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每天锤你们过CPA的彬哥~

 

上周圆桌会分享中,小海螺同学刚开始分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3年备考3个证(CPA、CFA、法考),综合阶段也在今年上岸,他的备考效率令人吃惊~

 

他在整体的备考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规划,分享他的文字版经验贴给你们~

下面是小海螺同学文字版备考经验分享~

考霸画像

图片

学霸同款24年CPA课程感兴趣的同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课↓
 
图片
CPA经验分享人:小海螺
考试是自己的事,别人的经验仅供参考。下面是本人的备考经历,考友可以当做学习之余的休闲故事听一听,如果能有意外收获或者受到鼓舞,是读者本人悟性高,来年必过。
一、个人介绍——
为了跳槽选择刷简历的上班族
 
本人是上班族,有孩子需要照顾。大学是北京某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做过投行,后来在某金融机构做股权投资,现在在家基金公司做并购交易。
2020年下半年,我开始对现状不满,决定换一份工作。跳槽过程发现,想要去顶级机构,本人简历的竞争力不足。既然学历和工作履历已经刷不了了,留给我的选择只有刷证书。于是,从2021年2月开始,我陆续参加了CFA、CPA、法考的考试,目前除了法考主观题在等成绩,其他考试均已通过↓
 
图片
刚开始我计划考CFA和CPA,2022年底在工作和摸索跳槽的过程中,我转而想做并购业务,而并购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于是,我决定补一下在法律方面的短板。2023年7月,我跳槽到基金公司做并购交易,基本达成了我一开始考证规划的目标。
 
CPA、CFA和法考三个考试的学习,我都选择了BT教育。我没有被推销过,也没有和老师沟通,我是基于自己的利益选择了BT教育,BT也确实帮助到了我,感谢BT教育,感谢彬哥,感谢每一位很务实的老师。
 
BT教育的教学思路很务实,彬哥说他们主打“陪伴”,我倒觉得,BT教育最大的优势是非常节省时间。我是上班族,要带娃,而且每周都有牌局、球局或者饭局,没有特别多时间复习,相信很多上班族考友和我情况相似,复习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BT的视频课程时长非常短,这一点非常关键。比如,同样CFA二级的课程,某头部机构课程600个小时!——开什么玩笑,很多在职考友可能和我一样只有2个月左右时间复习。BT的CFA二级的课程时长则只有100小时。再比如,CPA的战略,我在考前第三天决定参加战略的考试,也就是说,只有2天时间可以用来突击准备,BT的视频精炼,能够满足我突击备考的需求。
 

图片

 

所以,BT于我来说,优势不在于陪伴,而在于紧凑的视频课程和重点突出的教材,能够帮助在职党节省大量时间。
二、备考心得——
考试是自己的事,“远离考友,远离经验帖”
自学自考的执业证书和九年义务教育存在本质不同,没有固化的时间表、没有系统的学习环境,不再是在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环境中做智力比拼,其本质是个体单独作战,是个体的情绪管理问题、压力管理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
 
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记忆禀赋、逻辑能力各有所长,备考中面临的来自职场、家庭的压力各有不同,面对同样的局面,每个人的情绪反应和应激模式可能完全不同。所以我觉得,当一个个体单独作战时,TA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是别人没有办法复制的,而执业证书的备考恰恰就是考生一次孤独的个体作战。
 
很多考友想在CPA考试中找回当年在教室里有同伴交流、有排好的课表、有老师监管的学习状态,本人觉得这是不现实的。时过境迁啊,我们长大了,回不到那种感觉了。CPA、CFA、法考这每一个考试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得自己去磕。
 
图片
↑CPA、CFA、法考备考资料
我没看过经验帖,也没有按照经验帖去做。报考前,我会通过百度或者BT的入门课了解考试考什么、考选择题还是论述题、考纲内容多不多、考试时间紧不紧张等基础问题,仅仅到这个深度即止,也不会事先和考友交流。我不仅觉得考友和经验帖意义不大,甚至觉得应该“远离考友,远离经验帖”。
 
我的一个牌友,去年很认真的在备考GMAT,考前做了很充分的攻略——刷经验帖、逛考友群。对每个科目哪家机构讲的好、应该如何复习等等烂熟于心,每天复习时间6小时+。TA时常与一位考友交流错难点,互相鼓励,互相打气,每次搞懂了一个难点,TA都很开心。TA对自己备考前做了完整的攻略感到满意,为自己备考中每一天的努力和进步感到欢喜。TA是在自我感动呢,我没忍心告诉TA:“你必通不过”。果不其然,TA是二战,结果本次二战的分数还没有一战高。
我非常能理解彬哥有时候在直播课中直接批评部分考友:“**,你今年必不通过”。我们已经走出象牙塔,学习不是那么学的。从学习方法上的确是可以预测一个考生能不能通过的,彬哥竟然敢于直接告诉他,哈哈,勇气可嘉。
 
