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5天(会计)终极冲刺包-Day2

第二天给你们安排了16个重难点精华总结内容,你们先把今天的内容全部都过一遍,在看的过程中查漏补缺,然后再做今天给你们安排的题目(真题组卷),你们去做我们题库安排的【今日必做题】即可,对于错题要及时消化巩固。

考点20:借款费用的计量

类别

处理原则

会计分录

专门借款

在资本化期间,全部资本化(闲置收益冲资本化金额)

借:在建工程(资本化金额)

  应收利息(闲置部分投资收益)

 贷:应付利息(全部利息支出)

一般借款

在资本化期间,实际占用部分发生的利息支出资本化(用多少算多少)

计算公式:

资本化金额=累计占用金额加权数×平均利率

平均利率=总利息/总本金

 

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资本化金额)

  财务费用(费用化金额)

 贷:应付利息(全部利息支出)

 

【彬哥笔记】

(1)首先确定资本化期间:只有在资本化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才可能资本化;非资本化期间,一律费用化。

(2)然后要区分专门借款一般借款先专门、再一般,单独处理

专门借款:在资本化期间全部资本化,闲置部分取得收益,冲资本化金额

一般借款:在资本化期间实际占用部分才资本化,不用考虑闲置部分取得收益

(3)具体计算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专门借款全部利息支出-闲置部分取得的收益

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实际占用金额×年平均利率×占用期/资本化期

实际占用金额=全部支出-专门借款

年平均利率=全部一般借款的总利息÷总本金

【提示】为什么要考虑时间加权,类似于折旧,先求年折旧额,要考虑当年实际折旧月份数

避坑指南:

做题时,一定要画图,标注每笔支出的金额、时间、占用专门借款还是一般借款,专门借款闲置金额和时间。

【提示】

跨年度时,求一般借款借款的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往往只考虑第二年新发生支出,忽视第一年已经发生支出。

考点21:或有事项的计量

(一)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最佳估计数

连续范围、等概率:取中间值(算数平均数)

其他情况

单个项目:最可能发生的金额

多个项目: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加权平均数)

(二)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

1.企业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由第三方补偿的,该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

2.确认的补偿金额不能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更不能直接扣减预计负债

考点22:或有事项的运用

情形

会计处理

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

①期末计提

借:管理费用(诉讼费)

  营业外支出(赔偿支出)

 贷:预计负债

②收到判决

借:预计负债(原计提金额)

  营业外支出(差额,倒挤)

 贷:其他应付款(法院判决金额)

债务担保

借:营业外支出(担保损失)

 贷:预计负债

产品质量保证

计提产品质量保修费

借:销售费用

 贷:预计负债

实际发生产品质量保修费

借: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等

亏损合同

①亏损合同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确认为预计负债

②预计负债的计量应当反映退出该合同的最低净成本,即履行该合同的成本与未能履行该合同而发生的补偿或处罚两者之中的较低者

③如果与亏损合同相关的义务不需支付任何补偿即可撤销,企业通常就不存在现时义务,不应确认预计负债

④有标的资产先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超过部分再确认预计负债

重组义务

重组义务的计量:仅限包括与重组义务直接相关的支出,即员工遣散费(自愿+强制)、资产租赁撤销费,其他支出都不是

 

【彬哥笔记】

1.重组义务的计量

企业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预计负债金额。

直接支出包括人员遣散费(自愿+强制)、将不再使用的厂房、设备的租赁撤销费;不包括留用职工岗前培训、市场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等支出。

支出项目

包括

不包括

与重组无关的原因

会计处理

自愿遣散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强制遣散

 

 

不再使用的厂房租赁合同撤销

 

 

借:营业外支出

 贷:预计负债

将职工和设备从拟关闭的工厂转移到继续使用的工厂

 

支出与继续进行的活动相关

尚未发生费用,实际发生再进行正常会计处理

剩余职工的再培训

 

支出与继续进行的活动相关

新经理的招募成本

 

支出与继续进行的活动相关

推广公司新形象的营销成本

 

支出与继续进行的活动相关

对新分销网络的投资

 

支出与继续进行的活动相关

重组的未来可辨认经营损失(最新预计值)

 

