)非速动资产的变现时间和数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3)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4)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
||
现金比率 |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
|
现金流量比率 |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
|
(1)流动负债采用期末数而非平均数。 (2)该指标比用可偿债资产计算的比率更具说服力。 |
||
表外因素 |
增强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
(1)可动用的银行授信指标(2)可快速变现的非流动资产 (3)偿债能力的声誉 |
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
(1)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事项(2)经营租赁合同中的承诺付款事项 |
2、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总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负债+股东权益 |
(1)资产负债率越低,公司偿债能力越强。 (2)该指标越低,公司借债能力越强,该指标越高,表明借债越困难。 |
|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
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1+产权比率=1/(1-资产负债率) |
长期资本负债率 |
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 |
资本结构管理通常使用长期资本结构来衡量。 |
|
利息保障倍数 |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
(1)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2)公式分母中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计入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包括资本化利息。 |
|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
该比率比以收益为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更可靠。 |
|
现金流量债务比 |
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100% |
该比率表明公司用经营现金流量偿付全部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高,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
|
表外因素 |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有: (1)长期租赁(指经营租赁);(2)债务担保;(3)未决诉讼(或有负债)。 |
3、营运能力比率
通用公式 |
ABC周转次数=营业收入/ABC ABC周转天数=365/ABC周转次数=(365×ABC)/营业收入 ABC与收入比=ABC/营业收入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应使用赊销额取代营业收入。 (2)在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于业绩评价时,最好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3)如果减值准备的数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使用未提取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算周转天数。 (4)大部分应收票据是销售形成的,应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 (5)周转天数就不是越少越好。 (6)应收账款分析应与销售额分析、现金分析联系起来。 |
|
存货周转率 |
(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营业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要看分析的目的。 ①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为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应采用“营业收入”。 ②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时,为系统分析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也应使用“营业收入”。 ③如果是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 (3)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 (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
|
其他营运能力指标 |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
|
总资产周转率 |
【提示】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分析,通常使用的是“资产周转天数”或“资产与收入比”,因为各项资产周转次数之和不等于总资产周转次数,不便于分析个项目变动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
4、盈利能力比率
营业净利率 |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
总资产净利率 |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 =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总资产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 |
(1)总资产净利率是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 (2)总资产净利率的驱动因素是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
|
权益净利率 |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
5、市价比率
市盈率 |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
(1)对仅有普通股的公司而言,每股收益的计算如下: 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2)如果公司还有优先股,则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
|
市净率 |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
既有优先股又有普通股的公司,通常只为普通股计算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其中,优先股权益=优先股清算价值+拖欠的股利 |
|
市销率 |
市销率=每股市价/每股营业收入 每股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
6、杜邦分析体系——权益净利率
杜邦分析体系的局限性
①总资产净利率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
②没有区分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
③没有区分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
【例题1·单选题】甲公司上年净利润为250万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股数为100万股,优先股为50万股,优先股股息为每股1元。如果上年末普通股的每股市价为30元,甲公司的市盈率为( )。(2012年) A.12 B.15 C.18 D.22.5 【答案】B 【解析】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50-50)/100=2(元),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30/2=15。 |
(1)区分经营和金融
经营损益:除金融损益以外的当期损益。
金融损益:金融负债利息与金融资产收益的差额,即扣除利息收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以后的利息费用。
(2)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性长期资产
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净负债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3)净利润=经营损益+金融损益
=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和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4)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股东权益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实体现金流量计算的公式中,正确的有( )。 A.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 B.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C.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性资产增加-经营性负债增加 D.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 【答案】AD 【解析】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性资产净投资。 |
各项目销售百分比=基期资产(负债)÷基期营业收入
各项经营资产(负债)=预计营业收入×各项目销售百分比
融资总需求=预计净经营资产合计-基期净经营资产合计
留存收益增加=预计营业收入×计划营业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外部融资额=融资总需求-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增加留存收益
【例题3·单选题】某公司2014年年末的经营资产为800万元,经营负债为200万元,金融资产为40万元,金融负债为450万元,营业收入为1500万元,若经营资产、经营负债占营业收入的比不变,营业净利率为10%,利润留存率为30%,公司金融资产均为可动用金融资产,若预计2015年营业收入会达到1800万元,则需要从外部筹集的资金是( )万元。 A.240 B.180 C.66 D.26 【答案】D 【解析】销售增长率=(1800-1500)/1500=20% 外部筹集的资金=(800-200)×20%-40-1800×10%×30%=26(万元)。 |
外部融资额=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营业收入增加-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营业收入增加-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营业收入×预计税后经营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当可动用的金融资产=0,且外部融资额为0,
0=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1+增长率)÷增长率]×预计税后经营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内含增长率 =(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利润留存率)/(1-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利润留存率)
预计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外部融资=0
预计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外部融资>0 (追加外部资金)
预计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外部融资<0 (资金剩余)
【例题4·单选题】由于通货紧缩,某公司不打算从外部融资,而主要靠调整股利分配政策,扩大留存收益来满足销售增长的资本需求。历史资料表明,该公司经营资产、经营负债与销售总额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百分比关系,且不存在可动用金融资产。现已知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为75%,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为15%,计划下年营业净利率10%,股利支付率为20%,若预计下一年单价会下降为2%,则据此可以预计下年销量增长率为()。 A.23.53% B.26.05% C.17.73% D.15.38% 【答案】C 【解析】由于不打算从外部融资,此时的销售增长率为内含增长率,设为x, 0=75%-15%-(1+x)/x×10%×(1-20%),所以x=15.38%。 (1-2%)×(1+销量增长率)-1=15.38%,所以销量增长率=17.73%。 |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发行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不改变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不改变权益乘数和利润留存率)时,其销售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1)用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利润留存率
(2)用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 =(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1-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
= (期末权益净利率×利润留存率)/(1-期末权益净利率×利润留存率)
【例题5·多选题】下列关于可持续增长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企业仅依靠内部筹资时,可实现的最大销售增长率 B.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时,可实现的最大销售增长率 C.在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时,可持续增长率等于实际增长率 D.在可持续增长状态下,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权益保持同比例增长 【答案】ABC 【解析】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发行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不改变营业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不改变负债/权益比和利润留存率)时,其销售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必须同时满足不发行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所以选项A、B、C的说法不正确。在可持续增长状态下,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权益保持同比例增长,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