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样方法3)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

三、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o_1ci11lmaejut1bpb1eb85ol11fg7.png

图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运用流程

细节测试的目的是识别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中存在的重大错报。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单个重大项目逐一实施检查,注册会计师进行单独测试的所有项目都不构成抽样总体。增加单独测试的账户可以减少样本规模。

在定义抽样单元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或替代程序的难易程度。

1. 货币单元抽样

优点

  1. 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2. 在确定样本规模时无须考虑直接总体的特征(如变异性)
  3. 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无需通过分层减少变异性
  4. 如果项目金额等于或大于选样间距,货币单元抽样将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即该项目一定会被选中;
  5. 如果CPA预计不存在错报,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6. 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缺点

  1. 不适用于测试低估,因为被低估的项目被选取的概率更低;。
  2. 零余额负余额账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3. 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货币单元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CPA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4. 在货币单元抽样中CPA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但如果相关的会计数据以电子形式储存,就不会额外增加大量的审计成本。
  5. 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2. 传统变量抽样

优点

(1)如果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传统变量抽样可能只需较小的样本规模就能满足审计目标;

(2)注册会计师关注总体的低估时,使用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合适;

(3)需要在每一层追加选取额外的样本项目时,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扩大样本规模;

(4)对零余额或负余额项目的选取,传统变量抽样不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缺点

(1)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复杂,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

(2)在传统变量抽样中确定样本规模时,注册会计师需要估计总体特征的标准差,而这种估计往往难以作出,注册会计师可能利用以前对总体的了解或根据初始样本的标准差进行估计;

(3)如果存在非常大的项目,或者在总体的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且样本规模比较小,正态分布理论可能不适用,注册会计师更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4)如果几乎不存在错报,传统变量抽样中的差异法和比率法将无法使用。

在细节测试中运用传统变量抽样时,常见的方法:均值法、差额法和比率法。

 

计算方法

适用

不适用

均值法

样本审定金额的平均值=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估计总体金额=样本审定金额的平均值×总体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

——

未对总体进行分层

差额法

样本平均错报=(样本账面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样本平均错报×总体规模

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推断的总体错报

错报金额与项目的数量紧密相关

预计没有差异或只有少量差异

比率法

比率=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比率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

错报金额与项目的金额紧密相关

3.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影响样本规模因素

样本规模变动情况

说明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反向变动

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②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③针对同一审计目标或财务报表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

可容忍错报

反向变动

可容忍错报可能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预计总体错报

同向变动

预计总体错报不应超过可容忍错报;

总体的变异性

同向变动

(1)如果使用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不需要量化总体标准差,但需要定性估计总体的变异性;

(2)对总体进行分层,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

总体规模

影响很小

——



 

【例题13·非统计抽样示例】注册会计师准备使用非统计抽样法,通过函证测试ABC公司20×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20×7年12月31日,ABC公司应收账款账户共有935个,其中:借方账户有905个,账面金额为4 250 000元;贷方账户有30个,账面金额为5 000元。

【分析】

序号

步骤

分析

1

确定测试目标

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

2

定义总体

(1)单独测试30个贷方账户;

(2)另有5个借方账户被视为单个重大项目(单个账户的账面金额大于50 000元,账面金额共计500 000元),实施100%检查;

(3)剩下的900个应收账款借方账户就是注册会计师定义的总体,总体账面金额为3750000元。

3

定义抽样单元

每个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

4

确定样本规模和确定样本量

(1)考虑总体的变异性:将总体分成两层,第一层包含250个账户(单个账户的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5 000元),账面金额共计2 500 000元;第二层包含650个账户(单个账户的账面金额小于5 000元),账面金额共计1 250 000元;

(2)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为10%;

(3)可容忍的错报为150 000元;

(4)预计的总体错报为30 000元;

(5)查表得到样本量为86;

(6)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认为这个样本规模是适当的,不需要调整。

5

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

(1)注册会计师根据各层账面金额在总体账面金额中的占比大致分配样本,从第一层选取58个项目,从第二层选取28个项目;