支出与继续进行的活动相关

特定不动产、厂场和设备的减值损失

 

减值准备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评估,并作为资产的抵减项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考试常见的问答方式(出题陷阱)

(1)应确认的预计负债的金额=员工补偿+租赁撤销费

(2)应计入“预计负债”科目或项目的金额=租赁撤销费

(3)影响损益或利润总额的金额=员工补偿+租赁撤销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考点23:金融资产的分类和重分类

要点

分类

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业务模式

金融资产的类别

①债权投资

满足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简单债务工具)

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②其他债权投资

兼有: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

③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他(债务工具+权益工具+其他)

④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权益工具投资+非交易性+特殊指定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可以重分类

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债务工具投资,如果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可以重分类)

不可以重分类

金融负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彬哥笔记】金融资产分类解题技巧:要按照2步来判断

第1步:看是否满足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不满足→第3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满足→第2步,继续看业务模式

第2步:看业务模式

模式1:第1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模式2:第2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其他模式:第3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考点24:4类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总结

交易或事项

账务处理

初始计量

计量原则

公允价值

交易费用

①一般:计入初始成本

②特殊: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或

应收利息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进行处理

后续计量

计量原则

①债权投资:以摊余成本计量,按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投资收益)

②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科目

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是否考虑减值

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按预期信用损失法,计入信用减值损失,以后期间可以转回

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不考虑减值

处置

实际收到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留存收益

其他投资收益

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的结转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不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其他债权投资:把其他综合收益结转到投资收益

③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把其他综合收益结转到留存收益

 

【彬哥笔记】

(1)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通用公式:当期公允价值变动发生额=期末公允-期末账面价值(调整前)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调整前)=上期期末公允价值,所以,其公允价值变动=期末公允-上期期末公允,即相邻两个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之差。

其他债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调整前)=上期期末公允+本期变动(利息调整的摊销),所以,其公允价值变动≠期末公允-上期期末公允

(2)摊余成本的计算

公式: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票面利息-计提损失准备(如有)

除了其他债权投资,摊余成本=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备抵科目余额

摊余成本,也可以理解为剩余本金,即该时点对方还欠你的金额(如果是资产)或者你欠对方的金额(如果是负债)。

(3)求“其他债权投资”期末公允价值变动2个方法

方法1:通过画丁字账求期末账面价值,然后用公式:

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期末公允价值-调整公允价值变动前的账面价值

推荐大家使用这个方法,简单明了,会画丁字账就行。

方法2:直接通过公式计算:

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期末公允价值-期末摊余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期初余额

即:先通过比较期末公允价值与期末摊余成本,求出“公允价值变动”二级科目应有余额,然后再减去期初已有余额,这个差额就是“公允价值变动”二级科目的本期增减变动额。

这个方法有点绕,很多同学不清楚这个公式怎么来的,不建议大家使用。但因为官方教材用的是第2个方法,在这把推导过程做个说明:

上面说过,“其他债权投资”有3个明细科目,分别为“成本”、“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不考虑减值情况下:

期末账面价值=“成本”、“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三个明细科目余额之和

期末摊余成本=“成本”、“利息调整”两个明细科目余额之和。

因此,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期末公允价值-调整公允价值变动前的账面价值

=期末公允价值-三个明细科目余额之和

=期末公允价值-期末摊余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期初余额

考点25:金融工具减值三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阶段

特征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

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

预期信用损失

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利息收入

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已计提减值准备)×实际利率

考点26: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一)初始计量

步骤

概述

1、确定租赁期

①开始日:可使用日,非约定开始日

②3个选择权:预期行权才考虑

 

2、确认租赁负债

(租赁付款额及其

现值)

①本质:因租赁应付而未付的款项

②科目: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未确认融资费用

其中:

①租赁付款额:2个租金(固定+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金)+3个行权价款(预期行权才考虑)+1个因担保预期支付价款(补差额,而非全部担保金额)

②现值:租赁内含利率→增量借款利率

③未确认融资费用=租赁付款额-现值

3、确认使用权资产

①本质:因租赁支付的总价款,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②科目:使用权资产、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

与确认使用权资产相关会计处理

类别

构成

拆分分录

总分录

①预付款:

