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收入、费用、利润和产品成本
考点1:收入
【考察频次】2019年教材根据收入新准则编写,2019年真题考察了一道综合分析题,收入一直都是历年来考察的重点,需扎实掌握
【考察方式】1.收入的确认和计量;2.特殊交易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知识精华】
1.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第1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合同变更三种情形 |
原合同是继续还是终止 |
合同变更部分特征 |
最终合同形式 |
情形一:合同变更部分作为单独合同迸行会计处理的情形。 |
原合同继续 |
可明确区分的商品及合同价款,且新增合同价款反映了新增商品单独售价的 |
原合同继续,变更合同作为新单独合同 |
情形二:合同变更作为原合同终止及新合同订立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形。 |
原合同终止 |
不属于情形一,且在合同变更日已转让商品与未转让商品之间可明确区分的 |
原合同终止,原合同未履行部分+合同变更部分作为新合同 |
情形三:合同变更部分作为原合同的组成部分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形。 |
原合同继续 |
不属于情形一,且在合同变更日已转让商品与未转让商品之间不可明确区分的 |
原合同继续且扩大范围(包含合同变更部分) |
第2步,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第3步,确定交易价格;
第4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第5步,履行各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区分时点or时段)。
2.关于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事项 |
会计处理 |
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 |
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按照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即,不包含预期因销售退回将退还的金额)确认收入,按照预期因销售退回将退还的金额确认负债;同时,按照预期将退回商品转让时的账面价值,扣除收回该商品预计发生的成本(包括退回商品的价减损)后的余额,确认为一项资产,按照所转让商品转让时的账面价值,扣除上述资产成本的净额结转成本。 |
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 |
2种质量保证 (1)构成单项履约义务的质量保证:服务类质量保证 (2)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的质量保证:保证类质量保证 |
考点2:利润总额的计算
【考察频次】9次
【考察方式】1.考察影响利润总额或者营业利润的交易或事项;2.计算给出事项影响营业利润或者利润总额的金额
【知识精华】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敞口套期收益±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其他收益
【提示】
(1)营业利润=“1314”,企业对营业利润的爱是“一生一世”。
即:1个收入(营业收入),3类费用(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1个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新增信用减值损失),4个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其他收益,新增净敞口套期收益)
(2)只要影响以上公式的项目,就影响营业利润
(3)3个不影响营业利润的损益科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提示】影响损益=影响利润总额,所有损益科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损益,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不影响营业利润。
考点3:各损益科目的核算范围
【考察频次】12次
【考察方式】1.主要考察计入管理费用的交易或事项;2.影响其他损益科目的交易事项
【知识精华】
项目 |
核算范围 |
营业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原材料、单独计价包装物、投资性房地产等;出租收入) |
营业成本 |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费。 提示:计入税金及附加的主要是在使用环节、销售环节发生的税费,采购环节税费一般计入成本(可抵扣进项税额、消费税除外) |
销售费用 |
因销售商品和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各种费用。 (1)因销售商品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商品维修费、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 (2)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
管理费用 |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包括:企业筹建期间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经营租赁费、折旧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融资租赁发生履约成本、经营租赁发生初始直接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控股合并发生的交易费用等 【提示】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费用化支出以前计入管理费用,现在计入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分期收款方式下“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 【提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在“研发支出”“制造费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
资产减值损失 |
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下列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损失: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3)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4)套期会计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 |
投资收益 |
(1)出售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除外)、金融负债、长期股权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 (2)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交易费用 |
资产处置收益 |
(1)企业出售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 (2)处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 |
其他收益 |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包括:债务重组利得、权益法长投初始成本小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罚没利得、政府补助(与日常活动无关)、确认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库存现金盘盈利得、接受捐赠利得等 【提示】营业外收入不影响营业利润,影响利润总额 |
营业外支出 |
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存货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导致) 【提示】非常损失是指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 |
考点4:政府补助
【考察频次】2次
【考察方式】1.主要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科目
【知识精华】
1.政府补助的认定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特征:无偿性、涉及资产直接转移
包括:无偿拨款、税收返还(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财政贴息、无偿给予资产
不包括:增值税出口退税、所得税减免
2.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1)2个方法:总额法(计入收益)、净额法(冲减成本费用)
(2)2个用途:与资产相关、与收益相关
(3)2个科目:其他收益(与日常活动相关)、营业外收入(与日常活动无关)
|
总额法 |
净额法 |
|
与资产相关 |
收到政府补助先确认递延收益(负债),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计入损益(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资产被提前出售、报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
收到政府补助时先确认递延收益(负债),在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时冲减其账面价值。 |
|
与收益相关 |
补偿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 |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直接冲减相关成本 |
补偿以后期间的成本费用 |
收到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
收到时先确认递延收益,在以后冲减相关成本费用 |
【提示】对于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应当整体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考点5:产品成本
【考察频次】5次
【考察方式】1.主要计算约当产量法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分配
【知识精华】
1.产品成本核算的原理
原理:先归集各类费用,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在不同产品之间,以及同一产品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分配来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分配标准: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等
分配去向:(1)不同产品之间;(2)同一产品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
2.约当产量法
原理:将月末在产品按完成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即约当产量,然后将全部成本在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适用: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计算公式及步骤:
(1)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2)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3)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
(4)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提示】考试一般考需要经过2道生产工序的情形,假设第一道工序需要a小时,第二道工序需b小时,每道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都为50%,则第一道工序在产品整体完工程度=a×50%/(a+b),第二道工序在产品整体完成程度=(a+b ×50%)/ (a+b)
3.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1)品种法: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产品或管理上不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
(2)分批法: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以每批或每件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
(3)分步法: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产品且管理上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分步法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适用于各步骤半成品有独立的经济意义,管理上要求核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不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出的费用和应由产成品负担的份额,将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产成品应负担的份额平行汇总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