找人结伴、与人交流、不断向老师提问题、照抄别人的复习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在逃避独立思考,是偷懒和躲避压力。自学必然是一个孤独的过程,陪伴我们的只有压力、焦虑和负面情绪,能帮助我们的只有我们的情绪管理、我们的毅力以及BT教育(哈哈~),其他人的介入是干扰,是对你当前焦虑情绪的饮鸩止渴。
 
本人解决压力的方式是带着压力继续刷进度,只有进度推进了、知识进到脑子里,才解决根本问题。
 
 
三、学习方法——
四轮复习+坚决执行的进度表
无论哪个科目的备考,无论备考时间长短,我都复习四轮比如,报考审计和税法时,我备考的时间比较充分(3个月2科),我复习了四轮;报考会计、财管、经济法和战略时,我的备考时间很短(合计50天),我也复习四轮。
 
每轮的时长可以压缩,非重点可以略过,但四轮必须做到。时间分配方面,以30天为例,第一轮往往分配一半的时间,也就是15天,第二轮10天,第三轮4天,第四轮1天。其中,第一轮和第二轮要紧密衔接,中间不要穿插复习其他科目,但第二轮结束以后,要转而去开展其他科目复习,比如税法第二轮结束后,转而去做审计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目的是主动让税法的记忆淡化,这样记忆不扎实的地方才会浮出水面,此刻开展税法第三轮复习的效果最佳。每一轮复习的具体思路附在下面了,供有兴趣考友参考,可看可不看。
 
图片
出差路上,带着综合的教材
 
附:
 
第一轮复习时,重点在于“理解”。逐个突破,理解每一个考点的原理,尤其是把自己认知之外的考点的逻辑搞清楚。理解了以后,尽量去记忆,但记忆的目的不在于记忆本身,而是让大脑熟悉要记忆的那个东西,当你后面第二次、第三次记忆时,它会更容易浮现出来。第一轮复习相当于在爬一座没有路的山时,先去蹚出一条若隐若现的路来
 
单次记忆,无论多么深刻,消逝的速度都会很快,所以不要指望第一轮复习后你能记住很多。如果只在完成第一轮复习后就上考场,很可能什么也不知道。但这一轮的复习最重要,时间也最长,因为只有这一轮需要刷视频,且要花很多时间去理解,同时也要尽量记忆。
 
第二轮复习时,重点在于“记忆”。这是一个系统理解和系统记忆的过程,第一轮中没有很好理解的地方可能在这一轮中豁然开朗;在第二轮中依然没有太理解的地方,从这一轮开始要果断放弃,之后的复习中也不要再花任何时间在这个地方——两轮复习都没搞懂,说明这个考点的分数不是你该拿的。
 
第三轮复习时,重点仍在于“记忆”,但关键词是“得分”。第二轮与第三轮之间往往相隔很长时间,多半内容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仍然记得的内容之后都不需要花时间记忆了,要重点去记忆那些已经忘记的部分,忘记了就说明你的大脑不太熟悉这个东西、需要反复记忆。
 
如果第二轮中有部分内容你费了很多时间才记住,第三轮时忘得一干二净,又需要花很多时间,那么这个考点可以考虑放弃掉,把时间花在其他得分点上(PS.当然,这里的放弃不包括必考点和五星重点考场上的一半得分可能都来自于本轮记忆,这一轮能记住多少往往决定了能不能通过考试。
 
第四轮复习时,往往2-3天以后就要考试了。
 
开始备考前,我会基于四轮复习法做一个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的学习计划。这个每日的学习计划是必须完成的,生病不舒服时,就不舒服着把视频刷完;去旅行的路上,每日的进度也照常刷下去;某天去打牌了,或者应酬了,夜里12点回家,先下楼遛狗半小时,把家里该做的其他事情做完后,也要打开台灯把当天要完成的学习进度完成。
进度不需要特别赶的时候,我习惯每天安排3-4个小时的学习进度,考前14天可能每天安排5个小时的进度,由于不想打破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比较多的复习往往要在半夜完成,到凌晨3点、4点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习惯把有待巩固的考点拍图保存在手机相册中,随时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巩固,比如等人吃饭、候机、狼人杀被刀死之后、等红灯、打球的间歇等。
 
通过熬夜和利用零碎时间,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基本可以兼顾。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备考的这2年多,身边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在备考。备考是自己的事,跟朋友、考友、经验帖都没有关系,不需要交流,也不必去寻找鼓励,做好自己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坚决、坚决、坚决的推进就可以了。
 