预付账款

预付租金

借:使用权资产

 贷:预付账款

借:使用权资产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③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③

   银行存款②

            预付账款①

             预计负债③

②现付款:

银行存款

现付租金

借:使用权资产

 贷:银行存款

初始直接费用(佣金)

③未付款:

负债

未付租金

—租赁负债

借:使用权资产 (现值)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恢复费用

—预计负债

借:使用权资产 (现值)

 贷:预计负债

 

【彬哥笔记】

如果存在租赁激励,要扣除租赁激励

(二)后续计量

类别

构成

分录

备注

使用权资产

折旧

借:管理费用等(受益原则)

 贷: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

开始:一般当月,也可以下月

期限:孰短

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

不可以转回

租赁负债

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增加负债

支付租金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贷:银行存款

减少负债

重新计量

借:使用权资产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或作相反的分录)

2个租金改变(因浮动利率可变租金-新利率,其他-原利率)+3个行权改变(新利率)+1个担保改变(原利率)

 

【彬哥笔记】

①发生未纳入租赁负债的可变租金: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②租赁资产后期发生改良支出,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非使用权资产)

考点27: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一)初始计量

步骤

概述

1、确定租赁类别

①融资租赁:风险报酬转移(转移所有权、租期75%、价值90%、专用性质)

②经营租赁:非融资租赁

2、确定应收融资租赁款及其现值

①本质:因租赁应收而未收的款项

②科目: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未实现融资收益/未担保余值

其中:

①租赁收款额:租赁收款额=2个租金(固定+部分可变)+3个行权价款(预计行权才考虑)+1个担保余值(此处与租赁付款额不同)

②未担保余值:余值-担保余值

③现值:采用租赁内含利率折现

④未实现融资收益=租赁收款额-现值

【提示】租赁投资净额=租赁收款额现值+未担保余值现值=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

3、确认资产处置损益产处置损益

资产处置损益=租赁资产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4、相关会计分录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           (租赁收款额)

         ——未担保余值         (如果存在未担保余值)

 贷: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     (租赁收款额、未担保余值-现值)

银行存款                             (初始直接费用)

   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资产账面价值)

   资产处置损益                         (租赁资产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提示】租赁保证金计入“其他应付款” ,以后可以抵扣租金或者计入营业外收入

(二)后续计量

步骤

会计处理

1、计提利息收入

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计入租赁收入: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

2、收到租金

冲租赁收款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

3、取得未纳入租赁收款额的可变租金(销售提成等)

计入当期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租赁收入

考点28:售后租回

定义

售后租回是一种特殊的租赁业务,是指卖方(即承租人)将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方(即出租人)租回,习惯上称之为“售后租回”

解析

思路

 

1、判断转让资产是否构成销售

不构成:类似售后回购,属于融资行为(质押借款)

构成:混合交易(出售+租赁)

2、构成销售的售后租回

核心难点:为了避免虚增使用权资产和资产处置损益,准则只认同部分出售,即:对原资产,要按部分处置、部分转换的思路处理

转换部分:按账面价值转为使用权资产,不确认资产处置损益

          使用权资产入账成本=转换部分账面价值=原资产账面价值×转换比例

处置部分:确认资产处置损益

资产处置损益=处置部分公允价值-处置部分账面价值

=处置比例×(原资产公允价值-原资产账面价值)

转换比例:转换部分公允价值/原资产公允价值=租赁负债公允价值/原资产公允价值

处置比例:处置部分公允价值/原资产公允价值=(原资产公允价值-转换部分公允价值)/原资产公允价值=1-转换比例

【提示】收到对价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属于预付租金(<公允价值)or额外融资(>公允价值)

考点29:持有待售分类

持有待售的

长期股权投资

子公司

 ①丧失控制权:全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个别报表长投全部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

合并报表所有资产、负债分别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以及持有待售负债,合并范围不变。

 ②不丧失控制权: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联营、合营企业

 ①预计出售部分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

 ②剩余部分继续按照权益法进行持续计量

考点30:其他综合收益

定义

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分类

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

②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额

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公允价值变动(指定的金融负债)

④权益法下不能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权益法下根据被投资企业①-③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

