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公司的优先股股东的必要报酬率比债权人高,同一公司的优先股股东的必要报酬率比普通股股东低。
优点 |
1.与债券相比,不支付股利不会导致公司破产;没有到期期限,不需要偿还本金。 2.与普通股相比,发行优先股一般不会稀释股东权益。 |
缺点 |
1.优先股股利不可以税前扣除,是优先股筹资的税收劣势。 2.优先股的股利通常被视为固定成本,与负债筹资的利息没有什么差别,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并进而增加普通股的成本。 |
【例题4·多选题】下列情形中,优先股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的有( )。(2017年) A.公司增发优先股 B.修改公司章程中与优先股有关的内容 C.公司一次或累计减少注册资本超过10% D.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 【答案】ABCD 【解析】除以下情况外,优先股股东不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股份没有表决权:(1)修改公司章程中与优先股相关的内容;(2)一次或累计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0%;(3)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4)发行优先股:(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
1、认股权证和看涨期权的异同
|
认股权证 |
股票看涨期权 |
|
相同点 |
(1)都以股票为标的资产,其价值随股票价格变动; (2)到期前都具有选择权; (3)都有固定的执行价格。 |
||
不同点 |
行权时股票来源 |
是新增股票,存在稀释问题 |
来自二级市场,不存在稀释问题 |
时间 |
时间长 |
时间短 |
|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 |
不能假设有效期内不分红,故不适用 |
适用 |
2、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
(1)优点:①一次发行、二次融资的作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②发行人主要是高速增长的小公司,这些公司有较高的风险,直接发行债券需要较高的票面利率。通过发行附有认股权证的债券,是以潜在的股权稀释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利息。
(2)缺点:①灵活性较差。发行人一致都有偿还本息的义务,因无赎回和强制转股条款,从而在市场利率大幅降低时,发行人需要承担一定的机会成本;②发行者主要目的是发行债券而不是股票,是为了发债而附带期权;③认股权证的执行价格,一般比发行时的股价高出20%至30%。如果将来公司发展良好,股票价格会大大超过执行价格,原有股东会蒙受较大损失;④附带认股权证债券的承销费用高于债务融资。
【例题5·多选题】某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公司计划发行10年期限的附认股权债券进行筹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0年) A.认股权证是一种看涨期权,可以使用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模型对认股权证进行定价 B.使用附认股权债券筹资的主要目的是当认股权证执行时,可以以高于债券发行日股价的执行价格给公司带来新的权益资本 C.使用附认股权债券筹资的缺点是当认股权证执行时,会稀释股价和每股收益 D.为了使附认股权债券顺利发行,其内含报酬率应当介于债务市场利率和普通股成本之间 【答案】CD 【解析】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假设没有股利支付,看涨期权可以适用。认股权证不能假设有效期限内不分红,5-10年不分红不显示,不能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选项A错误;选项B,认股权证筹资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相应债券的利率,所以B错误。 |
1、可转换债券的主要条款
特征 |
说明 |
转换比率 |
转换比率是债权人将一份债券转换成普通股可获得的普通股股数。 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
转换期 |
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期可以与债券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债券的期限。 |
赎回条款 |
设置赎回条款的目的:①可以促使债券持有人转换股份;②可以使发行公司避免市场利率下降后,继续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较高的债权票面利率所蒙受的损失。 |
回售条款 |
回售条款指在达到某一条件时,债券投资者可以强制将债券销售给发行债券的公司,设置回售条款可以保护债券投资人的利益; 设置回售条款是为了保护债券投资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避免遭受过大损失,降低风险。 |
强制性转换条款 |
设置强制性转换条款,是为了保证可转换债券顺利地转换为股票,实现发行公司扩大权益筹资的目的。 |
2、可转换债券的成本的测算
确定纯债券的价值 |
债券的价值是不含看涨期权的普通债券的价值 债券的价值=利息的现值+本金的现值 |
分析期权部分的转换价值 |
债券转换价值是债券转换成的股票价值。 转换价值=股价×转换比例 第i年股价=初始股价×(1+预期增长率)i |
分析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 |
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应当是纯债券价值和转换价值两者中较高者。 |
分析市场价值 |
市场价值不会低于底线价值 |
赎回价值 |
可转换债券设置有赎回保护器,在此之前发行者不可以赎回。 若赎回价格<底线价值,则选择转股。 |
分析筹资成本 |
求出上式中的折现率(i),就是可转换债券的税前成本,再乘以(1-T)就是税后成本。 |
确定票面利率是否合适 |
可转换债券的税前筹资成本应在普通债券利率与税前股权成本之间。 【注】若票面利率不合适,我们要修改筹资方案,修改途径包括:提高每年支付的利息、提高转换比例或延长赎回保护期间。 |
