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财务会计概述
考点1:记账本位币
考察频次(11-18年):2次,2013年单选,2014年多选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记账本位币的选择与变更,考虑因素
知识精华:
1.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2.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买卖借”
(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折算;(销售)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采购)
(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融资、收款)
3.企业选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时,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独立性”
(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自主性)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本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内部交易比重)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现金流量影响大小)
(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现金流量充足性)
4.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时,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考点2: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考察频次:6次,选择题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等易混淆对象的异同。
知识精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
相同 |
区别 |
1、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
都具有对企业资产要求权 |
(1)清偿顺序:负债优于所有权 (2)风险:负债低于所有权 (3)权利:负债少于所有权 |
2、收入与利得 |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
收入:日常活动、经济利益总流入 利得:非日常活动、净流入、不一定影响损益 |
3、费用与损失 |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
费用:日常活动、经济利益总流出 损失:非日常活动、净流出、不一定影响损益 |
考点3:会计计量属性
考察频次:3次,选择题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的定义
知识精华:
会计计量属性 |
具体解释 |
1.历史成本 |
资产:按照购买时实际支付的金额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金额 |
2.重置成本 |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金额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金额 |
3.可变现净值 |
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的净值。 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
4.现值 |
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
5.公允价值 |
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
考点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考察频次:3次,选择题
考察方式:主要考察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的定义
知识精华:
类别 |
含义 |
1.可靠性 |
据实记账,会计信息应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
2.相关性 |
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
3.可理解性 |
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
4.可比性 |
包括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提示】做题关键词为会计政策,按照规定变更会计政策也体现可比性要求 |
5.实质重于形式 |
经济实质高于法律形式 【常考点】融资租赁、售后回购 |
6.重要性 |
不能省略重要信息,但要考虑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
7.谨慎性 |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不意味着可以低估资产、高估负债 【常考点】分期收款销售按现值确认收入、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8.及时性 |
及时确认与计量,不得提前或延后 |
考点5:破产清算会计
考察频次:1次,2017年单选
考察方式:破产清算期间资产的计量属性
知识精华:
1.企业破产清算的编制基础:以非持续经营为前提。
2.企业破产清算的计量属性
(1)资产:破产资产清算净值,不是可变现净值
(2)负债:破产债务清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