以后会计期间满足条件时能重分类进损益

非投→公投资产增值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

②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金融资产重分类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

④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准备

现金流量套期准备(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套期有效部分)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⑦权益法下能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权益法下根据被投资企业①-⑥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

 

【彬哥笔记】

这里有很强的可考性:

(1)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不转入当期损益

(2)但是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注意:(1)和(2)的区别是“指定为”三个字

考点31:合同变更:2个条件→3种情形

2个条件

3种情形

条件1:变更部分

(新增商品可区分+新增价款反映单独售价)

条件2:原合同

(原合同已履行与未履行部分可区分)

——

情形1:作为单独合同

×

情形2:原合同终止+新合同成立

×

×

情形3:作为原合同组成部分

考点32:确定交易价格

特殊因素

会计处理

可变对价

①判断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即确认收入后是否不会发生转回)

满足:在合同开始日计入交易价格(即收入);

不满足:不能在合同开始日计入交易价格,等以后不确定性消除时再计入交易价格(即收入),比如按销售或使用情况收取特许权使用费

②确定最佳估计数

2可能情况最可能金额

多种可能情况期望值

重大融资成分

要区分收入与融资成分,分别处理

收入:转移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按单独售价或公允价值计量

融资成分:合同价款与商品单独售价的差额,属于融资成分

①企业给客户提供融资:先发货(确认收入),再收款(冲减长期应收款),期间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

②客户给企业提供融资:先收款(确认合同负债),再交货(确认收入),期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非现金对价

确认收入金额的顺序

收到非现金对价的公允价值→转让商品的单独售价

非现金对价公允价值的变动

按非现金对价在合同开始日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非现金对价在以后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调收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把收到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应付客户对价

①应当将该应付对价冲减交易价格,但应付客户对价是为了自客户取得其他可明确区分商品的除外。

②在将应付客户对价冲减交易价格处理时,企业应当在确认相关收入与支付(或承诺支付)客户对价二者孰晚的时点冲减当期收入。

考点33: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要点

说明

确认确认原则原则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内履行履约义务

判断条件

(满足之一)

①客户在企业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②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③企业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该企业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确认收入方法

①按照履约进度分期确认收入;②履约进度的估计:产出法、投入法

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判断条件

如果不属于时段义务,就属于时点义务

确认收入时点

在转移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判断控制权转移的5个迹象:

①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

②企业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③企业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但是,客户占有实物并不意味其就一定取得了该商品的控制权。

④企业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

⑤客户已接收该商品。当商品通过客户的验收,通常表明客户已经接受该商品。

特殊安排

①委托代销

委托方发出商品时,控制权没有转移,不能确认收入。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②售后代管

4个转移控制权的条件:要有商业实质+商品可区分+商品可随时交付+商品不能使用

考点34:合同成本

要点

说明

合同取得成本

确认条件

①为取得合同发生+②增量成本销售佣金)+③预期能够收回

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

无论是否取得合同均会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为准备投标资料发生的相关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除非这些支出明确由客户承担。

合同履约成本

确认条件

为履行合同发生+不应确认其他资产+满足3个条件:

①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

②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③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

管理费用,除非这些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

非正常消耗支出。

③与履约义务中已履行部分相关的支出。

④无法在尚未履行的与已履行的履约义务之间区分的相关支出。

 

【彬哥笔记】

合同成本属于资产,期末减值处理类比存货,以后可以转回。

考点35: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

1.转移控制权时: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收到售价

预期退还金额:预计负债

不用退还金额:主营业务收入

发出商品

预期退货金额:应收退货成本

不用退货金额:主营业务成本

2.资产负债表日重估退货率:多退少补

预计负债

调低退货率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调高退货率

预计负债

应收退货成本

调低退货率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调高退货率

应收退货成本

3.退货期满时:冲收入、冲成本(跟确认收入、结转成本作相反的分录)

1)实际退货<估计退货

预计负债、应收退货成本够冲抵,要把剩余金额分别结转到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2)实际退货>估计退货

预计负债、应收退货成本不够冲抵,超出部分要继续冲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二)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

要区分2种类型的质量保证

1.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服务类):单独购买或者属于既定标准之外的单独服务,分摊交易价格,单独确认收入;

