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企业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

【彬哥点评】企业所得税肯定是重中之重,分值非常高,那么本章有哪些注意事项?

1.本章的学习就是一个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按照这个公式去理解,本章的思路会非常清晰。比如收入总额就是5种收入。

2.本章大题的做题套路也很简单:

①第一步,不分青红皂白计算出会计利润。一般来说会计利润都不会有问题,除非题目告诉我们“会计没有处理”等,否则会计利润就没问题!

②第二步,进行一步步的调整!求出应纳税所得额!

③第三步,求出所得税

一般都是按照这个套路进行解题

3.今年新的变化一定要引起关注,可考性极大,而且很容易被忽略!

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

公益性捐赠的扣除限额: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指会计利润)1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结转扣除。

③自20171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01711日起至201912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711日至201912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关于企业所得税法,我想我们思路应该是非常清晰的了,首先拿到企业所得税,题目会告诉我们一堆数字,我们按照加减法直接计算出我们的会计利润,我们一般在这一步不需要考虑太多,不会拿会计利润来为难我们。

一、视同销售收入

(1)关于视同销售收入的问题。请注意,在会计中并没有视同销售这个说法,只有税法中有,在会计中将自己的产品发给员工需要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等,但是其他没有说要视同销售收入!

(2)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有视同销售收入,但是他们的视同销售收入规定是不一样的,企业所得税的核心就是看是不是把资产给了企业外部或者移送到国外分部,这很关键。我们看一个真题:
 

【例题1•计算题】某外资持股25%的重型机械生产企业,2012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75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300万元,营业外收入12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60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300万元,营业外支出8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20万元,销售费用1800万元,管理费用1200万元,财务费用180万元,投资收益1700万元。

当年发生的部分具体业务如下:

(1)将两台重型机械设备通过市政府捐赠给贫困地区用于公共设施建设,“营业外支出”中已列支两台设备的成本及对应的销项税额合计247.6万元,每台设备市场售价为140万元(不含增值税)。

我们如何理解?

我们首先直接计算“会计利润”,有人在想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在会计中如何处理的?直接成本计入了“营业外支出”呗,题目已经给我们暗示了,那需要调整么?不需要,因为会计肯定已经处理好了,跟你没关系,你规规矩矩计算会计利润就行了,其他不要多想。我们做企业所得税的核心就是做税法的调整!!!

会计利润:年度利润总额=7500+2300+1200-6000-1300-800-420-1800-1200-180+1700=1000(万元)

那么第一个对外捐赠,我们在企业所得税中如何调整呢?

首先,我们要计算“视同销售收入”280(万元)

其次,我们要计算“视同销售成本”(247.6-140×17%×2)=200(万元),(这个公式要注意)

因此,我们需要调增视同销售的利润80万元!

​​​​​​​​​​​​​​题目中说了将两台重型机械设备通过市政府捐赠给贫困地区用于公共设施建设,“营业外支出”中已列支两台设备的成本及对应的销项税额合计247.6万元”,也就是会计中确认了247.6万元的捐赠支出,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

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限额=1000×12%=120(万元),实际捐赠247.6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47.6-120=127.6(万元)。

那么第一个条件就要求我们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0+127.6=207.6(万元)


这个应当是非常经典的例题,将会计规定和税法规定一定要区分开,真题的难度最难也就这个程度,我们好好揣摩一下。

二、转让财产收入

请区分以下这几个股权转让,非常关键:

(1)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2)被清算企业的股东分得的剩余资产的金额,按如下方式确认收入:

①相当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该股东所占股份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即股息所得=(累计未分配利润+累计盈余公积)×股份比例

②剩余资产减除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低于股东投资成本的部分,应确认为股东的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即转让所得=分得的剩余资产-股息所得-投资成本

3)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按如下方式确认收入:

①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

②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

③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即转让所得=分得的资产-初始出资-股息所得

注意:因为直接投资于境内居民企业的股息、红利是免税的,因此,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我们可以把这个收益为两部分,如果相当于被投资单位的“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的比例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因为可以免税啊!剩下的才交税!而,直接对外转让股权的,不能这么分,全部所得减去成本交税就行!

三、租金收入

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

四、工资薪金

工资薪金这里容易出现问题,那就是股权激励计划这里容易出错,2018年要尤其谨慎!