图片
凌晨三点看书看不动了,下楼遛狗清醒一下,回去继续~
 
图片
↑某上班日的凌晨四点半,看完书以后直接去公司休息~因为早上有会,怕起不来
 
有考友可能说,刷夜复习效率不高、记忆深度不够,且影响第二天上班或第二天的学习效率。的确,但我不管这些,每日计划仍然是雷打不动的,在闭上眼睛休息前,当日的计划必须完结这保证了我的复习进度可以按照计划推进下去。我宁肯在复习深度、复习效率上打折,复习进度也不能打折。CFA、CPA、法考都是及格即可的考试,复习深度不是首要的。
 
四、散乱罗列几项备考习惯,供参考
1、视频课程方面,我倾向于选比较务实风格的老师。我发现,很多培训机构老师,人设包袱很重,讲课的时候端着,想把自己professional、很厉害的人设立起来,怕说错话。TA的人设立没立起来我不知道,但这种不务实的风格很不利于考生高效拿分。选老师时,我是觉得,不要看TA的履历,不要看他穿不穿西装,要看TA是不是很务实的帮学生拿分。
 
2、针对考试难点,我倾向于比较大胆的放弃。易考的难点是需要争取搞清楚的,但是,很多难点并不是易考点。在第一轮复习中,非重点的难点要识别出来,如果在第一轮需要花费1.5倍以上的时间去搞懂它,那意味着在后面的三轮你也有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巩固,即:投入成本过高,很不划算。有限的时间应该用在性价比更高的考点上,所以我在第一轮中会放弃很多的难点。
 
备考群中经常会讨论一些题目,有的甚至需要让培训老师参与讲解,这类题目我是不会看的。何必花时间去学习这个不见得会考的1分的考点呢,同样的时间我可以用来学习3分的考点。
 
3、CPA部分科目是需要做题的,CFA和法考客观题我没有做题。我是不喜欢做题的,各种考试前也一般不会做题,但CPA的会计、财管、税法、审计是真的需要做题!至于做多少呢,我不觉得多多益善,因为耽误时间,因为需要做时间分配和时间管理。我习惯以课件中的题目为主,四轮复习的前三轮中每一轮都会把题目等同于考点的地位过一遍。练习册中的题目,我会根据需要去做。
 
4、备考时我习惯以课件/教材为主,少量辅以练习册。各培训机构各式各样的培训材料似乎很多,什么重难点、什么考前押题、什么大神笔记、什么名师精粹,我觉得花样太繁多了,很没有必要。
 
除CPA的会计、财管、税法、审计我使用了1/3篇幅的练习册外,CPA、CFA和法考客观题我都只使用了教材本身,没有使用过其他材料。上考场前,每一本教材都是被翻的很旧的状态碰到教材上没有讲解的知识点,我看都不看直接放弃;看到其他培训机构教材上有而BT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我也直接放弃;有时候碰到BT教材有但其他教材没有的知识点,我也会放弃。哈哈,我很倾向于放弃知识点
 
图片
图片
↑碎片化时间比较多,我习惯把教材上记得不牢固的内容用手机拍下来随时看,留存的部分手机图片的文件夹
 
我的习惯是:我需要搞明白的东西,只有这本教材上的东西,除此之外,与我无关。我是要考60分,不是100分。
 
5、每天复习/记忆新内容时,我习惯先迅速复习昨天的内容。人形成记忆需要反复记忆,假设使用半个小时来记忆一个知识点,用半个小时深度记忆一次的效果,要远低于每次十分钟重复记忆三次的效果。所以,我习惯在备考过程中尽可能repeat,反复复工,增多记忆的次数,而不是加深每次记忆的深度。
 
 
五、总结
备考的路上,可能有一万次的诱惑、压力和困难等着你,每一次阻力都会有人放弃,能坚持到最后的考友,就已经打败了70%的对手。
 
觉得难的时候,可以提醒一下自己,你的对手和你一样的难。实在坚持不下去,可以分阶段的买礼物奖励自己。比如女生带自己吃日料,男生给自己买手表。有幸通过CFA二级以后,我给自己报了一个巨贵的德州扑克俱乐部;法考客观题坚持考完以后,我给我的狗子买了一个很高级的狗绳子;有幸通过CPA综合阶段以后,我刚给自己买了一个汉王手写电纸书!虽然还没到货,但已经很兴奋了。
 
其实,即便你不奖励自己,坚持下去,生活迟早也会奖励你。
-end-
- 关于彬哥 -

各位,我是一次过六科的CPA老师彬哥~

 

2016年我创立了BT,近八年累计带出一次过CPA6科学员116人,通过专业阶段7000+人,每年成绩和口碑都有目共睹~

 

欢迎添加彬哥的个人微信,和彬哥聊聊CPA备考方法~回复关键词【学习计划】即可免费领取详细到每一天的CPA学习计划表↓↓↓

图片
 
已无更多数据