【例题6·计算题】某公司目前因项目扩建急需筹资1亿元,拟按面值发行可转换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5%,每年末付息一次,期限5年,转换价格为25元(可转换债券发行一年后可以转换为普通股),该公司股价目前为22元每股,预期股利0.715元每股,预计未来年增长率8%。公司设定了可赎回条款,若4年后,当股价票格连续20个交易日不低于转换价格的120%时,公司有权以1050元的价格赎回该债券。市场上类似的普通债券税前资本成本为10%。为方便计算,假定转股必须在年末进行,赎回在达到赎回条件后可立即执行。该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发行日每份可转换债券的纯债券价值? (2)计算第4年末每份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 (3)该可转换债券能否被投资者接受?为什么? (4)若要该可转换债券能够被投资者接受,可转换债券票面利率的变动范围(票面利率的变动以1%为单位)(2012年) 【答案】 (1)发行日每份纯债券的价值=1000×5%× (P/A,10%,5)+1000×(P/F,10%,5)=50 ×3.7908+1000×0.6209=810.44(元) (2)第4年年末债券价值=1000×5%×(P/A,10%,1) +1000×(P/F,10%,1)=50×0.9091+1000 ×0.9091 =954.56(元) 第4年年末股票价格=22×(1+8%)4=29.93(元) 转换比率=1000/25=40 第4年年末转换价值=股价×转换比率=29.93× 40=1197.20(元) 因1197.2>954.56,故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是1197.20元。 (3)第4年末的转换价值为1197.20元,赎回价格为1050元,投资人应当选择在第4年末转股。 设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为r,则有: 1000=1000×5%×(P/A,r,4)+1197.20×(P/F,r,4) 当r=10%时,未来流入现值=50×3.1699+1197.20 ×0.6830=976.18(元) 当r=9%时,未来流入现值=50×3.2397+1197.20 ×0.7084=1010.08(元) (r-9%)/(10%-9%)=(1000-1010.08)/(976.18- 1010.08) 利用内插法求得r=9.30% 因类似的普通债权的税前资本成本为10%,适合的可转换债券的税前筹资成本应在普通债券利率与税前股权成本之间,即10%大于9.3%,故该债券不可被投资者接受。 (4)股票的资本成本=0.715/22+8%=11.25% 股票的税前资本成本=11.25%/(1-25%)=15% 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应处于10%到15%之间 设票面利率为R 当税前资本成本为10%时 1000=1000×R×(P/A,10%,4)+1197.20×(P/F,10%, 4)=1000×R×3.1699+1197.20×0.6830 R=5.75%=6% 筹资方案可行的最低票面利率为6%。 当税前资本成本为15%时, 1000=1000×R×(P/A,15%,4)+1197.20×(P/F,15%, 4)=1000×R×2.855+1197.20×0.5718 R=11.05%=11% 筹资方案可行的最高票面利率为11%。 故,可转换债券筹资方案的票面利率应在6%~11%之间。 |
经营租赁:租赁物短期使用权的交易合同。典型的是短期的、可撤销的、不完全补偿的毛租赁;最主要的外部特征是租赁期短
融资租赁: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赁费的合同。典型的是长期的、不可撤销的、完全补偿的净租赁;最主要的外部特征是租赁期长
(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均匀扣除。
(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也就是说,税法只承认经营租赁是真正的租赁,所有融资租赁都是名义租赁并认定为分期付款购买。
租赁分析的基本模型如下:
租赁净现值=租赁的现金流量总现值-借款购买的现金流量总现值
【例题7·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处于上升阶段,为增加产能,公司拟于2018年初添置一台设备,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自行购置。预计设备购置成本160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净残值为5%,预计该设备使用4年,每年年末支付维护费用16万元,4年后变现价值400万元。 方案二:租赁,甲公司租用设备进行生产,租赁期4年,设备的维护费用由提供租赁服务的公司承担,租赁期内不得撤租,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租赁费总计1480万元,分4年偿付,每年年初支付370万元。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税前有担保的借款利率为8%。 要求: (1)计算方案一的初始投资额,每年折旧抵税额、每年维护费用税后净额、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净额,并计算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 (2)判断租赁性质,计算方案二的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 (3)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平均年成本,判断甲公司应该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2017) 【答案】 (1)方案一的初始投资额为1600(万元) 每年折旧额=1600×(1-5%)/5=304(万元) 年折旧抵税额=304×25%=76(万元) 每年维护费税后净额=16×(1-25%)=12(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收益纳税额=(400-(1600-304×4))×25%=4(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现金净流量=400-4=396(万元) 购置方案折现率=8%×(1-25%)=6% 购方案现金流出总现值=1600+12×(P/A,6%,4)-76×(P/A,6%,4)-396×(P/F,6%,4)=1600+12×3.4651-76×3.4651-396×0.7921 =1064.56(万元)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1064.56/(P/A,6%,4)=1064.56/3.4651=307.22(万元) (2)租赁期限占资产使用年限的4/5×100%=80%,超过75%,因此租赁属于融资租赁。租金不可以直接抵税。 租赁方案折现率=8%×(1-25%)=6% 每年折旧额=(1480-1480×5%)/5=281.2(万元) 年折旧抵税额281.2×25%=70.3(万元) 设备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期未资产变现流入=0 期末资产账面价值=1480-281.2×4=355.2(万元) 期末资产变现损失抵税=355.2×25%=88.8(万元) 租赁方案的现金流出总现值=370+370×(P/A,6%,3)-70.3×(P/A,6%,4)-88.8×(P/F,6%,4)=370+ 370×2.6730-70.3×3.4651-88.8×0.7921 =1045.07(万元)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1045.07/(P/A,6%,4)=1045.07/3.4651=301.60(万元) (3)方案一的平均年成本大于方案二的平均年成本,所以甲公司应选择方案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