股权激励计划,如果行权,那么“三费”的扣除基数会发生变化,同时工资薪金这里也要进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要进行调减!

五、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限额是“工资、薪金总额”的14%、2%和2.5%,这个问题的考点有哪些?

(1)请注意区分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的区别,比如我们为职工设置的一些福利项目,企业内设福利部门(食堂、浴室、医务所、托儿所等)的设备、设施、人员工资社保等,是不能计入“工资、薪金”的,是要计入“职工福利费”!如果考题将职工福利部门员工的工资列入了“工资、薪金”,那我们应当进行调整。
 

【例题2·计算题】某企业的工资、薪金总额是300万元(其中企业所设置的医务所的职工工资是30万元),企业发生职工福利费35万元,请问应当怎么调整? 

首先,工资、薪金只有270万元,因为30万元不能计入工资薪金总额,因此限额是270×14%=37.8

其次,我们的职工福利费合计是35+30=65万元,因此应当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5-37.8=27.2(万元)


(2)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

(3)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可以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核力发电企业为培养核电厂操纵员发生的培养费用,可作为企业的发电成本在税前扣除。

六、公益捐赠、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1)公益捐赠不得超过“年度利润总额(会计利润)”的12%超过部分,准予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结转扣除。

(2)业务招待费,两个标准:一是实际发生额的60%。一是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3)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标准:销售(营业)收入的15%

注意:这里的售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七、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这里每年都会出题,要引起关注!

一方面不能超过金融机构的利息,另外一方面不能超过股债比的限制!

八、资产税务处理    

资产的税务处理这块,比较喜欢考选择题,特别是固定资产折旧这里比较重要:

(1)哪些资产不用折旧,哪些需要?(会计上也有这个考点,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用折旧。这里着重强调一下,也就是说房屋、建筑物即使没有投入使用也是需要折旧的,其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是不需要折旧的

(2)折旧年限(你们经常忘记,这里给你们写出来)

①房屋建筑物为20年;②飞机、火车、轮船、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③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④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⑤电子设备3年

九、投资收回的处理

这里要严重注意一下几个点的区别,涉及到纳税调整:

1.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的税务处理

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

【提示】本段话的解释

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收到的这笔资产中,包含的内容有几个内容:

1、初始投资成本

2、收回的资产中包含的“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的部分

3、赚取的收益

为什么一定要把“2”单列出来?因为免税收入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是免税收入”,因而“2”中所规定的内容正好属于免税收入,是可以免税的。所以涉及到纳税调减!

2.如果直接对外转让股权,没有“1”的优惠。这个要注意

3.如果是被投资企业清算,那么可以按照“1”的处理进行,对于相当于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的部分,可以进行纳税调减。

十、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

(1)特殊的企业重组有哪些要求?  

(2)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

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3)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十一、税收优惠

免征和减征优惠

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和减征两种);

2、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3免3减半);

3、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3免3减半)

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转让收入500万元以内的免税,500万元以上的减半)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

在全国范围内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

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记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加计扣除优惠

1、一般企业研发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50%、150%);

2、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75%、175%)

3、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工资的加计扣除(100%)

创投企业优惠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加速折旧优惠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

减计收入优惠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记入收入总额

税额抵免优惠

企业购置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非居民企业优惠

非居民企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注意:这里的免税是从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是企业从事!而我们在增值税中,说的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的免税是指农业生产者!而企业收购之后再去卖掉,是要按照17%纳税的。

远洋捕捞是免税的,但是“海水养殖、内陆养殖”是减半征税的。

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减半征税(这几个特殊的要记牢!!!)

(2)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3免3减半)

(5)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6)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几个考点)

①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我认为不用记忆,只要给了相关数字,就是为了说明这是小型微利企业)

工业企业: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其他企业: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②优惠政策

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7)税额抵免优惠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8)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十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1)境外所得的抵扣税额的计算(分国不分项)

(2)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①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②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注意:只有财产转让所得是可以扣除的,其他不行,而且扣除的是财产净值,也就是扣除折旧后的金额

(3)企业所得税的预缴这里我想再强调一下,尽量不出错。

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算清算、财政调库”,企业所得税每年汇算清缴一次,但是要分月去预缴,按照当月的收入情况进行预缴,其中总机构预缴50%,分之机构按照权重预缴50%。

权重的占比是:营业收入:职工薪酬:资产总额=0.35:0.35:0.3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阅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