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码 | 修改 |
94 | 1.表格中“提出上诉——不得上诉范围”处,第2点裁定书,括号内的四种裁定可以上诉 2.表格中“审理程序——审判组织”处,将“陪审员”改为“审判员” |
96 | 表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申请期限”处,第2点和第3点重复,删掉一个 |
101 | 表格中“仲裁范围——消极范围”处,第1点中“结婚”改为“监护” |
104 | 第6点第(6)项,将“法定代表人”改为“法定代理人” |
页码 | 修改 |
2013年卷四第七题解析 | 1.参考答案 答案一:起诉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答案二:判决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2.参考答案 【结论】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大前提】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一审中没有参加诉讼,第二审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小前提】本题中,孙某是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一审中没有参加诉讼,第二审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3.参考答案 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
2017年卷四第三题第一问解析 |
(1)本案二审判决是否生效?为什么? 【大前提】二审判决应当在宣告以后才生效。 【小前提】本案二审判决始终未向被告人李某宣告,也未向李某送达判决书,裁判文书网上发布判决书也不能等同于向李某宣告判决,李某始终不知道判决的内容,因此本案二审程序未完成宣告,判决未生效。 【结论】本案二审判决未生效。 (2)我国刑事裁判一审生效与二审生效有无区别?为什么? 【前提】一审裁判的生效时间为裁判送达后次日开始计算上诉、抗诉期限,经过上诉、抗诉期限未上诉、抗诉的一审裁判才生效。由于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普通案件二审裁判为终审裁判,但需要送达后始生效,即二审当庭宣判或定期宣判送达裁判文书后发生法律效力。 【结论】我国刑事裁判一审生效与二审生效有区别。 |
2013年卷四商法题目第3小问 | 满钺不应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特别提示:根据2013年公布的参考答案,本问答案是“满钺应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但是随后201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修改《公司法解释(三)》,取消了代垫出资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所以该问答案修正为“不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