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每日推送10 会计 第十一章:非流动资产(一)

第十一章 非流动资产(一)
本章框架:
o_1e9cl73532hg14on1si8ge85ph7.png
 

考点1: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考察频次】13次

【考察方式】考察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即初始成本),区分哪些支出能够计入成本,哪些支出不能计入成本

【知识精华】

1.基本原则:按实际成本计量,达到预定用途前的必要支出计入成本

2.不同取得方式
 

 

计入成本

不计入成本

外购

1.价税费(不含可抵扣进项税额),如安装费、借款费用资本化利息支出等

2.弃置费用现值计入成本

3.一笔价款购入多个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比例分摊总成本

4.分期付款:按现值确认成本

1.达到预定用途后

2.非合理必要支出

自行建造

先通过在建工程归集支出,最后转入固定资产

1.通过在建工程——待摊支出的间接费用

(1)在建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及应负担的税费等

(2)在建工程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利息支出

(3)建设期间发生工程物资盘亏、报废、毁损净损失

(4)在建工程进行负荷联合试车费用(取得收入冲在建工程)

2.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如:领用的各种物资(退回作相反分录)、基建人员应付职工薪酬等

【提示】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材料价值和责任人赔款后的净损失,冲在建工程成本,确认营业外支出。

1.工程物资减值(计入 减值损失)

2.达到预定用途后发生的支出

3.在建工程项目取得的财政专项补贴

考点2:固定资产折旧

【考察频次】12次

【考察方式】1.计算各种方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金额;2.考察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知识精华】
 1.折旧范围:

 

内容

具体解释

计提折旧的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更新改造期间的固定资产;

(4)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5)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折旧时间

按月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从下月起计提;

当月减少,当月仍计提,从下月不计提。

注意:区分无形资产摊销规定。

特殊情况

(1)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提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租赁期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作为折旧期间;无法确定能否取得所有权的,应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结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3)对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应当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4)承租人取得的使用权资产,应当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承租人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2.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

具体规定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重点)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折旧率

账面净值=原价-累计折旧

注意: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刚开始计提折旧时不用考虑预计净残值,但是在最后两年要改为年限平均法,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o_1e9cmcqha1p1t1kfp1n3mqv0f4c7.png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备注:1.月折旧额=年后折旧额/12,注意考察年度计提折旧的月份数;

2.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3.会计分录

原则:根据收益对象原则。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记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借:在建工程(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使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使用)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考点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考察频次】6次

【考察方式】1.计算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的账面价值(要点是剔除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2.区分后续支出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情形。

【知识精华】

1.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or费用化

分类

情形

处理办法

1.日常修理费用

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

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

计入“销售费用”

2.大修理费用

(区分)

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

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的

计入当期损益

3.更新改造

(区分)

符合资本化条件

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计入当期损益

4. 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较短的期间内进行摊销。

2.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的账面价值

更新改造后的账面价值=更新改造前的账面价值+资本化支出-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

【解题技巧】如果只给出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则要先求出其累计折旧=被替换部分的成本×折旧率==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价)

 考点4:固定资产的处置

【考察频次】3次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账务处理。

【知识精华】

1.固定资产处置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包括:出售、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2.会计分录

处置步骤

会计分录

1.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

3.出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保险赔偿和残料

借:其他应收款、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5.清理净损益

 

(1)属于报废清理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营业外收支

借:营业外支出(报废损失,如有报废利得则计入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清理

(2)属于出售、转让——资产处置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也可能在借方)

考点5:无形资产初始计量

【考察频次】4次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内部研发的账务处理。

【知识精华】

1.无形资产初始计量与固定资产基本相同,多了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2.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1)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先通过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归集,月末转入管理费用;

(2)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区分的,计入当期损益。

 考点6:无形资产的摊销

【考察频次】7次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知识精华】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

内容

具体解释

摊销范围

使用寿命有限,要在资产使用寿命内摊销;

使用寿命无限,不用摊销,但每年要进行减值测试;

摊销时间

当月增加,当月摊销;当月减少,当月不摊销。

摊销方法

原则:反映无形资产预期消耗方式

方法:直线法、工作量法等

会计分录

根据受益对象原则计入成本或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研发支出、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累计摊销

考点7:资产减值

【考察频次】16次

【考察方式】1.计算期末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2.考察资产减值的迹象、资产可回收金额、是否可以转回等

【知识精华】

1.知识逻辑:发生减值迹象——进行减值测试——进行账务处理——减值影响

2.资产减值迹象

一般,发生减值迹象,才进行减值测试;但有3个特殊资产每年都要进行减值测试:商誉、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3.减值测试

(1)比较资产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如账面价值大于可回收金额,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XX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可回收金额: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3)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考虑因素:以资产当前状况为基础,不考虑筹资、所得税、资产改良、未承诺重组的现金流量,通常使用单一折现率。

4.资产组减值测试

(1)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回收金额。

(2)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

5.减值影响

影响折旧或摊销,一般不得转回(存货、应收款项、金融资产除外)

 考点8:持有待售

【考察频次】2019年新增知识点,2018年考察1次

【知识精华】

1.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可立即出售。根据类似交易中出售此类资产或处置组的惯例,在当前状况下即可立即出售。

(2)出售极可能发生。出售极可能发生,即企业已经就一项出售计划作出决议且获得确定的购买承诺,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3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