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所有者权益
本章框架:
考点1: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考察频次】2次
【考察方式】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原则
【知识精华】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
|
定义 |
金融负债 |
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 (1)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2)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不包括“固定换固定”) 【提示】金融负债不能重分类 |
权益工具 |
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将发行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工具: (1)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2)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 如为非衍生工具,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 如为衍生工具,企业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该金融工具。 |
考点2:实收资本
【考察频次】2次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库存股的账务处理
【知识精华】
1.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
(1)实收资本增加的会计处理
1.企业增加资本的一般途径 |
(1)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或者股本 |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贷:实收资本/股本 |
(2)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 |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股本 |
|
(3)接受股东新的投资 |
借: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
|
2.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股票股利 |
借:利润分配 贷:股本 |
|
3.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 |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 其他权益工具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
|
4.企业将重组债务转为资本 就是债权人给债务人免除部分债务,剩余的债权直接转为资本 |
借:应付账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
|
5.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行权 |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股本 |
(2)实收资本减少的会计处理
1.有限责任公司 |
2.股份有限公司 |
|
借:实收资本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
回购的时候 |
借:库存股(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记“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 |
注销的时候 |
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股本溢价不足冲减时,依次冲减留存收益) 贷:库存股 |
考点3:资本公积
【考察频次】1次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资本公积核算范围
【知识精华】
1.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其中,其他资本公积包括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考点4:其他综合收益
【考察频次】3次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类,哪些能否重分类进损益,哪些不能
【知识精华】
分类 |
具体事项 |
不能重分类进损益 |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 (2)权益法下不能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
能够重分类进损益 |
(1)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金融资产的重分类计入的其他综合收益 (3)权益法下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4)非投转公投,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5)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6)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
考点5:留存收益
【考察频次】3次
【考察方式】主要差错更正影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知识精华】
1.留存收益的范围
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10%提取)和任意盈余公积(企业自行决定)。
2.盈余公积账务处理
分类 |
具体事项 |
一般企业提取盈余公积 |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
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盈余公积 |
(1)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储备基金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贷:盈余公积——储备基金 ——企业发展基金 (2)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 |
盈余公积使用 |
(1)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转为实收资本或股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
3.未分配利润
分类 |
具体事项 |
期末结转本年 利润 |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提示】弥补亏损:企业发生亏损,也是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会计处理 |
进行利润活动 |
(1)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2)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
转销利润分配其他明细科目余额 |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等 |
4.差错更正等调整事项影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税前损益差异×(1-所得税税率)×(1-提取盈余公积比例)
考点6: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
【考察频次】3次
【考察方式】计算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
【知识精华】
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股东净投入+本年实现净利润(或者-发生净亏损)-本年发放现金股利
【考试陷阱】
(1)本年实现净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费用,如果题目给出存在未弥补亏损,所得税费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所得税税率
(2)本年发放现金股利,以股东会审议批准为准,如果只是董事会提出,暂不作账务处理。
(3)有些事项只影响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一定要仔细看题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