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是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由财政部门征收或由海关代征的税种,不属于《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提示】目前有些费也是由税务机关征收,比如:教育费附加,这些费不适用《征管法》。
【例题1·单选题】下列税费的征收管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是( )。(2018年) A.关税 【答案】 B 【解析】《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是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由财政部门征收或由海关代征的税种,不属于《征管法》的适用范围。选项AD,由海关征收,故不适用《征管法》;选项C,地方教育附加虽然由税务机关征收,但其不适用《征管法》。 |
适用纳税人 |
登记时限 |
受理的税务机关 |
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纳税人 |
①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②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内 ③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之日起30日内 |
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 |
④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费或租金的承包承租人,应当自承包承租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 |
其承包承租业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
|
⑤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 |
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
|
其他纳税人 |
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 |
纳税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
扣缴义务人 |
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 |
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 |
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设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社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无须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
【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税务登记时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3年) A.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 B.从事生产经营以外的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5日内办理税务登记 C.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更营业执照之日起20日内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D.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的,应当自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 【答案】D |
(一)变更登记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注意】改变住所和经营地点,只有不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才能够变更登记,如果涉及到了主管税务机关的变动,那就需要办理注销登记,然后重新办理开业登记。
(二)注销登记
情形 |
登记时间 |
①停业、破产、解散、撤销以及依法应当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 |
申报办理注销工商登记前,先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
②因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而涉及改变主管登记机关的 |
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或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前,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入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开业税务登记 |
③不需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销登记 |
自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 |
④被吊销营业执照 |
自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 |
⑤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 |
应当在项目完工,离开中国前15日内 |
【例题3·单选题】下列情形中,纳税人应当注销税务登记的是( )。(2018年) A.纳税人改变名称的 B.纳税人改变生产经营方式的 C.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的 D.纳税人改变住所和经营地点未涉及改变原主管税务机关的 【答案】 C 【解析】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依法需要终止履行纳税义务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手续。选项C,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则无法继续履行纳税义务,故应当进行注销。 选项ABD,都属于变更登记。 |
(三)停业、复业登记
1.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
2.纳税人在申报办理停业登记时,应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税务机关应收存其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和发票;
3.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依法申报缴纳税款;
4.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登记;
5.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到税务机关办理延长停业登记,并如实填写《停业复业报告书》。
6.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四)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1.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管证》。
2.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有效期限一般为30 日,最长不得超过180 天。但建筑安装行业纳税人项目合同期限超过180天的,按照合同期限确定有效期限。
3.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产经营前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
4.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 日内,办理《外管证》的缴销手续。
1.关于对账簿、凭证设置的管理
适用的纳税人 |
具体规定 |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
应自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 日内设置账簿 |
扣缴义务人 |
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 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
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 |
可以聘请经批准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专业机构或经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聘请上述机构或者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或税控装置。 |
2.关于账簿、凭证的保管
除另有规定者外,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3.发票管理
(1)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
(2)对无固定经营场地或者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纳税人申请领购发票,主管税务机关有权要求其提供担保人,不能提供担保人的,可以视其情况,要求其缴纳保证金,并限期缴销发票。
1.纳税申报的基本规定
基本要点 |
主要规定 |
办理纳税申报的主体 |
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取得临时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的纳税人、享有减税、免税待遇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
纳税申报的方式 |
(1)直接申报;(2)邮寄申报;(3)数据电文。 除上述方式外,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
【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纳税申报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1年) A.扣缴人不得采取邮寄申报的方式 B.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不必办理纳税申报 C.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D.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实际情况及其所纳税种确定的纳税申报期限不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C |
【例题5·多选题】下列纳税申报方式中,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有( )。(2013年) A.直接申报 【答案】ACD 【本题解析】纳税申报的方式有: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网上申报)。口头申报不属于纳税申报的方式。 |
1.税款征收的原则
税款优先原则,具体有三个方面的优先:
(1)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2)税款与有担保债权按时间先后论优先级(实际上是平等关系):纳税人发生欠税在前的,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的执行。
(3)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2.税款征收的方式
(1)查账征收;(2)查定征收;(3)查验征收;(4)定期定额征收;(5)委托代征税款;(6)邮寄纳税;(7)其他方式。
1.延期缴纳
特殊困难的主要内容 |
因不可抗力; 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
批准机关 |
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 |
期限 |
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同一笔税款不得滚动审批 |
滞纳金制度 |
(1)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从缴纳税款期限届满之次日起加收滞纳金。(注意这里征收滞纳金开始的时间) (2)批准延期内免予加收滞纳金。 |
2.税收滞纳金征收制度
(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加收滞纳金的起止时间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际缴纳或者解缴税款之日止。
(3)拒绝缴纳滞纳金的,可以按不履行纳税义务实行强制执行措施,强行划拨或者强制征收。
【例题6·单选题】下列关于延期缴纳税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7年) A.批准的延期期限内加收滞纳金 【答案】B 【解析】选项A,税务机关不予批准的延期纳税,从缴纳税款期限届满之次日起加收滞纳金。经批准的延期纳税,在批准的延期期限内免予加收滞纳金。选项B: 延期缴纳的同一笔税款不得滚动审批。选项C,延期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选项D,税款的延期缴纳,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方为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