2.不够成单项履约义务(保证类):按或有事项(产品质量保证)处理。

(三)主要责任人和代理人

1.区分原则:是否在转让前控制商品

2.作为主要责任人的常考情形

(1)自第三方取得商品控制权后再转让

(2)能够主导第三方代表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

(3)自第三方取得控制权后,提供重大服务将商品与其他商品整合成组合产出转让给客户。

3.要考虑的其他因素:转让商品的主要责任、存货风险、价格决定。

(四)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

要区分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

区分标志:是否提供重大权益,即客户享受到真正的好处(比如享受超过市场平均的折扣)

是:作为单项履约义务,例如奖励积分。

否:不作为单项履约义务

(五)授予知识产权许可

分析思路: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属于某一时段还是某一时点

1.某一时段履行:同时满足3个条件(企业从事重大影响活动、活动对客户将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活动不会导致向客户转移商品)

2.按销售或事情情况收取特许权使用费的,应当在以下两项孰晚的时点确认收入:

(1)客户后续销售或试用行为实际发生

(2)企业履行相关履约义务

(六)售后回购

区分2种情形处理:

情形1远期安排一定回购:企业具有回购权利或义务,客户未取得商品控制权

权利:回购价<原售价租赁交易

义务:回购价>原售价融资交易

情形2应客户要求回购商品(客户有选择权)

合同开始日评估客户是否具有行使该要求权的重大经济动因:

(1)无(回购价<回购时市场价):按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交易处理

(2)有(回购价>回购时市场价):同情形1处理

回购价<原售价,租赁交易

回购价>原售价,融资交易

 

【彬哥笔记】合同取得成本VS合同履约成本VS主营业务成本

 

合同取得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定义

是指企业取得合同发生的、预计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如销售佣金)

是指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按照本准则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的成本。

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一般在转移商品控制权时,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区别

属于资产,在取得合同之前发生。

属于资产,在取得合同之后,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

属于费用,由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等资产结转而来。

 

(九)社会资本方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合同的会计处理

双特征

①社会资本方在合同约定的运营期间内代表政府方使用PPP项目资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社会资本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间内就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获得补偿

双控制

①政府方控制或管制社会资本方使用PPP项目资产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对象和价格;

②PPP项目合同终止时,政府方通过所有权、收益权或其他形式控制PPP项目资产的重大剩余权益。

会计

处理

社会资本方提供建造服务(含建设和改扩建)或发包给其他方等,应当确定其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并进行会计处理,确认合同资产

①社会资本方根据PPP项目合同约定,在项目运营期间,有权向获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 但收费金额不确定的,该权利不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应当在PPP项目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相关PPP项目资产的对价金额或确认的建造收入金额确认为无形资产,并按照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形资产模式”)。

②社会资本方根据PPP项目合同约定,在项目运营期间,满足有权收取可确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条件的,应当在社会资本方拥有收取该对价的权利(该权利仅取决于时间流逝的因素)时确认为应收款项,并按照金融工具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金融资产模式”)。

③社会资本方应当在PPP项目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相关PPP项目资产的对价金额或确认的建造收入金额,超过有权收取可确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差额,确认为无形资产(“混合模式”)。

彬哥

笔记

①如果社会资本方根据PPP 项目合同约定,提供多项服务(如既提供PPP项目资产建造服务,又提供建成后的运营服务维护服务)的,应当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将交易价格按照各项履约义务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分摊至各项履约义务。

②在PPP项目资产的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社会资本方应当按照借款费用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下述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部分,社会资本方在相关借款费用满足资本化条件时,应当将其予以资本化,记入“PPP借款支出”科目,并在PPP项目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至无形资产。除上述情形以外的其他借款费用,社会资本方均应予以费用化,计入财务费用

③社会资本方根据PPP项目合同,自政府方取得其他资产,该资产构成政府方应付合同对价的一部分的,社会资本方应当按照收入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不作为政府补助

④为使PPP项目资产保持一定的服务能力或在移交给政府方之前保持一定的使用状态,社会资本方根据PPP项目合同而提供的服务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的,应当将预计发生的支出,按照或有事项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4条回复

阅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