(2)注册会计师对91个账户(86个样本加上5个单个重大项目)逐一实施函证程序,收到了80个询证函回函;

(3)注册会计师对没有收到回函的11个账户实施了替代程序,认为能够合理保证这些账户不存在错报。

6

推断总体的错报及考虑抽样风险

(1)在收到回函的80个账户中,有4个存在高估,列表如下:(单位:元)

账户

总体账面金额

样本账面金额

样本审定金额

样本错报金额

单个重大账户

500 000

500 000

499 000

1 000

第一层

2500 000

739 000

738 700

300

第二层

1250 000

62 500

62 350

150

合计

4250 000

1301 500

1300 050

1 450

(2)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认为,错报金额与项目的金额而非数量紧密相关,因此选择比率法评价样本结果

推断错报金额

第一层

1015=300÷739000×2500000

第二层

3000=150÷62500×1250000

事实错报

单个重大项目

1000

合计

5015=1015+3000+1000

7

考虑错报的性质和原因

注册会计师对其作了进一步调查,确定只是笔误导致,不涉及舞弊等因素。

8

考虑抽样风险

得出总体结论

(1)管理层同意更正1 450元的事实错报;

(2)剩余的推断错报为5015-1450=3565元;

(3)剩余的推断错报远远低于可容忍错报;

(4)注册会计师认为总体实际错报金额超过可容忍错报的抽样风险很低;

(5)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样本结果支持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不过,还应将剩余的推断错报与其他事实错报和推断错报汇总,以评价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例题·统计抽样示例】注册会计师准备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法,通过函证测试XYZ公司20×5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20×5年12月31日,XYZ公司应收账款账户共有602个,其中:借方账户有600个,账面金额为2 300 000元;贷方账户有2个,账面金额为3 000元。

【解析】

序号

步骤

分析

1

确定测试目标

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

2

定义总体

(1)单独测试2个贷方账户;

(2)另有6个借方账户被视为单个重大项目(单个账户的账面金额大于25 000元,账面金额共计300 000元);

(3)剩下的594个应收账款借方账户就是注册会计师定义的总体,总体账面金额为2 000 000元。

3

定义抽样单元

每个货币单元

4

确定样本规模和确定样本量

(1)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为10%;

(2)可容忍的错报为40 000元;

(3)预计的总体错报为8 000元;

(4)可容忍的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为2%;

(5)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为20%;

(6)查表得到样本量为171。

5

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

(1)注册会计师使用系统选样;

(2)选样间隔=2 000 000÷171≈11 695元;

(3)注册会计师对171个账户(171个样本加上2个贷方项目及6个单个重大项目)逐一实施函证程序;

(4)收到了155个询证函回函;

(5)对没有收到回函的22个账户实施了替代程序,能够合理保证这些账户不存在错报。

6

推断总体的错报及考虑抽样风险

在收到回函的155个账户中,有4个存在高估,列表如下。(单位:元)

账户

账面

审定

错报

百分比

选样间隔

推断错报

A1

200

190

10

5%

11 695

585

A2

10 000

0

10 000

100%

11 695

11 695

A3

3 000

2 700

300

10%

11 695

1 170

A4

16 000

15 000

1 000

不适用

不适用

1 000

7

考虑抽样风险

(1)基本精确度=保证系数×选样间隔=2.31×11695=27015元

(2)大单元事实错报=1000元

(3)小单元各账户推断错报按金额降序排列,列表如下。

账户

推断错报

保证系数增量

推断错报×保证系数增量

A2

11 695

1.58

18 478

A3

1170

1.44

1 685

A1

585

1.36

796

小计

20 959

(4)总体错报上限=27015+1000+20959=48974元

8

考虑错报的性质和原因

注册会计师对其作了进一步调查,确定只是记账疏忽导致,不涉及舞弊等因素。

9

得出总体结论

由于总体错报上限48974元大于可容忍错报40000元,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样本结果不支持应收账款账面金额。注册会计师进一步建议被审计单位对错报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调整账面记录。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阅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